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十三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哥白尼式的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讨论德国古典哲学。


如果不算哲学在黑格尔之后20世纪哲学之前的“混乱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看做是近代哲学的最后阶段,也可以看做是整个古典哲学的完成,虽然它的主要代表只有四位: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这一段哲学史,通常西方哲学界称之为“德国唯心主义”或者“德国哲学”。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说,而且是为了突出德国哲学的“古典”性质。所谓“古典”(classic)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意指已经过去了,但成其为“类”的一个典型。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所以我们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康德对于西方哲学的影响,至今难以估量。


我们知道,刚刚过去的20世纪哲学是以对传统的“反叛”而著称的,哲学家们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颠覆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终结形而上学,甚至终结哲学——当然指的是传统哲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康德这样一位古典哲学家的研究却经久不衰,研究他的论文论著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


原因就在于康德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人们这样评价康德,称他的哲学是“蓄水池”,以往的哲学流进来,再由此流向20世纪的各种哲学。另外,人们也经常称康德哲学是进入哲学王国的桥梁和关隘。言外之意,学习哲学,应该先读康德。的确,这样称赞康德哲学并不过分。在国外,哲学教师们发现,学生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首先应该破除那些独断的观念,也就是未经审查就盲目地相信某种教条的成见,必须树立某种批判精神。对此,再没有比读康德哲学更合适的“教材”了。


现在的问题是,康德哲学对于现当代西方哲学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呢?这与康德解决哲学问题的方式密切相关。正是康德解决问题的方式,使西方哲学开始了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过渡。而更重要的是,康德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直到今天仍然在困扰着我们的难题,康德之所以受到哲学家的重视,表明康德解决问题的方式仍然是有意义的。


那么,康德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呢?康德出生在1724年,死于1804年,活了80岁。现在眼看距康德逝世快有200年了。二百多年前的哲学问题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讨论康德哲学之前,我们先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做一些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