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二节 郦道元的《水经注》

第二节 郦道元的《水经注》

在我国北魏时期,出现了一部宏大的地理著作,它的出现给我国后来的地学和史学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被清代地理学家刘献廷誉为“宇宙未有之奇书”①。它就是郦道元的《水经注》。

郦道元(公元446?—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他少年时就喜欢读书和外出游览,对地理书籍和山川名胜极有兴趣。成年后,他曾做过多年地方官,足迹几乎遍及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他到过平城(今山西大同);观看过白道城(今呼和浩特市北)附近的阴山脚下的流泉;在比阳(今河南泌阳)考察过水系;在鲁阳(今河南鲁山)考察过汝水上源;安徽寿县八公山、山东半岛都留下他的足迹。他每到一地除注意地理考察外,还特别重视向当地居民询问了解各地的历史地理情况。《水经注》就是他在大量史料和实际考察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巨著。北魏延兴二年(公元527年),他被任命为关右大使,在赴任的路上,被叛将雍州刺史萧宝寅派兵围困在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而遭杀害。

(1)《水经注》的内容

据传三国时代有一部简略的水道著作《水经》,记述了全国137条主要河流,其记述内容也比较简单。因此,郦道元就决定注解、扩大它的内容。遂征引400多种文献资料,加上自己的考察而撰写成《水经注》一书,计40卷,30多万字(其中五卷在宋代已佚失,现在所见40卷本为后人分析其他各卷而成)。这样,《水经注》一书在名义上就是为《水经》作注,在形式上采取了以《水经》内容为纲,分列单句注释的方式。即《水经》之语成为书中的“经文”,每句“经文”下的注释考证等内容便是“注文”。同时在叙述上也略微区别:凡水道流经之地,“经文”用“过”,只举大都会之名;而“注文”则用“迳”,且采录大小城乡郡邑繁多之名;“经文”的郡县之名只为当时(三国时代)地名,而“注文”则兼及沿革变迁。不过,尽管书中“经”、“注”有如此形式上的差别,但从整个体系上看,“经”、“注”却是浑然一体:“经文”犹如大纲提携,“注文”正如众目附系,成为一部独立完整的地理著作。

在具体记述内容上,《水经注》主要是以水(河流)为纲,记述河流的发源、流经、汇入,并兼及河流的水文、变迁等情况,以及大量地貌、植被、土壤、物产、人口、交通、风俗、政区沿革、历史掌故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总之,《水经注》不仅是水道记述,而且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及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地理等内容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水经注》在地理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水经注》虽然是我国6世纪时的一部地理著作,但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地理内容,却是古代地理著作中空前绝后的。

就《水经注》的记述范围来说,它记述了北自安州(今河北隆化),南至日南郡(今越南中部),东至海,西达印度这一广大地区的河流及人文地理情况。主要包括了我国的滦河、海河、黄河、山东半岛诸河、淮河、长江、珠江、塔里木河、元江——红河,以及印度河、恒河等流域的1252条河流。据统计,现存的《水经注》残本记载的湖泊至少有560个、瀑布60多处、温泉20多处,总记湖泊、陂泽、河渠水道等水体2596个。估计原书记载至少在3000个以上②。这样宏大的内容,在我国古代地理著作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例如,清初黄宗羲的《今水经》,所记河流仅304条。清中叶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虽然记载河流达8600多条,但它是包括了清代比北魏更广大地域的水系。而就《水经注》与《水道提纲》都记述的渭河水系来看,《水经注》记述直接入渭的一级支流就有105条,而《水道提纲》只有38条。因此,就水文地理资料而言,《水经注》的记述确实在我国古代地理著作中是无可比拟的。况且它在水系之外,还包括了丰富的其他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土壤等)、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内容,这也是古代地理著作中少有的。

第二,由于《水经注》援引了众多的古代典籍史料和丰富的内容,它一出现就引起了史地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对后代的舆地学和历史地理研究产生很大影响。从唐代李吉甫撰写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到后来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等,都不断引用《水经注》的内容以编订地理志书。明清学者著地志,更是引用不疲,视之为“圣经贤传”。就是现代历史地理学者复原考论古代地理情况,也仍然以《水经注》为重要依据。特别是后人还仿《水经注》体例撰写地理著作,形成我国古代地理著作著述中一种独特的写作体裁。

第三,形成了专门从事《水经注》研究的“郦学”学派。《水经注》出现不久,史学界就对它本身的刊印、文字校理给以极大关注。从宋代至明清竟在学术界形成一个以校注整理《水经注》文字为主的“郦学”学派。如戴震、赵一清、杨守敬等。至今专治《水经注》的仍然代不乏人,而且兴起从地理学角度去研究、分析《水经注》各项地理内容的新趋势,进一步丰富了“郦学”的研究内容。

注释:

①“宇宙未有之奇书”:出自《广阳杂记》卷四。

②赵永复:“《水经注》究竟记述多少条水?”载《历史地理》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