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何麟书与琼安公司
我国橡胶的种植和橡胶工业的发展,也是和南洋华侨分不开的。
橡胶的引进、种植要归功于马来亚归侨何麟书。何麟书(公元1861—1933年)是海南岛人。18岁那年,贫困的何麟书到马来亚谋生,曾在橡胶园里当工人。在有了点积蓄之后,何麟书自立门户,从事锡矿的采掘,渐渐成为一名实业家。积累了橡胶培植、管理经验并且又很熟悉海南岛自然条件的何麟书决定在家乡种植橡胶。1906年,他集资5000银元,建立了琼安公司,由马来亚引入橡胶种子开始种植。万事起头难。何麟书带领民工,胼手胝足,垦出了200多亩的胶园,并及时播种。但失败紧接失败,前后历时三年,把集来的5000元花光了,橡胶还是没种出来。何麟书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坚持认为海南岛和马来亚的自然条件相似,橡胶树能从巴西移种马来亚,也一定能在海南岛成长。在实践中他逐渐了解到,要进行苗栽才能成活。于是他卖掉房产,再集资15000元,冲破重重封锁,从马来亚运回了5000多株胶苗,经过精心培育,有3000多株成活了。1915年,琼安公司的首批橡胶树终于产出了胶汁,10年辛劳有了收获,何麟书激动万分。
除琼安公司外,还有许多南洋华侨在海南岛垦荒创办胶园,到抗战前夕,已发展到90家。
华侨不仅是我国橡胶种植业的先驱,而且是我国橡胶工业的最早创办人。中国第一家橡胶厂是“广东兄弟胶厂”,它是1917年马来亚华侨陈玉坡等人在广州合股创办的。
原产巴西的橡胶在东南亚被大面积种植,并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它又从马来亚移种我国海南岛,经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巴西橡胶北移至我国北纬18—24度的广东、云南、福建、广西等省区并获成功。这个成就包括了几代人的努力,其中南洋华侨所作的开创性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