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点景是盆景手法的专用词,现在沿用很广,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恼人春色不须多”,点景的用意是应该精、少、小的,关键在于点活,点出神气,点出意境。用山石点景,用亭子点景,都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对景几乎只是专从视觉上说的,不管身在园中的什么位置,对面都要有景可看,以湖池为中心的园子,隔岸景物,往往是互为对景。讲究的园林布局,那怕是游廊的每一个转折,迎面都要有赏心悦目的景物。园子不分大小,对景总是要有的,像颐和园昆明湖上的南湖岛和十七孔桥,就是万寿山的对景。要是以南湖岛和十七孔桥为主体,万寿山就成了对景。凡是对景,要是从室内、廊内通过门窗看过去,就成了框景。
框景作为造园的另一种手法,往往最能取得效果,容易被人接受。框景是利用门框、窗框向外眺望所取得的景色画面。杜甫有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应该是框景的效果。
框景为什么容易取得效果呢?因为景色一经框住,便出现四围有明确界线的景色,产生了画面的感觉。框圆是圆形的画面,框方是方形的画面。框外的景物一律被剪裁了去,屏障了去。框景处理得好,就像嵌在墙壁上和门洞里的一幅画。古代园林的框景处理,形式多样,总以得到精彩的画面为目的。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中,有一种什锦灯窗,用不同形状的洞窗,排列在半廊的墙壁上,在廊中漫步,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窗框中出现的画面。有时随着脚步移动,画面内容不变,画框的形状却不断更换,平添了许多趣味。扬州瘦西湖上有一个俗称钓鱼台的亭子,建在伸入水中长堤的终端。这座亭子的四面都是圆洞门,三门临水,一门面对走进它的堤路。从堤上向内看去,可以透见两门中同时分别框取的画面,一个框取法海寺的白塔,一个框取五亭桥。这两处都是瘦西湖上著名的建筑物。从这里看去,别有一番意境。最巧妙的是,由于透视角度,框取五亭桥的是正圆形,而框取白塔的圆门呈直立的椭圆形,都和建筑物的形状相适应。凡是到过瘦西湖的游人,都要找到这一景看一看,并摄影留念,这就是古代园林框景的魅力。
框景的对面,必须要有对景,空框或不成景的框都是败笔。所以园林中各种造景手法的运用,要综合考虑,巧妙搭配,交融贯通,左右逢源。用各种手法所造出的景,才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完整、完美的园林。
移景是另一种概念,实际指的是仿建。这种仿建以皇家园林最为突出,圆明园、避暑山庄和现在的颐和园内,都有许多景色是移植而来的。最大的景物移植仿建,应是清漪园的昆明湖,它完全是模仿杭州西湖展拓定型的。这不但有乾隆的诗为证,而且,至今这两个风景湖泊,仍然有着极其近似的平面形状和水上堤岛的分布。圆明园和避暑山庄,都有照着江南名园规划建造的整座整座的景区或园中之园。但是保留最完整的园中之园,是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它的原型是无锡的寄畅园,自仿建以来,各自又有了200多年的变迁,至今将两园相比较,还有着许多不难辨认的亲缘现象,极其神似。可惜,清代皇家园林中“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大量移植的园中之园,都毁于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手,已无法从实物上加以比较了。
移景和复制不一样,由于园林总是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局限,做不到分毫不差,一模一样,因此只能用写意的手法,使其在似与不似之间。移得好的,反而能取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