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笔墨情趣
以书法之笔入画,追求笔墨情韵的时尚,使元代山水画的面貌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中国山水画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元初的赵孟頫在这种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江苏吴兴人,是宋高祖赵匡胤11世孙。宋亡后居家自力于学。后来有人将他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受到格外器重,官居一品。忽必烈死后,他感到汉族官员受到排挤,便引退南归。居官期间,曾提出过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发展汉民族文化的建议。在艺术上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书画家,山水、人物、鞍马、花竹和书法样样精通。在他的影响下,妻子管道升以画竹闻名,弟孟吁画人物花鸟甚佳。子仲穆、仲光,孙赵凤、赵麟,外孙王蒙等都是著名的画家。
在绘画理论上,赵孟頫主张“书画同源”。例如,在《秀石疏林图》后题:“石如飞白木如籀〔zhou咒〕,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意思是说,画石头用飞白笔法,画树木用篆书笔法,画好竹子要精通八种基本笔划的写法。能做到这些,就会明白书法用笔和绘画用笔的原理是相通的。因此积极倡导将书法中的中锋、侧锋,运笔的疾徐、顺逆、转折、顿挫等方法,融入绘画。“书画同源”还有一层意思是,优秀的书法作品,都反映了书家的学识、修养、人品等内在素质。绘画也不应把形似看成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笔墨韵味来表现画家的学识、品格和思想感情。这种理论促使文人画家,更加有意识地去追求笔墨情趣,进而丰富和发展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并促成了个人风格的多样化。赵孟頫的另一主张是,提倡作画要“存古意”。他反对用笔纤细、设色浓艳、风格柔媚的南宋院体画风,要求作画力追唐、五代、北宋遗风,并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明人董其昌评论赵孟頫的画是:“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他的艺术主张和画风在元代画坛乃至明、清两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赵孟頫的作品有两个特点,一为工整,一为疏放。工整缜密画风的代表作是《秋郊饮马图》。此图高26.4厘米,横100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在秋日郊野牧马的情景。近景画一湾清澈的湖水,岸边的秋林中走来一群骏马。中景是辽阔的原野。远处还有疏林坡岸依稀可见。画中近、中、远景层次分明,树木、马匹、人物比例得当,有深远的空间感。《秋郊饮马图》继承了唐、宋绘画传统,用线圆润细劲,但又富于变化。设色秀丽、典雅,细节描绘具体入微,但整体效果却简括而静穆,有古朴博大的气魄。
最能体现赵孟頫绘画水平的是山水画。例如《鹊华秋色图》、《水村图》、《重江叠嶂图》等。其中《鹊华秋色图》是他疏放画风的代表作。此图高28.4厘米,横93.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今山东境内鹊山和华不注两座山秋天的风光。鹊山缓缓隆起形如草帽;华不注山平地拔起,直立峻峭。两山之间是平坦的原野。疏落的秋林,掩映着数间茅舍,河滩上还有张网的渔人。景色平静淡薄,其中树木山石、坡岸苇草,不像宋画那样追求形似和质感,而是用潇洒、松动、干湿相间之笔写出,别具一种清幽淡远的韵味。
赵孟頫虽然极力提倡以书笔入画和向古代绘画学习,但他并没有忘记观察对象,师法自然。他曾说:“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正是这种认真观察,深入体验的精神才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就。
受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在山水画方面宗法董、巨,融化李成,成就最高的元代画家,当数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被后人称为“元四家”。
黄公望(公元1269—1354年)江苏常熟人。本姓陆,名坚。因父母早逝,过继给黄氏老人为义子。当时黄氏年已90,乍得子嗣,喜出望外,给他起名曰黄公望,字子久,以谐“黄公望子久矣”的意思。黄公望自幼聪慧,勤于学习。成年后,曾作过察院文吏和征收田粮一类的小官,后来受累于“权豪”们贪污舞弊,被诬入狱。出狱后改号“大痴”,再无意于功名,遂放浪江湖。50岁左右才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至90多岁高龄,仍不辍笔,终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有《九峰雪霁图》、《江山览胜图》、《快雪时晴图》、《富春大岭图》、《仙山图》、《秋山无尽图》等。最著名的是《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高33厘米,横636.9厘米,是一幅描绘浙西富春江一带景色的长卷。展卷望去,峰峦坡石、秋水疏林,绵延起伏,间有村落、亭台、渔舟、小桥。飞泉直下,溪流涓涓,浅滩逶迤,山路弯弯。江水浩淼,苍山幽远。面对画卷,犹如坐在小船上逆富春江而上,在移动中观看青山绿水,每观每异,令人应接不暇。
画家何以能够创造出如此优美的意境呢?据说,黄公望晚年喜爱浙西美丽的自然风光,曾在富春江边的山坡上,造了一座房子,自称“小洞天”,并在这里住了好几年。《富春山居图》便是在此期间完成的。据画家自己记述,此图从他79岁时开始创作,“三四载未得完备”。他经常带着纸笔,深入山水之间体味大自然的奥妙,有时“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xiao小〕中坐,意态匆匆,不测其所为”。其实他是在领略山水四时、朝暮之变幻,每遇得意之景,兴之所至,便从衣袖中掏出纸笔,画在纸上。所以黄公望的山水画“沉郁变化,几与造化争神奇”。从画法上看,《富春山居图》也别具一格。以水墨浅绛为主,用干湿兼有的披麻皴,山顶多矾石,秀逸、古拙、温润、苍莽。同代画家倪瓒题黄公望的画说:“大痴画格超凡俗,咫尺关河千里遥。”说他的《富春山居图》笔墨洒脱而空灵,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①一样“圣而神矣”。
这件“圣而神”的名作,几百年来辗转收藏,经历不凡,曾险些葬身火海。原来,到明朝末年,此画被吴洪裕所得,珍爱备至。吴氏临死前竟令人将它烧掉殉葬。当这件传世佳作被投入火盆时,吴氏即将瞑目,其侄吴静庵从烈焰中将它抢救出来。从此,它被截为两段。后一大段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流入清宫,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一小段流落民间,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魏塘镇(今浙江嘉善)人。他饱读诗书,善画山水、竹石。性情孤高耿介,隐居不仕,曾在居所周围遍植梅树,以林和靖(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孤山,20年不入城市,有“梅妻鹤子”之说)自喻。他一生清贫,但绝不趋炎附势。以赏梅作画抒情遣兴。据说他曾与画家盛懋比邻而居。当时盛懋很有些名气,拿着金帛去盛家求画的人络绎不绝。而吴家则门庭冷落。吴妻不免埋怨几句。吴镇对自己的画却充满信心,颇不以为然地说:“20年以后方能见出高低。”后来,吴镇的声望和影响果然远远地超过了盛懋。
吴镇的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笔法苍劲有力,善于用墨,常以湿墨渲染,形成苍苍莽莽、浑厚沉郁的绘画风格。清代画家恽南田在《瓯香馆画跋》中说:“梅花庵主与一峰老人(黄公望)同学董、巨,然吴尚沉郁,黄贵萧散,两家神趣不同,而各极其妙。”吴镇的山水画作品有《洞庭渔隐图》、《渔父图》、《松泉图》、《双桧平远图》、《清江春晓图》、《嘉禾八景图》等。除山水画外,吴镇还善画墨竹,其画风简洁生动,自成一家。
“元四家”中,倪瓒是个爱洁成癖的画家。据说他每日盥〔guan冠〕洗就要换水数十次,洗衣服也要漂洗十几遍。有一次,他在家中留客住宿,夜间听见客人有咳嗽声,第二天一早,便命人仔细寻找房间里有无痰迹。仆人找不到痰迹就敷衍他说,客人将痰吐在窗外的梧桐树叶上了,倪瓒赶紧命人将树叶剪下,扔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这表明,倪瓒是个个性极强的人物。常言道,画如其人,他的山水画以萧散、清疏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渔庄秋霁图》是代表作之一。
《渔庄秋霁图》高96厘米,宽47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图近景有湖中小渚,坡石上,几株落叶杂树,萧然而立。穿过宁静开阔的湖面,滩涂丘壑逶迤远去,构成了一个秋雨初歇、明净萧索、荒疏而又苍凉的境界。名曰“渔庄秋霁”,但画面上却没有出现渔庄,只是通过湖水山石、树木坡岸,在秋雨过后,天色转晴的变化中,使人联想到依傍在湖边的茅屋村舍、渔人小舟。此图是作者55岁时画的,18年后,他又在这幅画上写诗题记。诗云:“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褚〔zhu主〕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坡对面床。”我们可从中进一步领略这“风雨萧条晚作凉”的诗情画境。在画面上写诗题记,大约萌生于唐末、五代,但直到宋代,直接在画面上题诗,也并不普遍。到元代文人画家,开始题大段的诗文和跋语,并以此配画,抒怀遣兴。这种做法被后代尤其是明清文人所欣赏,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在这幅《渔庄秋霁图》中,倪瓒那娟秀而清丽的字体,与萧疏宁静的画境很和谐,使画面更具书卷趣味。倪瓒的山水画,构图别致,景物简淡,平静幽远,疏朗静寂。在画法上,不作渲染,也极少设色,多以淡墨枯笔,轻轻皴擦。首创“折带皴”,在枯淡松散中有苍润之感。在艺术思想上,倪瓒把抒发主观情趣,作为绘画的唯一要求,提出“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倪瓒(公元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倪家为江南豪富。家筑“清闷〔bi必〕阁”、“云林堂”等亭堂馆阁,收藏书画极多。倪瓒自幼饱览经史,工诗文,善书画,谙熟音律。性情孤高,一生不做官。40岁前,过着富裕而风雅的名士生活。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卖田产,疏家财,弃家隐遁于太湖。后半生的20多年,他浪迹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寄居田舍、佛寺,或以舟为家,随水飘泊。但仍勤于书画,以寄情怀。正是这种跌宕〔dang当〕起伏、放浪江湖的生活和他那抑郁悲凉的心境,使他能突破前人成法,别开生面,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倪瓒的作品,保存下来的较多,如《六君子图》、《松林亭子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等。
如果说,在“元四家”中,倪瓒的山水画是疏体,以萧疏见长,那么王蒙的山水画就可称为密体,以茂密取胜。《葛稚川移居图》就是这种繁密作风的代表作之一。
《葛稚川移居图》高139厘米,横宽5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葛稚川,名洪,字稚川,晋代著名道士。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人。出身于道教世家,少年起即好神仙导养之法,学习炼丹术。著有《抱朴子》等作品。葛洪听说交趾盛产能炼丹的矿石,就携带全家南下广州,进罗浮山隐居炼丹。罗浮山脉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原等县境内,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至今还有葛洪炼丹的遗迹。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描绘的正是葛稚川为寻丹砂携家带口搬迁罗浮山的情景。画面以山水为主,人物置于其间。层峦叠嶂,绵亘而起,飞瀑流泉,汇溪而下,丛树茂盛,傍溪石而生。山道弯曲,盘绕回旋,时隐时现,一直通向深山。画面上,葛稚川一家数人正行进在谷底的山路上。行至木桥上的葛稚川,头戴道冠,身着道袍,左手拿着一把羽毛扇,右手牵着一头驮书卷的梅花鹿,正在回头张望,似乎在招呼后面的人。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