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公元1368年,朱元璋借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 王朝,努力发展经济,进行海外贸易,使社会状况比较安定。不过此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已是每况愈下。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从而结束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
此时在绘画领域,山水花鸟画更成大宗。人物画、宗教画愈加衰落,但肖像画开始发展和盛行。尤其在民间,活跃着一批以肖像画为职业的艺匠,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作品。
画派林立是明代画坛的一大特色。前期有画风奔放的浙派和江夏派。浙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江夏派的代表人物是吴伟。他们都远承南宋马远、夏圭的画风,兼画山水人物,笔墨奔放,气势有余而韵味不足。明代中期以后,以苏州为中心的一批文人画家,形成了富于书卷气、笔墨含蓄文静的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是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他们大多能诗善画,还擅长书法,比浙派更受广大士大夫观者的欢迎,从而成为明代后期画坛的主要画派。总起来说,画派之间虽有门户之见,但毕竟开始了个性风格的追求。同时也说明,明代绘画在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进一步走向多样化,欣赏群也随之分野。
另外,明代后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通俗戏曲、小说盛行文坛,文人画家开始涉足通俗文化,为这些作品作绣像、插图,甚至为民间年画和纸牌作画稿等,形成了一股雅俗合流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