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南宋诗歌
公元1126年,北方金兵攻入宋朝首都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至此灭亡。1127年宋高宗在南半个中国建立政权,后定都临安(今杭州),这就是南宋。
南宋时代的诗虽然仍受着江西诗派的影响,但巨大的兴亡巨变改变了诗人们的心境,使南宋时代的诗歌具备了时代特征,其最大成就是以陆游为代表的爱国诗,其次是以范成大为代表的田园诗。
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是陈与义。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他景仰杜甫,南渡以后对杜诗有了更深的体会,逐渐形成了自己慷慨悲凉的风格。如《雨中再赋海山楼》: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在?非复当年单父台。
海山楼在广州。诗中充溢着浓郁的伤时忧国的感情。楼头的栏杆面海而立,眼前壮阔的景象正好用来象征诗人报效国家的博大襟怀。岸边的土地和头上的天空随同海潮一并送入诗人眼帘,海山楼四围的春色携带绵绵细雨一并来到楼前。大好河山自然地撩起诗人的爱国之情。半壁山河失陷,自己无力回天,只有抱着刻骨的遗憾赋诗言志,用长声舒啸来排解胸中的抑闷。不见“灭胡猛士”是国家的悲剧。尽管自己登楼赋诗与当年杜甫登单父台赋诗相像,但情感却又大不相同。杜甫登单父台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君臣相得,国家富强;而自己此刻面对的却是山河破碎的现实,国家民族陷入苦难之中。单父台在今山东单县,是孔子弟子宓子贱当年抚琴的地方。陈与义写过一首著名的小诗《牡丹》,意味深长: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陈与义是洛阳人。伊、洛即伊水和洛水,洛阳即是洛水之北的意思。青墩溪在浙江桐乡县。龙钟客,指年老体弱的人。自从金人入侵,淮河以北的土地沦陷于敌人之手,作者已有10年不见家乡的容颜了。洛阳以盛产牡丹名闻天下,此刻作者在遥远的异乡独自一人默默伫立在春风之中,注视着故乡的名花。“独立东风”一句涵着多少意思?粗说,可以说是国破家亡的遗恨;细说,则可能包括对种种往事的回忆,对将来的种种预测和憧憬,等等。作者没说出来,读者可作合理的联想,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在南宋有“中兴四大诗人”的说法,这是指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人说的。这四人年龄相仿,且是好友。其中的尤袤留存下来的诗少而且差,所以不被称道,其余三人名气都很大。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他的诗开始学黄庭坚,后来改学晚唐诗歌,形成了自己活泼、平易、自然的风格。如他的《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dou mou都谋〕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夫、田妇、小儿、大儿,全家总动员。雨天插秧,雨笠像是战士的头盔,簑衣像是铠甲,尽管这样还是从头到肩胛都湿透了。抢农时,连吃早饭都顾不上了,只管低头干活。未等秧苗侍弄妥贴,又要忙去照料鹅鸭。全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忙”字,然而“苦”字也透露出来,诗人的同情也就不说自明了。这就是“意在言外”。他的小诗《宿灵鹫寺》既是写景又像说理,很有趣: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灵鹫寺在江西广丰县。夜间住在寺里,像是下了一夜大雨,待早晨起来看,才明白根本没有雨,是急湍的山泉扰了诗人一夜。泉水在山里响个不停,流到山下的溪流里就没动静了。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就知道,诗人描绘得非常贴切。有人说这是一首寓言诗,用泉水比喻读书士子,在野时有许多激昂慷慨的议论,待到当上官就一声不吭了。这么理解也很贴切,作者本意很可能就是双关的。
范成大,字致能,自号石湖居士,以善写田园诗闻名后世。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村生活自然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在王维一类诗人笔下只写农村的幽静闲适,不写农村的苦楚;在王建一类诗人笔下农民的苦难表达得很充分,但极少有淳朴善良的风俗和生活情趣的描绘。范成大两者都写,凭着爱的感情去写,凭着高超的艺术造诣去写,因此可以说他的田园诗超迈往者,后来也没有人超得过他。我们从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共48首》中选出几首欣赏一下: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卖茶。
夏日的农村很恬静,双双对对的蝴蝶在菜花田里无声地飞舞,这时突然鸡飞狗叫,有个行商出现在村子里,大家纷纷出来买茶,呼兄唤嫂,携儿抱孙,和小贩讨价还价,小村里顿时热闹起来,这是多么好的一幅风俗画!诗人以和农民平等的感情将它写出来,这本身就是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男耕女织是农村的基本劳动内容,男女都要各司其职。幼童整日整年看到的就是这些,所以他们的游戏也是模仿大人劳动。为什么不种麻偏种瓜,因为瓜甜,是农村孩子仅能享到的口福,这里又把儿童的天真心理透露出来,令人爱怜之情油然而生。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这里描绘丰收的景象。粮食就是农民的性命,有希望全家吃上饱饭,累死都心甘情愿。连枷是打稻的用具,打在稻穗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在歌声笑语中他们一直干到天明。上面的三首都是写常年或丰年的景象。为了活着,农民还要经受许多苦涩艰难: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水面亦收租。
没钱买田或租田的农民就到水里讨生活,种菱角卖钱度日,手指被扎得流血,由于劳累和饥饿,人变得又黑又瘦像个活鬼。可是官府连这样的农民也不放过,水面也要索取赋税。逢到灾年,苦难就更说不尽,下面这首诗真是刻画入骨了:
黄纸蠲〔juan捐〕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黄纸”指皇帝的诏令,“白纸”指县官的文书。皇帝下诏免除灾民的赋税,可是县官照旧发下文书索租。穿黑衣的公差纷纷下乡催逼农民,这正是他们敲诈勒索的机会。他们对农民说:“我们长官头脑糊涂(冬烘即糊涂),好胡弄,只要你给我足够的买酒钱我就走,不为难你。”“旁午”是纷繁交错的意思,可见索租的皂隶不是一拨,农民要向他们一次次行贿,好酒好肉招待,有多少苦水都得强忍着咽进肚里。
“中兴四大诗人”成就最高的诗人当属陆游。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在动乱中度过他的童年时代,受家庭和社会影响,成长为一名热诚的爱国志士。中年时代在南郑有过一段从军的经历,直至85岁去世,大半生都在宦海中浮沉。贯穿陆游一生的理想和信念,就是杀敌报国,收复北方半壁山河,重建统一的祖国。他一生留下9000多首诗,大多是忧国爱民之作。青年时期他就写过“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拏”的豪壮诗句。这种信念一贯坚定,老而弥坚,直至他离开人世。我们先读他一首古诗《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向金人屈辱求和之后的第14年(15年是约数),在这期间南宋朝廷一直苟且偷安,引得诗人无比悲愤。权门在歌舞享乐,战马肥死,弓弦朽断也不敢开战。守边将士等到头白也没有为国一战的机会,他们在笛声中抒发的壮烈情怀谁能理解?过去战死沙场的将士的白骨仍暴露野外,无人替他们报仇。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人民就英勇善战,怎能让女真侵略者在这里繁衍子孙?沦陷区的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盼望着南宋朝廷来解救他们,有多少人此时此刻在屈辱地哭泣!公元1178年,陆游从四川回临安路过忠州,凭吊了杜甫当年的故居,写了《新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戌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bi庇〕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当年安禄山叛变,中原大乱,唐朝的两京(洛阳和长安)失陷,扈跸(随侍皇帝的)老臣杜甫被迫流寓四川,在万里长江的波涛声中怀念战乱的中原。陆游是借凭吊杜甫来抒发自己和杜甫一样的忧国之情。笔者曾看到成都杜甫草堂里,杜甫塑像两边坐着黄庭坚和陆游,人们认为他们是杜甫的传人。如果说黄庭坚主要是继承了杜甫写诗的艺术技巧,那么陆游主要是继承了杜甫的爱国之心。也是在从四川东归的途中,陆游又写了一首《楚城》凭吊屈原: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此时距屈原的时代已过去1500多年,时代已经大变,但读者可以联想到还有一点共同处,就是凭吊者和被凭吊者都生活在国家危难之时,都是爱国者,因此陆游才深情地写了这首诗。由屈原到杜甫到陆游,伟大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陆游60岁时写的一首《书愤》很有名: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年青时不懂世路艰难,北望中原意气满怀,准备驰骋疆场干一番大事业。他曾经历南宋主战派建造高大战船在瓜州渡口抵御金主完颜亮南侵,使他精神上受到很大鼓舞。他自己也有过从戎南郑身骑战马亲临大散关前线的经历,使他颇感自豪。然而进军中原终于没能成为事实。南朝刘宋时期的大将檀道济曾以保卫国家的“万里长城”自比。诗人年轻时也曾以“塞上长城”自许,可是如今无情的岁月已使他两鬓斑白,抱负落空,只有扼腕叹息了。这时诗人又想起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为北伐中原耗尽毕生心血,“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句),然而他写的《出师表》却流传天下,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能和他的功业相比。最后笔锋陡然一转,去颂扬赍志以没的诸葛亮,引发读者许多联想,余韵无穷。
南宋朝廷是个腐朽无能的朝廷,有志之士很难有所作为,因而使得陆游常常产生厌倦情绪。他的有名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就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京城临安官僚们争权夺利,人情淡薄,使诗人产生出一种自怨自艾、无可奈何的心情。春天来了,清晨雨霁,有姑娘沿街叫卖初开的杏花,这样美好风情仍不能使诗人开心。无聊时就练习书法和品茶来消磨时光。晋朝诗人陆机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诗句,陆游化用其意说,不用担心京城的灰尘染黑干净的衣服(隐喻不要让腐败的世风污染了纯洁的灵魂),清明节前就可赶回可亲可爱的家中去了。陆游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农民父老有着和谐亲爱的关系和感情。他在一首诗中记述他到农村向穷苦百姓送药治病的情形:“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淳朴的农民为纪念陆游的活命之恩,很多人都用“陆”字给孩子命名。他在中年时期写的《游山西村》也是写他和农民间的美好感情: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