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 中国制陶工艺的演进和化学成就

D 瑰丽的“唐三彩”

低温铅釉的使用和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的发明促成了“唐三彩”的诞生。这种工艺品在我国制陶史上风靡一时,而且至今盛名不衰,不断推陈出新,可谓中国釉陶作品发展的高峰。它是一种施加多种彩釉的陶制品。以白色粘土为胎,这种原料虽然与瓷土接近,但焙烧温度较低,仅约800℃,所以不是瓷器。其釉彩有深黄、芥黄、深绿、青绿、翠绿、褐、赭、蓝、黑、白等等多种颜色,但以白、绿、黄为基色。而同一器物上至少有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上称它为“三彩”。

“唐三彩”使用的是低温铅釉,釉料的基本原料是白粘土和黄丹、炼铅熔渣,再混入适量的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粉作釉料的着色剂。绿色的着色剂是孔雀石、蓝铜矿等;黄釉和褐色釉的着色剂是赤铁矿;蓝色釉的着色剂是一种含钴的软锰矿;黑釉的着色剂是铁锰矿;白色釉则是用无色透明釉覆盖在化妆白土上所造成的效果。通过调节着色剂加入的多少以及多种着色剂的复合作用,还可以造成浓淡不同、色调更加绚丽的效果。其烧制是采用二次烧成工艺,即先烧好素胎,再施铅釉。在窑里焙烧时,各种金属氧化物溶于铅釉中,并向四外扩散和流动,于是又发生色釉间的互相交织浸润,形成了斑驳灿烂的多彩色釉。

三彩陶器始作于唐高宗朝,而开元年间是它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量大,塑工技艺高超,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当时盛行的三彩陶器主要是作为随葬的明器,凡是死者在世时生活中有过接触的,如建筑物、家具、牲畜和人物等无不具备。建筑物既有亭台楼阁,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家具则有箱、柜;牲畜有马、驴、骆驼、猪、羊、牛、狗;家禽有鸡、鸭;人俑有贵妇人、侍奴、文官、武士、胡人、天王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唐三彩”既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釉陶工艺的杰作,而且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6)性质独特、造型别致的紫砂器

自从瓷器问世以后,那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件陶器,如盆、碗、锅、罐,自然就不受人们重视了。可是从宋代以后,当时常州宜兴(即今江苏宜兴)地方生产出了一种无釉细陶制品,棕褐色的“紫砂器”,有如陶瓷业中的异军突起,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文人墨客的青睐,从此迅速发展起来。

紫砂陶器的闻名和久享盛誉首先是由于这种陶具有独特的性能,非常适用于制作茶具。饮茶原是我国人民相沿很久的传统嗜好,唐代以后,饮茶品茗之风大盛,那时著名诗人陆羽写了一本《茶经》,对茶叶的品种、烹茶技巧、香茗的品尝及选用茶具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渲染,可以说,从此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即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来刻意追求、创造和欣赏。当时的文人与士大夫们希望茶具能与名茶的三绝——色、香、味相配合、相适应。而宜兴紫砂陶茶具,真是应运而生。用它来沏茶,茶叶更芳香、纯正。明人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紫〕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也有人说,只有这种茶具“能发真茶之色香味”。更因为紫砂陶具有多孔性,器壁能吸收茶汁,一旦用久,茶汁在内壁上积成“茶锈”,于是即使把沸水注入这种空壶,这种茶锈仍会使水发出茶叶的幽香。加之紫砂陶有耐骤热、骤冷的应变性及相当低的热传导性,所以在严冬季节沸水注入这种壶也无开裂之虞,而手提把握也不烫,保温性又好,因此使它成为制作茶具的理想材料。

从艺术效果上看,紫砂茶具造型别致多姿,多有浮雕装饰,而且往往将中国传统的绘画、诗词、书法、篆刻诸般艺术结合于其一身,因此更具独特的韵味。由于紫砂陶泥细腻,可塑性极好,因此除大量制作茶具和花盆外,还常用来制作文房雅玩和摆设。更有用紫砂泥烧制的动物,如螃蟹、伏牛、野兽、天神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往往成为工艺珍品而受到中外陶瓷鉴赏家和收藏家的钟爱。

宜兴紫砂器之所以具有这些独特的性能,除工匠的聪明才智、精湛技艺、技术修养外,从物质上说,则要归功于当地所特产的一种得天独厚的紫砂泥作为原料。紫砂泥有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其中紫泥的藏量较丰富,是一种天然的五色陶土,深藏在岩石层下,夹杂于甲泥(硬角质泥层)之中,所以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开采出来的紫砂泥堆放露天后,经风化就会渐渐变得松散,用水调拌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属于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含铁量特高(铁氧化物总量占8—10%),这是它烧成后呈棕褐色的原因。其成分中含SiO2达60—70%,Al2O3一般在20—25%,因此紫砂器的烧成温度也很高,一般在1100—1200℃之间,而且必须采用氧化气氛。烧成后的成品吸水率小于2%,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与瓷器之间。

紫砂陶器的烧造大约兴起于北宋年间,当时的制品主要是壶罐,多数胎质还较粗糙,制作也不精细,只是用来烹茶煮水。但已出现一些精品,并引起一些文人的赏识,据说当年苏东坡择居宜兴蜀山,特别喜欢用一种提梁壶饮茶,重感情的陶工为了纪念他,就将这种提梁壶命名作“东坡壶”,很可能就是紫砂器。而北宋初年梅尧臣有“小石岭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流春华”和“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的诗句,所言“紫泥新品”和“砂罂”就更可能是宜兴紫砂器了。宜兴紫砂器的名声大振则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9—1565年)的陶工供春(因他原姓龚,所以也叫龚春)是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的杰出民间艺人。他本是宜兴吴氏颐山的家僮,吴生曾读书于金沙寺中,寺内有某位僧人精于制陶,于是供春得以从和尚学艺。经过刻苦钻研,精心构思,他终于成为紫砂器高手、一代名家,人们描绘其作品,“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造型极美。至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已是紫砂器百品兢新、名匠辈出的局面,有董翰、赵良、元畅、时朋四大家,使这类作品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艺体系,进入了完全成熟的发展时期。清代紫砂器工艺继续发展,例如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出现的,制壶名手杨彭年与金石书法家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造型与装饰工艺别开生面,传为“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