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黄釉的呈色剂主要是矾红,故称“铁黄”,釉中的Fe2O3含量大约在4%左右,在强氧化气氛中烧成,烧成温度在800—900℃。但直到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烧成的低温黄釉,其色调才呈现真正的纯黄,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其中一些是属于牙硝釉的。及至康熙以后,又出现了以Sb2O3做呈色剂的锑黄釉,不过这个品种是从国外传入的。
紫色低温釉出现很晚,直到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才出现在“素三彩”上。其主要呈色剂是氧化锰,而微量的铁和钴起着调色的作用。根据近代景德镇的配方,这种含锰的着色剂称做“叫珠”,也是一种含钴的软锰矿,产于江西赣州,是黑色硬块。
我国传统的低温红釉的呈色剂是“矾红”。制造矾红的原料是绿矾,即硫酸亚铁(FeSO4·7H2O)。把绿矾焙烧、漂洗后便得到极细腻的“矾红”粉Fe2O3,颜色朱红,十分艳丽,而且价格便宜。嘉靖时期的矾红釉分两层,下层是高温石灰釉,上层是用矾红着色的铅釉,约含10%Fe2O3,而矾红颗粒是悬浮在上方釉层的表层,所以这种红色是Fe2O3呈色的,而不是溶解在釉料中的Fe3+。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后,在景德镇的瓷器中,又出现了一种金红釉。这种金红色料的配方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它是以SnCl2或金属锡溶入黄金的王水溶液而还原出的一种紫红色锡酸金(Au2SnO3·SnO2·4H2O)。这种红彩是釉层中胶态金发挥的呈色作用。
(2)瓷器彩绘中的化学
中国瓷器上的美术装饰在宋代以前是讲究刻花、划花和印花,比较单调。自北宋磁州窑发明用毛笔蘸颜料在釉面上彩绘以后,为瓷器上的艺术加工开创了新的境界(图1-6)。
彩绘实际上从唐代就出现了。当时长沙瓦渣坪窑就有褐、红、绿等色的釉下彩绘,但那时还只是很个别的。磁州窑瓷则是一种釉下黑彩,是用铁矿粉来描绘的。产量和作品固然很多,然而也不过流行于北方局部地区的一些瓷窑,由于图案、绘画的条纹为黑色或酱色,不很艳丽,作品也主要是瓷枕、瓶罐一类的中低档日用品,所以仍未被视为艺术珍品。直到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瓷品问世,才引起了轰动。
图1-6 瓷器的彩绘(采自《陶瓷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的瓷器彩绘大致可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釉下彩是瓷工用毛笔蘸取研磨得极细的彩料(着色剂),在干燥的瓷坯上或曾在800℃左右的低温下焙烧过的素瓷上描绘图案,然后再挂上石灰或长石釉浆,用1100—1300℃的窑温焙烧而成的。所用彩料只是赭石、青花料或铜矿粉等,并不需混以釉料。这类彩绘是元代瓷的重大创新。其中最杰出的、影响最深远的是青花瓷,其次是釉里红彩瓷。青花瓷就是以青花料为着色剂,描绘各种图案,甚至花鸟人物,挂上釉浆后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这种白地蓝花的彩瓷格调清新,色彩浓艳,古人以“青花幽静”,“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来赞赏它。釉里红瓷仍是以孔雀石粉或铜花色料在素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石灰釉,仍如烧制上述红釉一样,也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于是在釉下便呈现出胶态铜呈色的红色纹饰、绘画,它是元、明时期进一步飞腾起来的景德镇瓷窑的重大发明之一。但烧制难度极大,至今存世的作品中,色泽纯正、鲜艳的极少。
釉上彩是在釉下彩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明代的“斗彩”(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上下交相呼应、争辉斗艳的一种彩绘瓷品)到康熙五彩、清三代粉彩和珐琅彩,花样不断翻新,品种极多,进步很快。有了这类彩绘以后,单纯的颜色釉瓷品便退居到次要地位,以致一些以烧造单色釉闻名于世的历史名窑,如浙江龙泉窑和杭州官窑便陷于一蹶不振的地步。所以釉上彩瓷的诞生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釉上彩是先将呈色矿物的细粉与当时新发明的一种由牙硝——黄丹——石英石组成的低温釉料基质(近代称为“釉果”),以适当比例混合、研匀,以油类(如桐油、橄榄油、柿油)调合成色料,用毛笔蘸取,在烧成的素白瓷釉上进行绘画,然后在800℃的低温下烘烤即显色成彩绘。
明清时期所采用的釉上彩色料主要有以下一些:中国传统的红色彩料主要是矾红。如上文提到,康熙年间又自西方引入了金红料,其色调与胭脂相似,所以又称“胭脂红”,也叫“洋红”,它主要是用于珐琅彩和粉彩。
黄色彩料有铁黄和锑黄两种。锑黄用于珐琅彩和粉彩,这种黄料的配方是从西方传入的。
蓝色彩料的呈色剂仍是青花料,但其化学组成与蓝釉略有不同,其中往往还含有一些铜,所以色调也有差异。
紫色彩的呈色元素是钴、锰和金,主要用于珐琅彩,估计它是用金红料与钴蓝料配制而成的。
黑色彩的主要呈色元素是铁、锰、钴和铜。这种色料可能是用“叫珠”和“铜花”配制而成的。根据对它的化学检测,判明在其配料中没有用牙硝,而且灼减量竟达14—26%,估计是加入了牛皮胶。这种彩料主要是用来勾勒画面中枝叶的轮廓和叶脉,以及描绘瓷品边缘的轮廓图案。
白彩实际上是一种玻璃粉。而康熙珐琅彩中的白彩是一种属于K2O—PbO—SiO2三元体系的含砷乳白色玻璃粉,景德镇称它为“玻璃白”。
所谓“珐琅彩”是大约在康熙年间蹶起的一种釉上彩绘工艺,它显然是借鉴了明代兴起的景泰蓝工艺。这种工艺的彩料叫珐琅粉,是用石英粉、高岭土为基体原料,以黄丹、硼砂为助熔剂,并加入适量呈色金属矿物,经研磨、混匀、加热烧熔后,倾入水中急冷,于是生成一种着色的玻璃块状物,经研细后便成珐琅粉。用时以胶水调合,用毛笔蘸取在素白瓷上进行彩绘,而后再经低温烘烤即成珐琅彩。但康熙珐琅彩较之明代景泰蓝釉,成分中增添了As2O3,因此色料凝厚,色彩晶莹润泽,加之画面微微凸起,更增加了立体感。
康熙末期,景德镇瓷品中又出现了粉彩。它在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开始盛行起来。这种彩料是以含As2O3的白粉料与传统的各种着色剂混合而成的,用它在素白瓷上彩绘,烧成后因有As2O3对色彩产生乳浊作用,因此所绘景物令人产生不透明的感觉,犹如敷上了一层薄粉,淡雅柔丽,所以“粉彩”又称“软彩”。自有了软彩后,人们便把不含砷的传统色料和彩绘称为“硬彩”或“古彩”。
雍正年间的珐琅彩与粉彩便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彩色格外瑰丽柔雅,色调齐全纯正,特意在“薄、轻、坚、细”又且洁白如雪的瓷品上用它们描绘花鸟、竹石、松梅、山水、人物等等,更有深浅、浓淡的色调,酷似图画,并配以极精美的相应题诗,因而成为制瓷工艺与诗画结合的艺术珍品。
在清代前期,随着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中国的瓷业生产和瓷品工艺在乾隆年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成为中国古瓷的黄金时代。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