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渔猎之神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英雄。《抱朴子·对俗篇》说:“太昊〔hao浩〕师蜘蛛而结网。”后来,太昊与伏羲合为一体,有时合称为太昊伏羲,死于东方,被东方人所祭祀,是东方的天帝。因为此神居于东方,掌管着春天和生命。东方临海近水,伏羲学蜘蛛结网制作了打鱼捕兽的网罟〔gu古〕。此神与女娲有婚配关系,本来就是人类的始祖。始祖同时兼渔猎之神,具有多重功能,神话中属于常见现象。在现存的资料里,此神的资格很古老。
最早的渔猎之神是渔猎社会的产物,那时乃妇女统治的天下。按说,原始的渔猎之神应是女性,但汉文古籍中却说是伏羲。大概伏羲“剽窃”了女祖先之功。古希腊的女猎神阿耳特弥斯(Artemis)在诸神中便占重要地位。希腊罗马的艺术作品,将此神塑造为年轻的女猎人,身着猎装,背负箭筒,身旁带有一只神兽赤牝鹿。因为她是野兽的主宰者,祭祀的牺牲主要是熊和鹿。中国的渔猎女神到哪里去了呢?让我们还是先把视角投向少数民族。
云南怒族居于崇山峻岭之中,常受虎、蛇所威胁,又渴望捕获野兽。他们的猎神是雌羚羊的化身,每猎到巨兽,便要把妇女身上配戴的珠子挂在野牛角或熊身上,再挂一只鸡,然后祭猎神。民间传说,有一位年轻的姑娘被野兽牵走了灵魂,她向大家告别后,独自进了深山。从此,深山的野兽都归她管。她告诉猎人哪里有巨兽,猎人按她所说去做,肯定满载而归。人们便奉她为兽神,每次出猎之前,都要向她唱《猎人之歌》。又有的民间传说,猎神曾化身为一少女,与一猎人成婚。每当客人光临,她能很快地猎回大麂子和野猪等。他们在一块生活了一段时间,生了孩子,猎神又回到山里去了。猎人如果上山,次次不会落空,总能猎到一两只羚羊,原来这是女猎神送猎人的礼品。人们甚至还发现,只要有羚羊群走过的地方,后边必然还有女人的脚印,人们说,这是猎神的脚印。这位猎神不仅是女性,而且尚未完全人格化,还处于女猎神与羚羊相互转换的阶段,可见其形态十分古老。
云南部分傈僳族信奉的女猎神叫“花兹玛”,汉译意是“掌管狩猎的女神”。她用孔雀和山鹫的羽毛装饰脊背,肚脐下盖着红、绿、黄三色的黄鹂和鹦鹉的羽毛,前胸、肚子、双臂、大腿全部裸露,头发披散,如乌鸦翅膀,说话卷舌,声音婉转得如鸟叫似的,很好听。她用梭镖击猛禽,没有不中的。她用锐牙撕裂虎皮。取火的方式,是用大石头往树胶上猛一砸,发出一声清脆的爆炸声,随着火星四溅,树胶便燃起了火苗。那时,她所在的氏族每个男人都属于每个女人,每个女人也都属于每个男人,谁若对谁偏爱,就要被杀掉,由酋长主持祭祀,然后大家便把被杀的人分着吃了。
花兹玛却在山野中打猎时与一外族的男子结合在一起。她教给对方如何打猎、剥皮、取火,以及如何用羽毛装饰自己,率先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他们生了一个男孩,长大后也是猎人。花兹玛又教给儿子打熊、躲熊与打蛇、躲蛇的技能。
不幸,女猎人部落的人终于找到了她。她被那些人残暴地拖进了草莽中。从此,父子俩再也看不见花兹玛了。花兹玛被打死了。
据说,傈僳族各种打猎的方法,如绊扣、鸟扣子、捕虎陷阱、捕猴竹笼……都是花兹玛传下来的。
花兹玛死后,他的丈夫与儿子阿咕咕搭了两间竹草房定居下来,烧了几片火山地,种上荞麦和麻。不久这个山头又来了不少人,他们都是从头人手下逃出的。于是,阿咕咕父子便成立了一个鸟氏族,奉花兹玛为女祖先,给她雕了像,当作神物,代代相传。祭花兹玛的习俗由鸟氏族传到了其他各氏族。他们每逢进行氏族战争的时候,或者集体狩猎的时候,便把刻有女猎神像的木板抬出来,摆上鸟蛋、酒和糯米粑粑宣誓。一面呼唤她的名字,一面用低沉的调子唱着“花西尼①”(狩猎的鬼灵)祭歌:
啊!我们正在把你呼唤,花兹玛呵!我们正在对你祭奉!
啊!我们正在把你呼唤,花兹玛呵!我们正在对你祭奉,摆下玉米煮的米酒,斟满小米酿制的佳醇,请你享用!招你降临!摆上的是新鲜鸡蛋,献上的是糯米甜品,万籁消失了声音,请伴随夜露来临,枞树已经叶落纷纷,请踏着落叶降临……赐予香獐的肚脐吧!赏予公熊的苦胆吧!香獐肚脐医治蛇咬,公熊苦胆为垂死者招魂。赏予山鸡吧,勿令它飞奔。赐予岩羊吧!最好是成群。我们就在岩缝中等待,猎者就在丛林边藏身,驱它自己出现,莫等追逐,赶它跃出丛莽,勿令追寻……祭礼你!求你庇佑,请赏肉食与后辈子孙。
傈僳族有的氏族对花兹玛笃信无疑,认为她神通广大,来无影,去无踪,掌握山林及各种动物。只有得到花兹玛的准许,狩猎才会有收获,如触犯了她,即使不被野兽咬死,也有可能暴尸山林。
古帝王舜与射手羿,还保留了猎神的影子,不过他们都是父系制的产物。前一章已交待,羿既射日,也射各种动物。舜则驯象有功。据说舜姓虞。对“虞”有两种有关连的解释。《说文》谓:“虞,驺〔zou邹〕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是一种长得似虎的神兽。《易·屯六三》说:“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意思是猎鹿如果没有猎人当向导,就会迷失在森林里。这里的虞指的是猎人。这两种解释都说明舜与动物和打猎有关系,虞舜连用,也就是说他是猎人舜。
图10 花兹玛
舜在神话传说中的真实身份被淹没,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完全被伦理道德化,并被载入《史记》和《列女传》,说他不但继承了帝尧的位子,而且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为妻。舜的母亲早死,父亲是个瞎子,弟弟名象,是继母之子。父子俩经常加害于舜,未能得逞;舜则孝顺父亲和继母,对弟弟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舜被描绘为孝子,行仁悌。加上《史记》影响很大,因此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我国当代神话学家袁珂先生不拘泥于旧说,提出了新的见解:“舜和象的斗争,实际上就是舜和野生象的斗争,靠了两个天女的帮助,猎人舜才把几番险遭它毒手的狡悍凶谲〔jue决〕的野生象擒获并且驯服了,使它开始为人类服役。”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舜是住在深山野林之中的。《海内北经》说舜住的台子有两座,都是四四方方的,在昆仑山的东北。《大荒南经》则说,舜洗澡的地方是一个四方的深水潭,四角通向别的河流,北有黑水与少渊,南是荒野和从渊。其它古书文献中说到,舜常在雷泽捕鱼,进入高山野林狩猎,即使遇到迅雷暴雨,都不能使他迷路。他耕种的地方叫历山。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墓地周围有各种野禽和野兽,大家还经常来耕耘舜坟墓周围的田地。舜是服象的人。这都透露了舜最初是猎人的身份。所以有说舜在高山深林之中,即使碰到大风大雨,也不会迷路。(《尚书·舜典》)后世称管理山林的官职称“虞”,可能与此有关。
舜是人名,也是氏族名,属于东夷系,崇拜虎图腾。东夷与炎、黄融合,一部分进入黄河流域,一部分乃在历山从事农业。上古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曾有过象。舜积猎虎之经验,又猎象驯象,所以还有象为舜种田的传说。
注释:
①花西尼,即花兹玛,意为“”狩猎的鬼灵。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