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开发
农业开发,是饮食文化首要的物质基础。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已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荒了。这里论述的农业开发,是指出现国家以后的国土开发。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近代以前,国土开发的主要内容就是农业开发。
各个时代的国土开发,都表现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夏、商、周是以黄土高原和中原地带为开发中心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土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不断的发展。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和阶级社会的民族关系,历史上常常是靠军事行动来开路,如殷纣经略东夷地区,规模十分庞大,付出了很大代价,周公继之以三年东征,终于打开了开发黄淮流域的大门。周宣王南征,出动兵车3000乘,士卒30万,可与武王伐纣、周公东征的规模相比,经过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20多个小邦归服,为江汉流域的开发,开出了通道。接着,楚国先后归并了江、淮、河、汉四五十个小邦,结束了这一地区原始社会分散闭塞的状态,在长江中下游,为以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长江上游的巴、蜀,下游的吴、越,从商、周到春秋,都是该地区开发的主力。到东周时候,长江流域的开发,已赶上黄河流域。与吴、越同时,燕、齐对辽东半岛,也进行了开发。
夏、商、周三朝是中华民族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逐步开发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并为以后开发岭南、西北和西南准备条件的时期。
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逐渐普及,个体生产力提高,封建佃耕制逐渐成为主流,中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又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战国到汉代,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遍地开花,著名的有魏国开凿的鸿沟,秦国开筑的都江堰和灵渠,秦、汉连续开凿的郑白渠,楚国在春秋时修建芍陂(在今安徽寿县)的基础上,继续在汉水和云梦泽(今洞庭湖)之间开凿灌溉渠,东汉时又在华东开筑镜湖蓄水灌溉工程。夏、商、周时期稳产高产田仅局限于黄土高原。在从战国到西汉的五六百年间,随着水利工程的进展,中国新开出了黄淮平原、关中平原、川西平原、云梦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五大片稳产高产田。当时全国平均亩产量约为一石半,这些粮食基地,产量最高的曾达到亩产一钟(六斛四斗为一钟,斛即石)。
秦汉以来,国土开发的趋向逐渐转到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是以水利工程为杠杆,大力开发农业区。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在全国发展了一批水利工程。隋唐以后,尤其着重发展了中小型水利工程,许多原有的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灵渠、六辅渠等)和陂塘湖堰,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尽管战乱常常使这些工程遭受挫折,但总的来说,是断断续续在发展,所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当然粮食增产,除了水利,还有改土、选种、施肥、防虫和耕作技术等的相应进步)。到了隋、唐、宋时代,中国形成了九大产粮区,在秦岭以北的,有关中平原(即八百里秦川)、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三个地区;在秦岭以南的,有淮南、江南、岭南、鄂南(即云梦平原)、陕南(即汉中盆地)、剑南(剑阁以南,即四川盆地)六个地区。还有云南的滇池和洱海两块小平原。
随着粮食的增产,其他食料作物如豆、薯、蔬、果、茶叶、香料等,以及禽畜的饲养量都不断有所发展,这就给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