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宋朝运河新体系
梁、晋、汉、周、北宋都定都汴州,称汴京。北宋历时较长,为进一步密切京师与全国各地经济、政治联系,修建了一批向四方辐射的运河,形成新的运河体系。它以汴河为骨干,包括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称汴京四渠。并通过四渠,向南沟通了淮水、扬楚运河、长江、江南河等,向北沟通了济水、黄河、卫河(其前身为永济渠,但南端已东移至卫州境内)。
五代时,北方政局动荡,频繁更换朝代,在短短的53年中,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较稳定,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北宋时,政府对南粮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汴河是北宋南粮北运的最主要水道。汴京每年调入的粮食高达600万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粮①。因此,北宋政府特别重视这条水道的维修和治理。例如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汴河决口,宋太宗强调说:“东京(宋以汴京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养甲兵数十万,居民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②”他率领百官,一起参加堵口。
不过,为了这条运道的畅通,北宋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河水多沙,自隋经唐到宋,经几百年的沉积,河床已经高出地面,汴河极易溃堤成灾。北宋政府深知汴水无情,治汴工程丝毫不敢放松。它组建了一支维修专业队,负责平时汴河的维修和养护。汴河大汛,则立即出动禁军防汛。大修时,发动沿河百姓参加。为了巩固堤防和利用汴水冲刷河中积沙,它在汴河两岸下了600里木柱排桩,将汴河束窄到可以冲沙的地步,开了后来“束水攻沙”的先河。
惠民河是经北宋初年多次动工修建的一条运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蔡河(已湮)支流潩〔yi异〕水(浍河)为水源,开渠将它引向京师。下段自汴京南下,改造蔡河干流而成。惠民河的重要性仅次于汴河,淮水流域的大部分税粮,可从此河调入京师。广济河因河宽五丈左右,又称五丈河。其前身是唐朝开的湛渠,下接白马沟和济水,可通齐鲁之运,也可分泄汴河的洪水。北宋对它进行多次治理,在漕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金水河是北宋初年新凿的一条河道,它以郑州、荥阳间的几条小水,如京水、索水、须水等为水源,凿渠向东到汴京。它除了给广济河补充水源外(从汴渠上架槽通过),还为京师提供较为清澈的生活用水。
除汴京四渠外,为了改善漕运,北宋又分别在江淮和江汉间,也进行运河建设。
扬楚运河是“汴渠之首”,它南接江南运河。这三条运河构成了北宋政府的主要粮道,即江南运河将主要产粮区太湖流域的税粮运出,然后经扬楚运河、汴渠入京。江南运河的航道基本上良好,无须大修。但扬楚运河及扬楚运河与汴渠之间的航道,都需要作较大的改进。原来汴渠与扬楚运河并不直接相通,由扬入汴,舟船还要走一段较长的淮河河道,而这段河道滩多水急,常常损坏漕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北宋前期,先后进行三次施工,傍这段淮河的南岸,从楚州北面的末口,到盱眙东北的龟山镇,凿了长约150里的运河,避开了这段险滩。扬楚运河的突出问题是水枯河浅,不便大船通航。水道西部的洪水威胁也很严重,经常冲断航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宋在高邮湖北筑了一条比较坚固的、长达200里的石堤,以保护航道,并在堤上设置10座石闸,进行有控制的排水。在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县)、扬州等地,利用当地自然湖泊,改造成为运河的水柜,以接济运河用水。
除太湖流域是北宋的主要产粮区外,四川和两湖的农业生产,也占有一定地位。如何调运这些地区的税粮入京,也是北宋统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绕道扬、汴,路程太远;从襄樊陆运,效果太差。经过酝酿,北宋统治者决定穿凿第二条江淮运河。按照计划,这条水道西起江陵,凿渠向东,经潜江境与汉水会合。下一段是利用汉水及其支流白河两条自然水道。白河与淮水支流澧〔li礼〕水很近,如果在这两水间再凿一条运河,江船便可循淮水另一支流蔡河直达汴京城下了。这一工程只完成了一部分,即江陵——汉水之间的渠道凿通了,使江、汉之间的水运“大为利便”。但白、澧之间因为地势稍高,经过两次施工,只能做到通水,而不能通船,功亏一篑。今天,人们掌握了建造高坝技术,可以将白河的水位提得很高,这里便不再成为通水通航的障碍了。计划中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其中有一段就取道于此。
——————
注释:
①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经四渠调入汴京的粮食共550万石,其中400万石取道汴河,约占72%。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调入汴京粮食共676万石,其中575万石取道汴河,约占82%。汴河南接扬楚运河,粮食多从南方转运而来。
②原文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此处转引自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中国水利史稿》中册,218—2119页,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