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会通河的治理
起初,会通河的范围较小,仅指临清——须城(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来,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都称会通河。会通河是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河南原阳西北)决口,洪水挟泥沙滚滚北上,会通河1/3的河段被毁。大运河中断,从运河漕粮北上被阻。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定北平为北京,准备将都城北迁。永乐帝鉴于海运安全没有保证,为解决迁都后的北京用粮问题,决定重开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他命工部尚书宋礼负责施工,征发山东、徐州、应天(南京)、镇江等地30万民夫服役。主要工程为改进分水枢纽、疏浚运道、整顿坝闸、增建水柜等。其中有些工程在当年即告完成。
改进分水枢纽。元朝的济州河,以汶、泗为水源,先将两水引到任城,然后进行南北分流。由于任城不是济州河的最高点,真正的最高点在其北面的南旺,因此,任城分水,南流偏多,北流偏少。结果,济州河的北段,河道浅涩,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分水枢纽选址失当,是元朝南北大运河没有发挥更大作用的主要原因。宋礼这次治运河,对它作了初步改进。他除维持原来的分水工程外,又采纳熟悉当地地形的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筑了一条新坝,将汶水余水拦引到南旺,注入济州河。济州河北段随着水量的增多,通航能力也就大幅度地提高了。
几十年后,人们对这一分水工程又作了比较彻底的改进,即完全放弃元朝的分水设施,将较为丰富的汶水,全部引到南旺分流,并在这里的河床上建南北两坝闸,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水量。大体上说为三七开,南流三分,南会泗水,北流七分,注入御河。人们戏称:“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疏浚河道。可分两个部分。一是将被黄河洪水冲毁的一段运道,改地重新开凿出来。旧道由安山湖西面北注卫河,新道改从安山湖东面北注卫河。改道到湖东,黄河泛滥时,有湖泊容纳洪水,可以提高这段水道的安全程度。又因为这里的地势西高东低,运道建于湖东,便于引湖水补充运河水量。二是展宽浚深会通河的其他河道。一般说,要将它挖深到13尺,拓宽到32尺。这样,即便是载重量稍大的粮船,也可顺利通过。
整顿坝闸。南旺湖北至临清300里,地降90尺。南至镇口(徐州对岸)290里,地降116尺。会通河南北的比降都很大。为了克服河道比降过大给航运造成的困难,元朝曾在河道上建成31座坝闸。这次明朝除修复元朝的旧坝闸外,又建成七座新坝闸,使坝闸的配置更为完善,进一步改进了通航条件。由于会通河上坝闸林立,因此,明人又称这段运粮河为“闸漕”。
除上述工程外,为了更好地调剂会通河的水量,宋礼等人“又于汶上、东平、济宁、沛县并湖地”,设置了新的水柜。
经过明朝初年的大力治理,会通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漕船载粮的限额,每船由元朝的150料①,提高到明朝的400料②;年平均运粮至京的数量,由以前的几十万石,猛增到几百万石。明初成功地重开会通河,加强了永乐帝迁都北京的决心,并宣布停止取道海上运输南粮。
——————
注释:
①上述数据录自《明史·河渠书》。关于会通河的南北落差,据近代测量,济宁旧船闸底高微山湖南端的蔺家坝底不到二米,高临清旧闸底不到八米。新数据似乎还须重新核实。这样长的河道,如果落差仅有几米,历史上就没有必要建立这么多的坝闸了。
②料为古代计量单位。或以一石粮食为一料;或以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