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唐、宋的河网化和圩田化
由于太湖流域的农业也需人工灌溉,特别是占流域面积22%的山地和丘陵区的农业,因此,隋唐两宋时期,修建陂塘等蓄水工程,仍然是这里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唐朝为例,据《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志》等书的记载,扩建旧的、创造新的大型蓄水设施,就多达十几处。其中最重要的有绛岩塘、钱塘湖等。绛岩塘由三国时期吴国兴建的赤山湖扩展而成,唐朝时可溉农田10000顷,是太湖周围溉田最多的蓄水工程。钱塘湖即“山水甲天下”的西子湖,由唐穆宗时(公元821—824年)白居易主持兴建,以江南河为灌溉干渠,灌溉钱塘(今杭州市)、盐官(今海宁县)一带农田4000多顷①。
在太湖流域修建以排洪为主要目的的塘、渎、泾、浦,更受到隋唐两宋时期人们的重视。太湖流域自古以来虽然有许多自然河道可资排洪,如上起太湖下注东海的松江②,上起太湖下注长江的娄江(浏河)等;虽然从隋朝起又因为凿成江南大运河,在客观上这条大运河也成为
排洪的重要干道。但是,由于太湖流域的大部分(62%)地区为平原和洼地,而台风雨的来势又十分骤猛,洪水仍然无法及时排出,洪涝之害大大超过旱灾。这就有必要修建更多的以排洪为主的工程。更何况这些工程还有灌溉、航运之利。
隋唐两宋时期,在太湖流域修建的、对排洪有重要意义的水道,数量很大。其中大型的除隋朝的江南大运河外,有唐朝的元和塘、孟渎、泰伯渎、汉塘和宋朝的至和塘等。元和塘又名常熟塘,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穿凿,南起今苏州市,北抵常熟县,长90里。下接白茆〔mao毛〕河以通长江。孟渎又名孟河,位于今常州市西北境,沟通江南河和长江,长40里。泰伯渎在今无锡市东南,下注阳澄湖,长约80里。孟渎和泰伯渎都在唐元和八年前后,在刺史孟简主持下,由故道疏凿而成。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还修复了古老的汉塘。汉塘西起今浙江嘉兴市,东到杭州湾。至和塘又名昆山塘,凿于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上起今江苏苏州市,下至昆山注入长江,主要由自然河道娄江改造而成。娄江在宋元时期是太湖下游第二大河,仅次于吴淞江。
除上述这些主要水道外,隋唐两宋时期还以这些主要水道为骨干,建成为数众多的泾浦,使太湖流域水道密如蛛网。据宋朝著名的水利专家单锷的记载,地处太湖上游的宜兴等地,即有“百渎之利”,其中宜兴为74渎,武进为26渎。太湖下游的塘浦更多,宋朝另一水利名家郏亶〔jiadan夹胆〕说,苏州境内的塘浦多达265条。唐宋时期,这一带的河网化已经发展到了“五里一纵浦,七里一横塘”的地步。
与河网化水利建设同步,在农田建设方面,又逐步走向圩田化,人们纷纷将纵浦横塘之间的方块土地,建成圩田。由于这里地势低平,许多地方是:水涨,成沼泽;水退,为农田。圩田化就是把这些土地改造成为基本上旱涝保收的良田。圩田化建设的最主要工程,是:在濒临塘浦的圩田四周,筑造坚固的堤防。堤的高矮宽窄,视圩的大小、地势和周围水情而定,一般高五尺到二丈,宽数丈。堤上有路,以利通行;堤外植柳,以护堤脚。圩周有闸门,以便旱时开闸,引堤外塘浦之水灌田,涝时闭闸,防外水内侵。圩内穿凿纵横排水渠道,形如棋盘;涝则排田水入渠,旱则戽〔hu户〕渠水灌田。圩内地势最低处,则改造成为池塘以集水。一圩方数里到数十里不等。圩田虽不能抗御大旱大涝,但对一般水旱有自卫能力,其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田。它是水乡人民伟大的创造。南宋时太湖流域圩田分布已经很广,在平江境内,即今苏州、吴江、常熟、嘉定等县市,便有1500多圩(图7)。
河网化和圩田化建设,促进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反映了从南宋起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南宋“天下”的粮食主要供应地。
——————
注释:
①唐朝钱塘湖的溉田面积,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为4000多顷,另一说为1000多顷,两者差别很大。
②松江即吴淞江,古人认为它是太湖之水排入大海的尾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