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三节 唐朝关中灌区的扩展

第三节 唐朝关中灌区的扩展  

从东汉末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政局动荡不安,关中农田水利,或无暇维修,或遭战争破坏,总的说处于衰敝状态。其中因为曹魏和西魏的经营,只有成国渠继续得到发展。

关中是曹魏对蜀战争的基地,在这里驻有重兵,它从军粮和漕运的需要出发,对成国渠进行了两次扩建。第一次在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臻首先将成国渠由郿县向西伸展到宝鸡,伸长渠道100多里。这一段新渠以渭水上游主要支流汧水(千水)为水源。第二次在魏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在司马懿主持下,又将成国渠向东伸展100多里,到泾水入渭附近。西魏立国关中,帝祚虽然很短,只有22年(公元535—556年),但为了保证必要的粮食生产,在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在武功西面筑六门堰,汇集渭河以北一些小水,以补充成国渠的水量。经过两魏时期的施工,成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仍未超过郑白渠①,但它已成为关中最长的灌渠了。

到隋唐,特别是唐朝,经济、政治力量空前强大,政局稳定的时间也较长,为关中水利的复兴和扩建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唐都长安人口急剧增加,大大超过了汉都长安,唐长安的缺粮问题也比汉朝严重。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位期间,因为京师缺粮,都不止一次地带着大批官吏、军队,就食东都洛阳。因此,对唐政府来说,迫切地期望增加关中粮食的产量。在唐政府的推动下,唐时的关中与西汉一样,形成了又一次修建水利的高潮。

经两魏时期的努力,已有一定基础的成国渠,仍是唐朝施工的重点工程之一,一再进行治理。比较重要的有: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征调九州夫匠,修治成国渠的渠道;武则天圣历年间(公元698—700年),引武安水以增加成国渠的水源;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和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两次大修六门堰,增引韦川、莫谷、香谷等水,进一步丰富了成国渠的水量。成国渠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改造,可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农田20000余顷,溉田面积大大超过了郑白渠。唐后期,成国渠更名为渭白渠。

郑国渠和白渠都是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最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郑国渠由于工程上存在一些问题,其下游在汉朝时,大多已经报废。后来,它的上游除一部分与白渠联网外,也陆续湮塞。唐朝的郑白渠,实际上是以白渠为主的渠系。郑白渠当时形成三大支流,最北面的为太白渠;由太白渠引出,在太白渠南面的一支叫中白渠;由中白渠引出,最南面的一支叫南白渠。唐以后郑白渠往往又称三白渠。郑白渠溉云阳(治所在今泾阳县北)、三原、下邽〔gui龟〕(治所在今渭南县北)、高陵、栎阳、泾阳等县农田(图8)。

郑白渠也是关中平原上重要的灌渠,对它的维修和治理,唐朝也非常重视。与对成国渠一样,在这里也设有专门的水利机构,进行管理。在工程上,建成很坚固的名为将军翣〔sha霎〕引水坝,它的长宽各100步(每步五尺),用块石砌筑,块石间铸铁锭连接。还曾一再整理渠道,以保证流水畅通。但是仍因泾水含沙太多,特别是权贵们在渠上肆意建造水碓、水磨等,造成渠水大量流失,因此,虽然维修较勤,郑白渠的溉田面积仍然逐步缩小,由10000多顷下降到几千顷。

水碓、水磨是利用水力碾米、磨麦的设施,达官贵人既可用它加工自己的粮食,又可向外出租,竞相修建,严重影响溉田。为此,管理渠道的官吏不得不一再下令制止,但很少见效。最后皇帝只好亲自出面干预,如唐代宗,他不仅下诏拆除,还劝说其女昇平公主和驸马都尉郭暧(郭子仪之子)率先执行,在达官贵人中起带头作用。据《旧唐书·郭暧传》载,“由是,势门碾硙八十余所,皆毁之”。但不久,他们又纷纷修建。


图8 关中汉唐古渠示意图

除上述引渭、引泾等灌渠外,唐朝关中修建的较为重要的农田水利,在黄河、洛水之间,先则有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自龙门引黄河水灌韩城一带农田6000余顷。继而到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知府姜师度,又引洛水、黄河水灌朝邑县(今大荔东南)稻田2000余顷。在长安西面,还建有贺兰渠,引沣水(一作丰水或酆水)灌渭南农田10000余顷。此外,隋唐时在渭南还有广通渠,兼有漕运和灌溉之利。

——————

注释:

①郑白渠是郑国渠和白渠的合称。因为两渠都以泾水为水源,由同一取水口取水,渠道的联系也很密切,后来人们遂合称之为郑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