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三节 情趣各异的求爱方式

(10)景颇族的以物代信

景颇尽管没有文字,但青年们除了“干脱总”即串姑娘外,还以物代信来表达他们的恋情(图5)。当小伙子爱上了某个姑娘,他就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等物。再用线细心包扎好,送给日思夜想的意中人。其中的树根表示小伙子思念之情;辣椒和火柴表明他的爱情炽热而坚定;大蒜是请求姑娘考虑两人的婚姻;树叶则表示他有满肚子的话要讲。姑娘如将原信奉还,就表示她与小伙心心相印;若在原信上加一块火炭送还,即表明她十分反感,小伙子得知也就不再追求了。有时姑娘还要考虑一段时间,就在退回原信时,外加一种奶浆果,小伙子明白还有希望,就摘两片嫩栗树叶,面对面合在一起,再次送给姑娘,表示他愿与姑娘共同生活。如再加上玉米、谷子和豆类,则表示希望与姑娘建立家庭。这时姑娘如果同意,就加一点烟草将原物退回,如栗树叶被翻过来,背对背合在一起退回,小伙子就知道没指望了。


图5 以物代信

(11)布朗族的花为媒

当布朗小伙爱上一位姑娘时,就采来鲜花送给她。姑娘对小伙有意,当即会把花戴在头上,心领神会的小伙便找机会与她幽会。但有时姑娘并不把花戴上,遇到这种情景,小伙子也不灰心,却采来更多更美的花一次次送给姑娘。姑娘在小伙的热烈追求下,或最终将花戴上,或给予其他拒绝的暗示。漂亮的姑娘常会收到几个小伙子的鲜花,有时还是同一种花,聪明的姑娘就将花放在挎包中,设法与意中人相遇,在他面前把花戴上,又立即取下来。此举既表明了姑娘的心意,又免去了许多误会。

(12)傣族的凤凰情书

傣族的恋爱方式风趣而多彩。无论在幽静凉爽的竹楼凉台上,还是在篝火映照下的纺车旁;在热闹嬉戏的丢包场,抑或赶摆(赶集)的鸡摊上,都是青年们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所。感情细腻的傣家人,无论是“串卜少”(即串姑娘)还是求爱,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农闲季节,夕阳西下,青年人的心情就不宁静了。姑娘们相约去纺线房摇起纺车,小伙子们披着毛毯,弹着琴弦,徘徊于纺线房周围,向被爱慕者唱起赞美之歌,弹出歌颂之曲,夸奖姑娘线纺得好,容貌长得美。并进而用歌声问道:“姑娘啊,你叫什么名字?父母是谁,有没有蜜蜂飞进你的花蕊?你这朵沾巴花是否被人采了?你的窗檐下是不是有了人影。”如果姑娘的心灵被小伙子的情意触动,就会回答:“小伙子呀!小伙子!沾巴花还没有人来采,露水还没有沾过初开的花蕊,窗檐下还是静悄悄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歌,姑娘把小伙子接进室内,以茶水、瓜果款待。小伙子就轻轻坐在姑娘的身旁,将半边毯子披在姑娘身上,依偎在一起,情意绵绵。经过许多次相聚,感情发展到求爱阶段。互相传递情书也是傣族青年表达恋情最常用的方式。

傣族情书有六种形式,其中以凤凰情书最为别致。当小伙爱上一位姑娘,就在一张纸的中央画上一只美丽的凤,围绕着它写上倾慕的情诗,并设法交给姑娘。如姑娘也倾心于小伙子,就在纸上加画上一只口含花儿的凰,交还男方。就在凤求凰的诗情画意中,双方委婉地将恋情传达了。

(13)基诺族的恋爱三部曲

如果你有幸去基诺山,你很快会发现基诺族男女的耳垂上,有的戴耳珰③,有的插鲜花。原来无论男女,基诺人从小就穿耳孔,有无耳孔是判别一个人美与丑、勤与懒的标志。耳孔内插鲜花是基诺人爱美的表现,对年轻人来说则是恋爱的象征。

当一对男女心心相印时,姑娘就会将两朵用红线扎好的鲜花悄悄送给小伙子,或亲手插入小伙子的耳珰内。用插花表达爱恋之情,是基诺族恋人美好感情的流露。经过双方私下频频幽会的初恋——“巴漂”阶段,恋爱由秘密转为公开。钟情的恋人白天结伴劳动;晚上,在青年社交的场所——公房中,窃窃私语,相互偎依。最能表达姑娘心意的是亲手端着梨木烟调成的墨汁,请小伙子漆齿。小伙会回赠姑娘一块肉,是小伙的母亲专为姑娘准备的珍贵礼物。通过公开的社交活动,爱情得到考验和升华,一对热恋的青年,顺理成章地从“巴宝”——公开恋爱阶段转入“巴里”即同居阶段。追求同居,小伙子主动,但决定权在姑娘。当小伙子委婉地提出请求后,姑娘往往会予以示意,并找机会发出邀请信号,请小伙子随她回家。同居初期,天破晓前,小伙子必须悄然离去。如感情逐渐淡薄,就可中止同居关系;如感情日益加深,并决定终生相伴时,小伙子天亮前就不再离去,而是采取一个反客为主的决定性行动:为女家背水,扫地,烧热水请姑娘父母洗脸。借此向世人宣布,他要与这位姑娘结为夫妻了。

注释:

①一种音调高昂飞扬的山歌,歌声可以传得很远。

②一种圆圈舞,因最早围着火塘跳而得名。

③类似耳环。以木、竹或银制成,柱形中空,插在耳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