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七节 清代雕版印刷的衰落

总之,仅就清代私家所刻的丛书而言,约有2000种之多,大多精校精刻,可谓美不胜收。因而这些刻书家,对中国古典文献的保存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工作,可以说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私家刻本中,有许多著述都是由名书法家精写上版,由著名刻工雕刻,写刻工整,校勘精审,印刷极为精致。像康熙时的名书法家林吉写的散文家汪琬(人称尧峰先生)著的《尧峰文钞》,陈廷敬著的《午亭文编》,诗人王士禛(号渔洋山人)著的《古夫于亭稿》、《渔洋山人精华录》被誉为“林氏四写”,是比较著名的精刻本。

直到清末,私家刻书仍然盛行不衰。其原因,除了政治上许多读书人怕罹难而隐身于书斋,和当时社会上大力劝人刻书也有关系。有位刻书家张海鹏就常对人说:“藏书不如读书,读书不如刻书;读书只以为己,刻书可以泽人;上以寿作者之精神,下以惠后来之修学,其道更广。”(见《藏书纪事诗》卷六)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劝人刻书,他说:“今人各自问德业学问无以逾人,莫若刻古人之书籍,如吴之黄(吴县黄丕烈),歙之鲍(歙县鲍廷博),南海之伍(伍崇曜),金山之钱(钱熙祚),其姓名于五百年内必不至湮没无闻。”况且刻书可以“传先哲的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之先务,积善之雅谈也”(见《书目答问》)。近代藏书家叶德辉也劝说人们:“积金不如积书,积书不如积阴德,是固然矣。今有一事,积书与积阴德皆兼之,而又与积金无异,则刻书是也。”并举了后蜀毋昭裔和明末汲古阁毛晋的例子,说他们“因刻书或子孙食其禄,或乱世保其身,或数百年版本流传,令人景仰”(见《书林清话》)。在他看来,刻书于名、于利、于子孙都好,可谓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所以终清一代,私家刻书蔚然成风。

清代官私刻书多是供应官僚地主士大夫阶层,而供应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通俗读物则仍然有赖于民间书坊。

清代书坊非常普遍。北京有书坊100多家,多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厂。琉璃厂的书坊最兴旺,它是自清代中叶迅速发展起来的,有人统计自清中叶到民国初年,琉璃厂有书坊62家,共出版246种书籍。有一时期同时开业的书坊竟超过300家,这些书坊有的以贩卖为主,有的兼刻印和发行。他们除印卖供应入京会试举人一般经史用书、八股文试卷外,主要是刻印小说、民歌、俗曲、谜语、字典、医书、鼓词和初级满文课本等民间日常所需的通俗读物。有些书坊则专门刻印某一类书籍,如文光堂、英华堂多出版满文书;三槐堂、鸿远堂则多出版满汉两种文字的书籍(图15);尊古斋善于印刷美术、考古著作;邃雅斋则多刻印自己的藏书(今琉璃厂中国书店仍沿用邃雅斋的名号)。这里有许多书是很有价值的罕见本、精刻本或者名人手稿,因此许多有名的学者常来访书求书,甚至为了方便,就近租赁房屋居住,如前面提到的黄丕烈、王士禛和考据学家孙星衍(公元1753—1818年)等人,都在琉璃厂附近居住过。琉璃厂在经历了200多年变迁之后,今天已发展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街市了。这里沿街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引人遐想,各店号内陈列的古籍新书、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琳琅满目,中外学人徘徊其间,流连忘返。隆福寺的书坊以刘英烈(字魁武)的聚珍堂最有名,它除擅长活字印刷外,也从事版刻。刻印的多是儒家经典,封面题“京都隆福寺街路南,聚珍堂书坊梓行”双行牌记,版心下刻“聚珍堂藏版”。所刻之书,底本多经慎重遴选,又详加校勘,字画清晰,纸墨刻工都属坊本之上品。


图15 清代鸿远堂刻本《满汉字书经》

苏州有书坊50多家,出版经史、医书和大量小说戏曲,而刻书最多的是创始于明朝的席家扫叶山房。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刻印史书最多,当时的主人是席世臣(字邻哉),他每次得到善本书,都要亲自校对,立即刻印,因而很为藏书家所称许。他刻印的史书有班固等人编修的东汉纪传体史书《东观汉记》(因书修于洛阳南宫东观,故名),宋朝钱俨著的专记五代时期吴越国史事的编年体杂史《吴越备史》,南宋王称著的北宋纪传体史书《东都事略》,还有《贞观政要》、《五代外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南宋书》、《元史类编》等。后来刻书范围扩大,于经史子集外,又刻印笔记小说和村塾所用的启蒙读物多达几百种。稍后又在上海、松江、汉口等地设立了分号,业务十分发达,成为清代经营最久影响最大的书坊。

此外,广东的广州和佛山镇也有不少书坊,刻印了许多小说和日用医书。至于此时的杭州、徽州、南京的书坊已远不如明朝兴盛了。建阳麻沙镇书坊,自宋至明历经数百年不衰,但是在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遭遇了一场大火,使这里的老书坊连同旧有书版全部化为灰烬,自此以后,就一蹶不振了。

清代书坊,各省都有,刻书最多,发行面广,对发展文化普及教育是有功绩的。

在清朝雕版印刷史上,还出现过蜡版印刷和面版印刷。在道光(公元1821—1850年)初年,广东省衙门曾用蜡版印刷方法每天印行辕门钞,也就是省政府公报,这是自北宋以后再次使用这种质量不高的印刷方法。到了清代末年,梁启超等人为宣传维新变法还采用过用白面制版刻字印刷的方法,印过一些宣传品。这两种印刷法,由于印刷效果不佳,自然难以久行,它成了雕版印刷史中的小插曲。

清代的版画艺术,在清朝前期并不逊于明代,有些作品颇可称道。像清初画家萧云从(公元1596—1673年),善画山水,兼工人物,诗文写得也不错。他绘的屈原的《离骚》插图《离骚图》,构思深沉,寓意感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衣服线条流动有力;他的另一套佳作是《太平山水图画》(图16),绘的是安徽太平山水43景,并附有诗篇和散文,诗全用古人句,画皆临古人法,可谓集唐宋元明山水画之大成,全部山水景色,刻印绝精,极为艺林所重视。这两套作品皆由当时精于木刻的良匠刘荣、汤义、汤尚等人刻成。前者刻于1645年,后者刊于1648年。另外康熙时著名宫廷画师焦秉贞,擅长画人物,亦工山水、花卉、楼台,他吸取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宗教画中的透视明暗画法,所绘山水、人物、楼台,自远而近,自大而小,不爽毫发,深受康熙帝喜爱。他根据宋代同名绘画重绘的《御制耕织图》46幅,每幅画的右上方有宋画中原有的题诗,天头上有康熙的题诗,如在一幅描绘插秧场面的《插秧》图上,宋画中原有的题诗是:

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

溪南与溪北,笑歌插新秧。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

我教插秧马,代劳民莫忘。


图16 清代萧云从绘、刘荣等人刻的《太平山水图画》,刻印于公元1648年

康熙的题诗是:

千畦水泽正弥弥,竞插新秧恐后③时。

亚攘④同心欣力作,月明归去莫嫌迟。

还有一宫廷画师王原祁,也擅长画山水,用笔沉着刚劲,笔端如“金刚杵”,设色长于浅绛,重彩作品,青绿朱赭,相映生辉,甚得艺林称赞。他和冷梅等人绘的庆贺康熙60大寿的《万寿盛典图》148幅,如果连成卷轴,可达166尺。这两套作品都先后由当时最杰出的木刻匠师朱圭刻成,是殿本中的精丽之作。前者刻于1712年,后者刻印于1713年。1714年,康熙时吴熔画的《白岳凝烟》(图17)(白岳在今安徽休宁县)40幅,是由刻工刘功臣刻成,镌法严峻雅洁,堪称清初“徽派”版画的上乘。还有乾隆时于1745年刻印的《圆明园四十景诗图》,绘出了北京西北郊避暑御园内40处景色的秀丽风光;1765年刻印的乾隆《南巡盛典图》,记录了乾隆在公元1751—1765年之间四次巡幸南方的盛况,把沿途几千里最美丽的景色刻画了下来,极为精美。


图17 清代徽派版画《白岳凝烟》,刻印于公元1714年

至于套版印刷,在清代前期也有相当成就,如康熙年间内府刻本《御选唐宋文醇》,是用朱、墨、绿三色套印的;传奇剧本《劝善金科》是用五色套印的,色调雅丽,均是殿本套印书中的佳作。道光年间涿州卢坤刻的《杜工部集》是用六色套印的,即正文用墨色,各家评语分别用紫、蓝、朱、绿、黄五色。这些作品色彩艳丽,配上洁白的纸张,读之令人悦目怡神。

民间套印书,最负盛名的要算多色饾版套印版画集《芥子园画传》了(通称《芥子园画谱》)。“芥子园”是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号笠翁,约公元1611—1680年)晚年定居南京的别墅名,画传就是在这里刻成的,因居地小如芥子,故名芥子园。该书共分四集:初集为山水谱,是1679年套版精刻出版;二集为梅兰竹菊谱;三集为草虫、花鸟谱,都是1701年出版的。此三集均为五色套印本,极为美观。一般认为这三集是李渔的女婿沈心友请当时名画家王概及其弟王蓍〔shi师〕、王臬〔nie聂〕绘编而成,其间也有其他画家参加。每集首列学画浅说,画法歌诀,如“画螳螂诀”:

螳螂虽小物,画此宜威严。

状其攫物时,望之如虎焉。

双眸势欲吞,情形极贪馋。

所以杀伐声,形诸琴瑟间。

其次为摹诸家画起手式,并附简要说明。最后为摹仿名家画谱。后来又有了第四集,是人物画谱,这是书商凑辑的,1818年出版。这部画谱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基本技法,由浅入深,浅显明了,是初学绘画的入门之书,因此一出版,立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迅速风行全国,其印行数量打破了一般图书的出版纪录。各书商见有利可图,纷纷争相翻印,版本达十几种之多,不过多已失去原本的精美和神韵。此书还译成多种文字流行国外,成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然而流传到今天的初印原本已很难见到了。

道光以后,由于国势日衰,民生凋敝,无论版画艺术和套版印刷都逐渐衰落了,戏曲小说中虽然也附有不少插图,但刻工拙劣粗率,值得称道的佳作甚少。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平版石印和凸版铅印以及其他新技术、新设备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和雕版插图技艺。这样,我国人民发明的历史悠久的雕版印刷,在经历了1300多年之后,完成了它的伟大历史使命,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的伟大历史功绩,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注释:

①《周礼正义》:《周礼》是记述先秦政治制度的书。汉代经学者为《周礼》作了注解,如郑玄的《周礼注》,就是综合诸家旧注而成。唐代经学者又为汉代人的经注作了注释,称作“疏”,又称“正义”,如贾公彦的《周礼注疏》。清代经学者又为《周礼》另作新疏。《周礼正义》就是博采宋元明清诸家之说,对“周礼之学”作出的最后一次总结。

②“九通”: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加上《清续文献通考》,谓之“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