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奢华的随葬、残酷的杀殉
由于我国几千年来历代统治者盛行“厚葬”,因而大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作为随葬品被埋进了坟墓中。这些随葬品包括礼仪性质的礼器、明器和各种日常用品、艺术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尤其是帝王陵墓中的随葬品最为珍贵和丰富。经过历代的破坏和盗掘,这些随葬品多已散失或被破坏,仅存的一小部分,大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商王墓中的随葬品以青铜器最为突出,其形体之大,制作之精,为后代所不及。其中的司母戊鼎是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两周时期诸侯王墓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器为主,包括酒器、饮食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成套配备,品类齐全。其中鼎和簋[gui鬼]最为重要,其数量、组合是当时贵族身份的标志。战国时期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比重显著增加。汉代厚葬之风空前严重,墓内随葬品种类、数量剧增。其中青铜器减少,并已失去“礼器”性质,改以珠玉珍宝和生前各种实用器物为主。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玉衣入葬,玉衣按地位高低有金镂、银镂、铜镂之分,皇帝用金镂。
我国丝织业发达很早,古代号称丝国,随葬品中丝织品数量甚多,可惜因难以保存,所以留传下来的不多。考古发掘中,商周时期即有丝麻织品出土,湖北江陵战国墓出土的丝织品已有许多种类。汉代墓葬出土的丝织品品种更为齐全,有平纹组织的绢、纱,单色起花的绮、罗,彩色起花的锦,以及刺绣、印绘等。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不足50克,充分反映了当时纺织技术的高度水平。明代定陵出土了大量丝织物,包括大量的织锦,是研究纺织史的珍贵实物。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瓷器产量之大、工艺之精在世界上均居于首位。历代陵墓随葬品中瓷器数量巨大。从商代的原始瓷、两晋南北朝的青瓷、唐代的三彩,直到宋元明清的各种精美瓷器,在陵墓中都有出土,充分反映了我国陶瓷工艺源远流长,技艺高超。
历代许多陵墓中还随葬有金、银、玉、石、竹、木、纸等质地的简册、文书等。五代时温韬盗掘唐代帝陵时,看到太宗昭陵墓内“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举世闻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的《兰亭序》真迹也随葬在墓内。可惜这些宝贵文献都已毁失不存。明代定陵出土的皇冠,全部用纤细的金丝编织而成,是一件极为出色的工艺品。清代慈禧皇后随葬各种稀世珍宝,但惨遭盗掘,已大部散失。
除了随葬大量物品外,帝王陵墓还用活人殉葬和祭祀,称为“人殉”和“人祭”。这种残酷的杀殉制度开始于商代。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商代晚期帝王墓中杀殉的人仅一个陵墓就多达160多人。杀殉的人中有墓主人的侍从、卫兵、各种勤杂人员,以及其他奴隶。
西周前期杀人殉葬很普遍,西周中期以后杀殉逐渐减少,但直到战国初期的一些贵族大墓中仍然大量存在。战国中期以后,这种残酷的杀殉遭到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替代人殉随葬。秦国在献公时废除了人殉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绝迹。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即曾下令杀后宫无子女者及诸公子殉葬。人殉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到汉代已经终止,但直到封建社会晚期,其残迹仍然可在一些帝王贵族的大墓中反映出来。如明代英宗以前,妃嫔大都殉葬从死,据记载,明太祖孝陵殉葬的妃嫔竟多达40余人。
殉葬中除用人殉外,还使用牲畜,其中以马和狗最多。大多埋在陵墓附近,另设坑穴。这种制度自西周以后,几乎成为定制,战国时代更为流行。每个陵墓附近都有车马坑,其规模依墓主身份而定。临淄齐故城内齐公墓殉马估计全部可达600匹。浚县卫侯墓的车马坑中最大的一个埋车12辆、马72匹。西汉前期车和马都埋在墓室或墓道内,不再单设车马坑,数量也大为减少。西汉晚期以后,不再用真车、真马殉葬,一般改用木制或陶制的车马模型来替代。据文献记载:汉代帝陵中还将供游乐的禽、兽殉葬。薄太后陪葬坑中即曾出土犀牛和大熊猫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