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三章 商代王陵

第三章 商代王陵

商汤立国至盘庚,其间共历10世19王,这些帝王陵墓史无记>载,至今也没有发现。据《史记》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再未迁都”,其间共经8世12王。殷地后世称为殷墟,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南岸是宫殿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北岸是王陵区,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陵区位于武官村和侯家庄以北的西北冈(图1)。这里地势稍高,隔河与小屯宫殿区相望,范围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现已发现大墓13座,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五座、西区八座。1934年至1935年及1950年以后共发掘了12座,其中一座是营造以后并未使用的空墓。由于文献不足尚不能考证其各自的墓主。这些大墓中仅有几座的墓道之间有互相打破现象,但绝无墓室相互打破者。可见这些大墓事先是按一定布局排列的。在陵墓区域内,发现有少数中型墓和大量小型墓,应属于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东区还有大量的祭祀葬坑。


图1 安阳西北岗商代大墓及祭祀坑平面图(采自《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

这些墓都属土坑竖穴墓,带有墓道,按照平面形状可分为:亚字形、中字型和甲字形三种。亚字型大墓发现八座,每座墓室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南墓道最长,墓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南北各有一条墓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共发现三座。甲字形大墓仅发现一座,南边有一条墓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传说司母戊鼎就出于此墓。墓道有斜坡状和台阶状二种,长11—60米。墓室和墓道的面积大部分为400—800平方米,深多在10米以上。其中规模最大的为M1217(即1217号墓),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墓室平面作亚字形,总面积达1803.54平方米,其规模为同期普通墓葬的千余倍。

墓室中放置棺椁葬具。椁室平面作方形或亚字形。M1001的椁室平面呈亚字形,高约三米。底部铺设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宽约0.4米,长2.6—3.9米,最长达六米,外面雕刻有花纹图案。武官村大墓椁室平面作长方形,四壁用九层原木交叠筑成“井”字形,底及顶也用原木铺盖,椁顶上铺土一层,再盖一层雕花涂朱的木板,椁内置棺。

商王陵地面上没有封土坟丘。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墓主是武丁的配偶。墓口上面有房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大小与墓口接近,面上排列有较规整的柱穴。推断它应是当时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寝殿类建筑,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同类建筑。

商王陵经多次盗掘,随葬器物几乎被盗尽,仅墓道和殉葬坑内残存少量器物或残片。其中不少精品已流落海外各地。随葬品包括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质地的生活用具和各种装饰品。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几乎包括了死者生前享用的所有贵重物品。其中许多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如M1104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分别高60.9和73.3厘米,重60.4和110.4公斤,堪称王室重器。司母戊鼎是已发现的商代最重的青铜器,重约700公斤。妇好墓未被盗掘,出土随葬的青铜器460余件,玉器近750件,骨角器560余件,许多器物制作精湛,造型优美,令人惊叹。可以想象规格远比妇好墓高的王陵,随葬品自当更多、更精。

商代后期,使用人殉和人牲的现象相当普遍。人牲是把人当作牲畜杀死后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人为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从死殉葬的人,其中有陪臣、媵妾、侍卫、亲信和仆役。商代除了建筑奠基及一些祭祀仪式使用人牲外,王陵中使用的人殉和人牲不但数量多,处置形式也最为残酷。这些人牲人殉分别埋葬在墓底、椁室外的夯土台(二层台)及墓道和填土中。M1001墓底、椁室周围共殉人23人,另外东、南墓道及东耳室有无头躯体61具,皆分组排列,四条墓道中还有人头骨73个,也分组排列。这些无头躯体和人头骨当是为墓主举行葬礼时被杀的人牲。墓东侧有陪葬坑31个,其中22个坑共埋殉68人。最大的陪葬坑内有棺椁葬具,二层台上也有殉葬人,可见当时等级之森严。总计M1001内的人殉和人牲达160多人。

殷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在王陵区东部,面积约数万平方米,已发现1400多座祭祀葬坑。坑与坑之间排列有序,可分为若干组,每组少则一坑,多则数十坑。坑多数为南北向,少量为东西向,坑内埋人不仅有成年男女,还有儿童。大多数死者被砍去头颅,有的再断肢、断腰或肢解后扔于坑中。少数女性和少年儿童作捆绑状态,似是活埋的。其中1976年发掘的200多个祭祀坑的人牲总数达1330人,可以想见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多么地野蛮残酷。

商代方国国君的陵墓已发现的有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墓地一号墓。

苏埠屯墓地在村东的岭阜上,高出附近地面约五米,已发掘商代墓葬10座。墓圹形制类似殷墟王陵,为长方形竖穴,有的有墓道。墓道有一条、二条和四条三种。其中一号墓是一座带有四条墓道的平面亚字形大墓。墓口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7米,深8.25米。南墓道呈斜坡状,长26.1米,宽约三米,其他三条墓道作阶梯状。墓室壁面整治光平,中部放置亚字形木椁,墓底有腰坑和奠基坑各一个。木椁由厚约13厘米的木板构成,长宽均为4.55米,高2米。椁下面铺一层木炭,厚四一五厘米。墓内有人殉、人牲48个。腰坑、奠基坑内各埋殉一人。东西二层台殉人七具,各有木棺,生前身份应属婢妾、侍卫之类。墓道有人牲39人,分三层叠置,其中全躯14具,头颅25个,全是儿童。他们是被杀害后献祭的,其身份似为俘虏或奴隶的子女。墓曾被盗,尚残存铜、陶、石、玉器多件。其中有二件大型铜钺饰镂空人面形纹饰,一件上有“亚醜”族氏铭文。

该墓形制、规模及殉葬人数与安阳西北冈的殷代王陵相近。墓的年代大致相当于殷墟晚期。据《左传·昭公二十年》和《汉书·地理志》记载,商末周初这一带为薄姑氏所居,推测该墓应是薄姑氏君主的陵墓。历史上这里曾出土过一批有“亚醜”铭文的铜器,推测薄姑氏君主的陵墓原来当不止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