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印度
古印度称“身毒”或“天竺”。其医术主要由僧侣和巫师掌握,所以中印医学交流,自我国引入佛教开始。东汉明帝曾遣使者赴天竺国,得佛经及释伽像而归,自此中国始有佛教。东晋时,我国高僧法显又去天竺,带回许多佛书,于是印度医学夹杂在佛书中,传入我国。
古印度有“四大”学说,认为宇宙是由地、水、风、火四大要素构成。这一哲学观念解释人身,则认为人身是由气、粘液、胆汁、血液组成,将这四种物质称之为人身“四大”。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这四种原质的失调,每一“大”有101种病,“四大”共404种病。印度医学传入我国时,中医已有五行学说为指导,而且已有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有的学者也认为“中国药物和诊病方法远胜天竺”,所以在理论方面对中医的影响是有限的。如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原86首,经陶弘景合并、增补后整理成《肘后百一方》,其意即取自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说。《千金要方》也有类似提法。但在他们讨论疾病的过程中与“四大”理论毫不相干,像陶弘景的增补,不过是凑足101之数而已。
印度医学对中医的渗透,主要是临床治疗方面的特长,所以中国医学对他们的药和方很感兴趣。阿魏、诃黎勒、郁金香、豆蔻、龙脑等药物传入我国,一直用到今天。历史上我国也流传着很多专论印度医方的方书,如《龙树菩萨药方》,《西域婆罗门仙人方》等,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但所幸的是有少量方剂保存在古代汇编的方书中。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眼科很高明,我国唐代王焘所撰的《外台秘要》中记载“脑流青盲眼”,“宜金篦〔bi〕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印度传来的眼科手术,经我国历代眼科医生不断改进,成为今天仍在使用的“金针拨障术”,即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法。宋代皇帝尊道抑佛,佛教在中国的衰落也使印度医学逐渐不被人注意了。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佛教和印度医学传入西藏较早,故对我国藏族医学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