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之外,张飞、鲁肃、周瑜、孙权、赵云、吕布、陈宫、黄忠等人物,也鲜明生动、令人难忘。
《三国演义》描写人物,以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采用粗线条的勾勒、夸张、对比、烘托,抓住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加以渲染。小说第五回的“温酒斩华雄”是一个范例。对于关羽来说,这是他崭露头角的第一次战斗。可是,作者并没有急于去写关羽和华雄的交锋,而是不慌不忙地写华雄的骁勇,写联军的将军如何一个接一个地败在华雄的手下。先是鲍忠“关下搦战”,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接着是华雄夜袭孙坚营寨,追得孙坚落荒而逃。孙坚的赤帻[ze责]落到华雄的手里,部将祖茂被华雄“一刀砍于马下”。华雄乘胜追击,“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作者在这里极写华雄嚣张的气焰,把关羽出场前的气氛写得足足的。鲍信、祖茂之后,俞涉、潘凤又步其后尘。各路诸侯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将华雄的骁勇写足以后,作者方才安排主角关羽出战。然而,作者不直接写关羽和华雄如何交锋,却避实就虚,写曹操敬关羽的一杯酒还没有凉,关羽已经提了华雄的头得胜归来。这就用极简省的笔墨写出了关羽超群绝伦的武艺。华雄已斩而杯酒尚温,关羽斩华雄的神速、轻而易举已在不言之中。曹操敬酒和袁术怒斥关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是识英雄于草莽之中,表现出大政治家的气魄;一个是小肚鸡肠、一副势利眼光,表现出没落贵族的平庸自负。与此同时,联军内部的矛盾也已经初露端倪。这就使读者对后来联军的分崩离析、乃至袁绍的覆灭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小说第三十七回的“刘玄德三顾茅庐”是夸张、对比、烘托手法的又一个成功的例子。诸葛亮是作者胸中得意之人。他的出场,作者特别用心,写得百步九折,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三国之中,蜀汉的建立最为艰难曲折。得孔明以前,刘备东奔西走、寄人篱下,不成其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他没有根据地,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核心。刘备身边人才寥落,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班虎将,但文职如孙乾、糜竺等人,充其量也只是三流人才。这样一个班子,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有远见的策略。在这一阶段,刘备还远没有具备割据称雄的条件。南阳得孔明、赤壁破曹操是刘备集团崛起的转折点。作者正是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诸葛亮的出山,所以他写得那么用心和耐心。作者先在第三十五回,借水镜先生之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虚写诸葛亮的声望。接着,又借单福(即徐庶)之口来呼应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赞誉。单福帮助刘备奇袭樊城,大败曹仁。可是,单福和刘备分手时却说,自己和诸葛亮相比,“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又说“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刘备听了徐庶的话,就去登门拜访。谁知事情远非预想的那么顺利。“一顾茅庐”的结果是领教了崔州平的一番迂腐言论。“二顾茅庐”的结果是见到了诸葛亮的两个朋友。尽管两次拜访都没有结果,可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诸葛亮的声望魅力,已经写得笔酣墨饱。“三顾茅庐”总算没有白跑,可惜诸葛亮午睡未醒。作者以此对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作了最后一次考验。诸葛亮不出则已,一出就成为舞台的主角。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使读者为之屏息凝神。他高卧隆中,足不出户,对天下大势却了如指掌。他恰如其分地估计了敌、我、友三方的实力,分析了未来的形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夺荆州,后取川蜀的战略方针。刘备后来基本上执行了这一战略,赢得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充分证实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后来的历史演义,虽层出不穷,终未能超越《三国演义》所达到的高度。风格雄浑、想象丰富、长于夸饰渲染、善于描写战争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历史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