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爱情婚姻剧
爱情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元杂剧中表现爱情婚姻的剧目极多,除了脍炙人口的《西厢记》之外,《墙头马上》、《倩女离魂》、《留鞋记》也是著名的爱情剧。
《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演裴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唐高宗之命,前往洛阳挑选奇花异卉,骑马经过李总管花园墙外,李总管之女李千金正站在墙头观赏春景。二人顾盼生情,投诗寄扇,当晚在花园幽会,遂后悄悄逃离洛阳,来到裴少俊家后花园居住。七年后,生下一双儿女,偶然被裴尚书发现。在裴尚书相逼下,裴少俊写下休书,李千金丟下一双儿女,回到娘家。后来,裴少俊状元及第,到洛阳为官,欲与千金相认,裴尚书也承认儿媳。但李千金嫌裴家父子势利、薄情,严辞拒绝。后来,在一双儿女苦苦哀求下才和好如初。此剧根据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意创作,但反其意而用之,突破白诗维护封建礼教——“止淫奔也”的思想局限。通过裴少俊、李千金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肯定了自由恋爱的合理性。李千金虽出身于名门仕宦,却不受封建礼教的桎梏,一反闺阁少女的羞怯与矜持,敢于自择佳偶,不顾一切地以私奔形式来实现婚姻自主。她当面驳斥裴尚书对她的指责和诬蔑,揭露裴尚书的冷酷和虚伪,叛逆精神十分强烈。像她这样独特而鲜明的性格在元杂剧中并不多见。
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说的是张倩女与王文举指腹为婚。17岁那年,王文举前来拜见岳母,倩女心为之动,情为之牵;但母亲嫌文举家道中落,没有功名,不肯招赘,逼王文举进京赶考。别离后,倩女怅然若失,感伤而病,游魂离体而去,直追到恋人身边。文举担心“奔则为妾”,“有玷风化”,哀求她返回。倩女却坚定地结伴而行。后来,王文举中了进士,与倩女灵魂衣锦还乡,灵魂与本人合为一体。倩女得到了爱情和幸福,但她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她不仅要以整个身心去对抗封建礼教,还要让灵魂脱壳去完成对理想的追求。“理之所无,情之所有”。《倩女离魂》的情节很奇特,浪漫主义色彩很鲜明,但符合“痴情幻觉”的逻辑。这出戏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它相当真实地展现了被压抑的青年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肉体与灵魂双重心态的对比,使人感受到被禁锢的沉重和挣脱罗网后的畅爽。郑光祖是元代后期享有盛名的杂剧作家,其语言当行而不俚俗,优美而不晦涩,细腻而不纤巧,精美而不雕琢,既符合人物性格,又富于诗的美感。倩女灵魂追赶王文举一折,通过灵魂的唱腔,既描绘了秋天江岸的月夜景色,又刻画出灵魂慌忙赶路的神态和思念情人的焦急心情。那淡淡的月光,轻轻的烟雾,好似薄薄的纱幕笼罩在江面上,构成一幅迷离恍惚的画图,与飘飘忽忽的灵魂融为一体,把人带入幽静、深邃、奇幻的艺术境界……
《留鞋记》是曾瑞的代表作,剧中女主人公王月英是胭脂铺王婆婆的独生女儿。她自幼丧父,和母亲守着一爿〔pan盘〕小店过活。秀才郭华喜欢月英的纯真质朴,常借买胭脂的机会与她相见。二人相约元宵之夜同游相国寺。但当月英赶来时,郭华酒醉未醒。月英等到四更天,只好用手帕包了一只绣鞋留在郭华怀里。郭华醒来不见月英,十分后悔,吞帕自杀。包拯审案,王月英上堂认鞋,从郭华口中拽出手帕,郭华慢慢苏醒,面见包拯,说清原委。在包拯主持下生旦团圆。王月英泼辣大方,敢做敢当,相思太苦,便约郭华幽会。当丫环提出担心时,她毫无羞色地说:“何须寻月佬,则你是良媒”。“便犯出风流罪,暗约下雨云期,常言道风情事哪怕人知?!”公堂上,包拯教训道:“未嫁闺女不该做出这种勾当。”月英回答说:“本待望同衾〔qin亲〕共枕,倒做了带锁披枷,这一切风流话靶,也是个欢喜冤家。”她把卓文君等女性当作自己的榜样,大胆地坦露心迹,理直气壮地维护正当的爱情,反映出市民阶层妇女的觉醒,具有火辣辣的气质和风采。
男女间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民主精神还表现在人、神恋爱故事之中。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和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是元代神话爱情戏的双璧。《张生煮海》写潮州秀才张羽出游到石佛寺,借寓读书,清夜抚琴抒怀。东海龙王三女琼莲闻琴声而来,书房相会,并赠鲛绡帕作为定情之物,约于中秋之夜相会。龙王不允,张羽十分失望。仙姑同情这对恋人,赠给张羽三件法宝:银锅、金钱、铁勺。教张羽以铁勺舀海水,放入银锅,将金钱置于水中,架火煮之。锅内水少一分,海里水干十丈。龙王受不住熬煎,定会答应婚事。张羽依计而行,但见海水沸腾,水族乱成一团。龙王果然来石佛寺与张羽讲和并应允婚事。张羽进龙宫和琼莲喜结良缘。
《柳毅传书》写洞庭湖龙女三娘嫁与泾河小龙。泾河小龙宠爱婢妾,将龙女三娘遗弃。公婆又听信谗言,罚她到泾河边牧羊,受尽苦楚。落榜秀才柳毅回家途中遇到龙女三娘,同情她的遭遇,并帮她捎信,请她父母前来搭救。龙女三娘的叔叔钱塘龙王听说侄女受苦,顿时火冒三丈,驾起云头至泾河惩罚了泾河小龙,救回侄女龙女三娘。洞庭龙王欲招柳毅为婿,柳毅拒绝。回到家中,老母已为他择妻卢氏之女。新婚之夜,柳毅发现卢氏之女原来就是龙女三娘。龙女用飞虹搭成彩桥,迎接柳毅母子到龙宫安居。
张生煮海
上述两剧充满神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充分肯定了男女双方的品德和追求,歌颂了爱情的伟力,人对神的胜利。龙女琼莲热爱人世生活,敢于冲破礼教藩篱和人神界限,私订终身大事。张羽热恋龙女,为寻找心上人,跋涉于山崖海角之间,煮沸大海,迫使龙王求饶。柳毅热情纯洁,急公好义,为搭救弱者,千里传书,不辞劳苦。龙女三娘的形象尤为光彩。她虽身遭不幸,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经过勇敢而又执著的追求,终于苦尽甜来,得到幸福。《张生煮海》描写海上风光充满诗情画意。《柳毅传书》结构严谨,悲喜交替,剧情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描写两龙交战场面,烟诡云谲〔jue决〕,有声有色。
此外,表现帝妃之恋的《梧桐雨》(白朴)、《汉宫秋》(马致远)也都享有盛誉。《梧桐雨》是一出描写唐明皇与杨玉环爱情的悲剧。曲词优美,尤以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逼真见长。唐明皇雨夜哭祭玉环一折,写尽了情与恋、思与念,感伤的心境与秋雨滴在梧桐叶上的氛围交织在一起,凄凉萧瑟,哀婉欲绝。
《汉宫秋》叙述民女王嫱(字昭君)被选入宫后,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毛故意丑化之,使她不得召见。一次,昭君弹奏琵琶,借以排遣心头愁闷,元帝偶闻,惊为后宫第一人,倍加宠幸。毛延寿畏罪,逃至匈奴,献出昭君画像,唆使单于索要昭君,并以大军入侵相逼。百官无能,汉元帝只得送昭君和番。元帝与昭君灞〔ba罢〕陵桥依依难舍,洒泪而别。昭君行至番汉交界处,投水自尽。元帝于宫中挂起昭君画像,寄托相思之情。梦中与昭君相会,醒来却听到孤雁哀鸣,更添愁闷。后来,单于将毛延寿送回汉朝,元帝下旨杀了毛延寿祭奠昭君。此剧取材于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的《王嫱》一篇,又吸收集中了众多描写昭君和亲故事的精华,将汉元帝作为悲剧主角来塑造,把汉元帝与王昭君的悲剧上升到国家兴亡、民族荣衰的高度。曲词优美,情景交融,凄婉感人,是元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有英文、日文译本。
汉宫秋
元杂剧作家用优美的文笔,歌颂了男女间真挚纯洁的爱情,温馨和美的家庭;同时,作家的笔锋也触及到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创作出一批负心戏,其中以杨显之的《潇湘夜雨》、尚仲贤的《负桂英》、石君宝的《秋胡戏妻》最为有名。
《潇湘夜雨》演张翠鸾随被谪贬江州的父亲张天觉乘船至淮河渡,遇风船翻,父女失散。翠鸾被渔翁崔文远救起,收为义女,并与其侄儿崔甸士结为夫妻。二人海誓山盟,但崔甸士中状元后即背弃翠鸾,招赘于主考官家。翠鸾前往寻夫,被崔甸士诬为逃婢,刺配沙门岛。行至临江驿,大雨滂沱,翠鸾啼哭不已,惊动正在驿中避雨的廉访使——原来就是她失散多年的父亲张天觉。父亲奏免主考官,捉拿崔甸士夫妇,后经崔文远一再求情,翠鸾才又与崔甸士结为夫妻。这出戏揭露了崔甸士的丑恶灵魂、卑劣行径、狠毒手段,批判了他喜新厌旧、负心毁约的行为,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剧以风雨贯穿始终,凄风苦雨衬托出翠鸾的悲惨境遇,增强了悲剧氛围。
《负桂英》演妓女敫桂英收留下落第的书生王魁,并资助他读书上进。次年,王魁赴京赶考前,二人盟誓于海神庙,相约永不相弃。但王魁高中后背弃桂英,逼得桂英在海神庙前状告王魁,自缢身死,死后化作厉鬼捉杀王魁。这出戏浓墨重彩地塑造出敫桂英痴情如水、刚烈似火的性格。
《秋胡戏妻》中的秋胡是春秋时鲁国人,与梅英新婚三日,便被征从军。夫妻一别10年,梅英含辛茹苦,奉养公婆。贫不改志,守身如玉,严辞拒绝财主李大户的逼婚,一心等着丈夫归来。然而秋胡衣锦回乡,在桑园遇到梅英时,因未认出,竟以黄金引诱,并用强力威胁调戏。梅英认出丈夫后,大失所望,骂他是“沐猴冠冕,牛马襟裾〔ju居〕”,并索要休书,后经婆婆苦苦劝解才原谅了丈夫。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