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三节 章法

第三节 章法 

章法是篆刻作品的构图方式,是对印面各种形式因素进行构思安排,也就是设计印面的结构和布局。又称分朱布白。自有印章以来,几千年产生了数以十万计的印章,出现了千变万化,几乎无一雷同的章法布局。方寸之地竟有如此丰富无穷的艺术洞天,我们在赞叹那些凝聚着历代印人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的作品时,留心地分析一下章法构成,就会发现在千变万化的章法形式中贯穿着以对立统一寻求和谐的规律。如果说篆刻章法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对印文、留白、边栏等形式因素,进行疏密、虚实、对称、呼应等艺术处理,取得既有变化又有和谐稳定的艺术效果。

在构思章法时,主要是规划印文的位置、字形、笔画线条。古印之中对印文安排有以下几种方式:

印文穿插挪让 可将部首交互穿插、笔画穿插、左右偏旁挪移位置、上下结构互挪位置、移正于偏或移叠于平、移外于内、字形变形穿插或将笔画蟠曲变形变位。

增减印文笔画 增添笔画、减少笔画、简化部首、并笔省画、借并部首偏旁等。

调整移文 对繁简笔画印文作斜角对称、品字对称、上下呼应、留红呼应或交叉呼应等。

笔画夸张变形 内紧外松、以虚围实,或外紧内松、以实围虚,加大字头笔画或加长下垂笔画。使印面疏密聚散有度,富于艺术意境。

篆刻章法充分反映了印章布局结构的特点。留白不仅有增强印文表现力的作用,通过以朱托白(白文印)或以白衬朱(朱文印),使印文线条突出。还起着协调印面构图结构、空间呼应、色调和节奏韵律感的作用,对印章艺术风貌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构思印文、经营构图时要同时考虑留白的块面和形象。印章中的布白虽不像绘画中留白有暗示某种形象的作用,但由于印章的形式因素比较单纯,布白在构成印章形式美感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布白在印章章法中与分朱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印章的边栏、界格也是章法构成的形式因素,利用边栏、界格线纹的粗细、断续变化,借边、逼边、击边等手法,往往可以增强印章章法的稳定性或灵动变化。构思印章章法,就是要协调处理上述形式因素,结构印面的布局。

印章的章法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如果要作类型化的概括,可以分为平正自然和奇险变化两种形式。现试举几种印例,分析一下这两类章法构成的艺术处理手法。

“马厩将章”是一方秦代印章。印文规整秀雅而笔势富有圆转流走的意态。田字界格,增强了规整感,又让每个字都有了游动的空间,印文作逆向排列,这都使这方印章在庄重规整中又有空灵活泼的变化。

“军曲侯印”汉满白文印。具有汉大白文印的典型特征:印文结构规整、笔画平直、等间布线、线条匀称,布局四面顶足排满,构成丰满厚重、雍容典雅的艺术风貌。此印没有设计边栏界格。由于每字都有拉长笔画形成的外廓,自然虚出了整齐的边栏和界格,造成中宫松动,避免了规整、饱满易产生的呆板、拥塞之弊。这两方印章的字形方正,笔画疏密,转折角度相近,排列规整。形成平正匀称的布局,益觉平实自然。处理这类章法要力避刻板、缺少变化。


马厩将章  军曲侯印

“文章节义之乡”印,吴昌硕刻制。这是利用印文笔画的穿插,在方形布局内,形成线条和布白的疏密、虚实呼应,使章法稳定又有变化的印例。印文六字中有四字笔画较繁,取二字三行布于印面,有意压紧横部间距,拉长下垂的笔画,使每字有上紧下松的疏密变化,印面下方又留出大块空白,与上方“文、之”两个笔画稀疏线条切割出的碎白相呼应,构成全印的疏密变化。而且“章、节、义、乡”几字的繁密笔画呈正品字形块面,与留白多的倒品字形块面交错,构成虚实呼应,使全印章法平实自然中蕴有错综的变化,稳定而不呆板,耐人寻味。


文章节义之乡

“来鹭草堂”,清胡钁〔jue决〕作品。用细细的朱文、圆润的转折和时断时续的细纹边栏,构成印文所需的抒情韵味。四字中“鹭”字笔画最繁,草字选用最简篆法,堂字作简化,来字的两个人字作并笔,鹭字任其舒展,占用了印面2/5强。这样印文笔画的线条疏密和谐,使章法平衡稳定。这是以穿插挪让印文的手法,构成平稳章法的印例。

对印文笔画作适当的增减、合并或重复,求得章法和谐稳定的印例有“柳荫轩”,齐白石作。全印三字,布于方形构图,分两行排列。为使首行两字不觉过分拥挤,“荫”字作了简化和并笔。第二行的“轩”字则加辍了车字偏旁。一增一减,造成章法的稳定。这种增减也是符合篆法规则的。


来鹭草堂

“千秋”是增加印文笔画的印例。采用了繁笔更繁的手法,使“秋”字的火部增笔扩展到印面中心,“千”字与“秋”字的禾旁均列于火部两旁,构成壮夫挑担式意态,达到布局平稳对称而又趣味盎然的目的。

“青松白云处”,明何震作。是按布局需要,对印文作简化、省简字头等处理的印例。全印五字布于方形印面,作二三字两行排列,为使两行轻重均等,将二行三字大删小减,使章法左右对称,十分和谐。


柳荫轩

运用边框处理平稳章法的印例。两重细朱边框对章法稳定发生了作用,使只有一个笔画很简的“禾”字印,不觉单薄,且有轻柔优美的韵律感。“禾”字首笔作斜向垂长处理,在双重边框平直线条中丰富了线性变化,内框下方安排了一处断边,使严整的双框有了透气处,并增强了禾字扎根、伸腰向上生长的活力,造成印文与边框的动静感对比。以上是安排平稳匀称式章法常用手法。


千秋  青松白云处

构成奇险变化类章法,常用的一种手法是利用印文笔画繁简的不同,造成印面疏处更疏、密处更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加剧疏密的反差,形成对比强烈的效应。

“平阴都司工”印,可为这一类章法形式的印例。全印五字,前三字笔画相对较繁,但安排在一行,构成密密的线纹和众多的留白碎块组成的灰色调块,与二行“司工”二字形成舒张平整线条和整齐的布白组成的醒目的色块对比,无论在虚实关系和轻重质感上都具有强烈的对比。


“乌丁”印是利用印文笔画疏密聚散、粗细变化和笔画斜正手法,造成参差错落布局的印例。二字繁简不同,但占用印面位置均等,乌字笔繁却作顶足排满处理,与丁字用夸张的粗笔形成简洁的组合。


平阴都司工  乌丁

“虞年”印则利用笔画的斜正手法,虞字的字首与吴部分开并错位,年字竖笔向内倾斜,使印面充满了动势和虚实对比,造成奇峭生动的章法构成。

“冯德”印为对印文进行适度夸张,穿插交错形成奇险变化布局的另一印例。全印二字横列,以横切的1/3印面排列两字的横笔,线条粗重平直,产生朱白对比鲜明的静态,中下2/3印面,将两字的各种形态的笔画,统统变形为富于动感的竖向线条,使方寸印面交织着横竖线条对比、明暗色调对比和动静感的对比。回味余甘,令人叹服古代篆刻匠师的缜密巧思和奇崛大胆的处理。

虞年  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