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麻类纤维的品种与分布
我国葛、麻纤维品种很多,古代应用于衣着日用方面的有葛、大麻、苎麻、苘〔qing倾〕麻等。其中大麻和苎麻的原产地是我国,它们在国外分别享有“汉麻”和“中国草”的盛名。
葛 葛,也称葛藤和葛麻,是一种属于豆科的藤本植物,其长可达八米,多生长于丘陵地区的坡地或疏林之中。经加工分离的葛纤维,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纺织的大宗原料之一。古时习惯把织作精细的葛布称为絺〔chi痴〕,粗糙的葛布称为绤〔xi戏〕,絺之细者称为绉。葛纤维的吸湿散热性较好,特别适宜作夏服材料,在古书中传说的远古时代,有尧“冬日麑〔mi迷〕裘,夏日葛衣”的记载,杜甫诗中亦有“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之句。
春秋战国时期,是葛生产的黄金时期,当时葛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很普及,高质量的葛织物不仅各地都有生产,产量亦很惊人。据记载,越王勾践败于吴国后,一次献给吴王的葛布就达10万匹。隋唐以后,丝麻的纺织技术和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葛藤却因其单纤维较短,不适于精加工逐渐被麻取代,它的生产便局限于一些偏僻山区了。
麻 麻,俗称大麻,又名火麻和线麻,是属于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3米,雌雄异株。雄株麻茎细长,韧皮纤维产量多,质佳而早熟。雌株麻茎粗壮,韧皮纤维产量低,成熟较晚。两者纤维皆可供纺织,麻子可食。我国人工种植大麻和用其纤维纺织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而普及于商周之时。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对大麻雌雄异株的现象以及雌雄纤维的纺织性能有了较深的认识,称其雄株为“枲”或“牡麻”,雌株为“苴”〔ju居〕或“子麻”。常用枲麻织较细的布,用苴麻织较粗的布。
苎麻 苎麻,因为可供纺织,所以苎字也可写成纻,是我国特有的属于荨麻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产于温暖而雨量充足的南方各省。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丝光,吸湿散热以及上染牢度均佳,是商周以来中原地区除蚕丝外的主要纺织原料。由于苎麻吸湿散热快的优良性能是棉花所不及,因此即使在棉花普及后,苎麻在南方仍普遍种植。苎麻纤维织成的布,有质轻、凉爽、挺括、不粘身、透气性好等特点,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夏季衣着用料。
苘麻 苘麻属于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区很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其纤维短而粗,纺纱性能远不如大麻和苎麻。春秋以前,多用它作为丧服或下层劳动者的服装用料。秦汉以后,用之制作衣着的逐渐减少,但仍比较广泛地用以制作绳索和雨披等物。据元王祯《农书》说:“(苘麻)可织作毯被及作汲绠〔geng耿〕、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履等具。农家岁岁不可无者。”说明后世对苘麻的需求量依然是很大的。
蕉麻 包括芭蕉和苷〔gan甘〕蕉。苷蕉就是可食用的香蕉,它和芭蕉均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同科不同种。古代有些地区常用这两种植物的茎皮纤维作纺织材料,织成的布叫蕉布。此布质地极轻,白居易有:“蕉叶题诗咏,蕉丝著服轻”的诗句。宋应星有:“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的赞叹。唐宋期间,广东、广西、福建所产蕉布非常有名,常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我国上古无棉花,古时称为“布”的,主要是指上面说的麻类织物,所以《小尔雅》有:“麻、纻、葛曰布”之说。由于布是庶民日常服用的布料,与广大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把庶民亦称为“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