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取法《通典》后来居上的《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348卷。其自序说:书中所引用古经、史、会要、百家传记谓之文,参以臣僚奏疏、诸儒议论谓之献,故书名为《文献通考》。
作者马端临(约公元1254—1323年),字贵与,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因《宋史》和《元史》都没有给他立传,生平事迹不详。仅从《宋元学案》、《通考》(《文献通考》简称《通考》)的《进书表》、《抄白》和《乐平县志》中保存的零星材料看,可知他是南宋后期宰相马廷鸾的二儿子,做过承事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中漕试第一名。同年,马廷鸾因为不肯与贾似道同流合污,被迫辞职,回乐平家中闲居,马端临也随父回乡。马廷鸾做过宋朝史官,家中藏书甚富。马端临在父亲指导下刻苦读书,南宋灭亡后更是专心整理典籍,以寄托政治上的苦闷。在父亲的影响下,30岁左右开始编写《文献通考》,经20多年努力而成书。其父在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去世,此后马端临曾短期出任慈湖书院、柯山书院山长、教授等学职,培养了不少人才。《乐平县志》里写他,讲课滔滔不绝,“吐言如涌泉”,使听者每有所得。可见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他一生主要时间都是隐居著书,50多岁写成《通考》。后来一位道士王寿衍访得此书,奏于朝廷,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官家为之刊行,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刊成,可能马端临还亲见其书。
《通考》分24门,《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为新立,其他19门为《通典》旧有。内容从上古起,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止。全书可以说是《通典》的扩大和续作。写书的史料,中唐以前多以《通典》为基础,作些适当的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亲自广收博采的杰作,尤其是宋代史料收集宏富,宋代的国史、会要、诸儒议论以及其父马廷鸾对一些问题的见解等全都汇集书中,很多是《宋史》中没有的。当时《宋史》尚未成书,后来《宋史·志》多据《通考》撰成。所以《通考》在史料方面有胜于《宋史》之处。《通考》在《通典》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通考》也把《食货》置于首位,继而是政治、文化。《通典》的《礼典》占全书1/2,《通考》这部分还不足1/5,各门类的比重、布局比《通典》更加合理。《通考》的《兵考》详叙了古今兵制的沿革,纠正了《兵典》只叙兵法的偏颇。《通考》在编排上井然有序,先引诸史事实,然后是补充材料,接着是诸儒议论,马端临的议论加一“按”字,以示区别,有的还加有小注。条理非常清楚,比《通典》更便于查阅。
《通考》取法于《通典》,但又重析门类,调整布局,增补史料,考辨是非。同时还吸取《通志·二十略》的长处,增加了文化史方面的内容。《通考》集《通典》、《通志》之长,使杜佑开创的典志体史书,达到了自身形式所能容纳的完善程度。
明代王圻〔qi其〕编有《续文献通考》,比《通考》多设六个门类,史料也很丰富,特别是明代史料尤其珍贵。因为书中有涉及清王朝的记载,被清朝列为禁书,不准流布。清代官修有《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原名《皇朝文献通考》)。清末民初刘锦藻编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原名《皇朝续文献通考》),一直记载到清末。
唐代杜佑撰的《通典》,宋代郑樵撰的《通志》,元代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是典志体政书中最有价值的名著。加上清朝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又称“九通”。加上刘锦藻撰的《清朝续文献通考》,就是所谓的“十通”。这“十通”是政书类中很重要的史书,共有2600卷,内容广博,查阅不易。商务印书馆编有《十通索引》,有“四角号码”和“分类”两种检索方式,为我们查阅“十通”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