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徐寿和华蘅芳
徐寿(公元1812—1884年),字雪村,号生元,江苏无锡人。他从小刻苦好学,青少年时代亦曾走过科举道路,参加过童生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认识到八股文章“无裨实用”,于是“专研格物致知之学”,致力于科学研究。他熟习中国古代的天算博物之书和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翻译的科学著作。为了探求新知识,1857年与同乡华蘅芳一道赴上海。在上海时,他看到了1855年翻译出版的《博物新编》。这是一部介绍西方近代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最基本知识的著作,其中关于化学及其实验方法的记述,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促使他走上了化学研究的道路。其后,他先后在安庆军械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作,并对中国近代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安庆军械所,他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黄鹄”号。这是一艘木质明轮船,造于1863年,载重25吨,航速达每小时20余里,从蒸汽机到船上的所有零部件,均是中国自制,“造器置机,皆出徐寿手制,不假西人”(《清史稿·徐寿传》)。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华蘅芳、徐寿次子徐建寅等人。1867年,徐寿父子到江南制造局后,又先后研制成功“恬吉”(后改名“惠吉”)、“操江”、“测海”、“威靖”、“海安”、“驭远”、“澄庆”等号轮船。这期间,他还和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汽机发轫[ren刃]》,内容包括蒸汽机原理、锅炉构造、计算功率的数据、蒸汽机的操纵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刊行于1871年,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蒸汽机的著作。
在研制轮船的过程中,徐寿深切地认识到,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就必须系统地介绍国外的一些重要的科技著作。在他的倡议和筹划下,江南制造局专设一个译学馆,从事科技著作的翻译工作。从1867年到1884年,经传教士口授,他“笔述成文”的译书有20余部,另有专论九篇,校阅书一部。其中《化学鉴原》等六部化学著作,系统地介绍了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工业化学知识,为中国近代化学及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翻译中,他还创立了用单字表示元素之名和加偏旁以别其类的命名方法,以西文的首音或次音来造字命名元素。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他所译定的64个元素汉名中也有44个一直沿用至今。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科学教育机构之一“格致书院”,以及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此外,在化工、机械、矿业、医学、军工等方面,徐寿亦皆有所贡献。他的次子徐建寅继承父业,一直活跃在中国近代科技事业上,并多有成就,1901年在试制无烟火药时,因意外爆炸而献身。
华蘅芳(公元1833—1902年),字畹〔wan婉〕香,号若汀,无锡人。少年时即嗜好数学,后与徐寿结交,参与徐寿主持的许多活动。徐寿去世后,他曾到天津、武昌、无锡的学堂任教,成为晚清数学教育的一代宗师。
华蘅芳在数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开方术、积较术、数根术等深有研究,并有所成就。著有《行素轩算稿》、《算法须知》和《西算初阶》。
同时,在译著方面华蘅芳也有出色的贡献。其所译的《金石识别》,首次将近代矿物学和晶体物理学知识系统介绍入中国;《地学浅释》,是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赖尔的名著《地质学纲要》的最早中译本,书中所论述的赖尔地质进化均变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均是首次传入中国,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积极而深刻地影响;《决疑数学》,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概率论的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