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清代末期中国近代科学组织的建立
随着洋务运动的进程,中国大地上开始兴起了“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思潮。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洋务运动失败了,洋务运动的产物——北洋水师覆灭了,这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强盛引起了中国朝野的重视,当时正在寻求拯救中国道路的先进人物,更加深了西学可以救中国的信念。他们又认为,自然科学是西学的基础,掌握从“考”、“验”事物出发的自然科学,就可以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夫西学之最为切实而执其例可以御蕃变者,名、数、质、力四者之学而已”(严复《天演论·自序》)。于是“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思潮更盛,学习和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中国形成了一种风气。鲁迅曾经生动地描述过当时的情景,说:“甲午战败,他们自以为觉悟了,于是要‘维新’,便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看‘学算笔谈’,看‘化学鉴原’;还要学英文,学日文,硬着舌头,怪声怪气的朗诵着,对人毫无愧色,那目的是要看‘洋书’,看洋书的缘故是要给中国图‘富强’……”(《准风月谈·重三感旧》)。
洋务运动期间派到西方留学的学子,这时已有不少学成归国,而更多的留学生则纷纷出国,不但有远涉重洋赴欧美的,也有很多是东渡到日本的。他们中的多数人,选修的是科学技术。詹天佑即是学成归国的杰出人物之一。
詹天佑(公元1861—1919年),号眷诚,广东南海人。1872年考取首批“幼童赴美留学预备班”,在耶鲁大学雪非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1881年学成归国。先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等,为中国早期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12年创立广东中华工程师会,1913年与上海工学会和上海路工同人共济会合并,成立中华工程师会,为中国工程师的最早组织。
随着“科学救国”和留学浪潮的兴起,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活动的组织也相继创建。
最早成立的学会是“强学会”,它是由康有为等变法维新派于1895年在北京创立的,并创办《强学报》,提倡“学则强,群则强”。它虽然还不是单纯的学术组织,而是兼具学校和政党性质的团体,主要为变法维新服务,但却开了中国学会组织之先河。特别是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论学会”一文,提倡“有一学即有一会”,说:“欲兴农学,则农学会之才不可胜用也。欲兴矿利,则矿学会之才不可胜用也……欲制新器,广新法,则天、算、声、光、化、电等学会之才不可胜用也。以雪仇耻,何耻不雪;以修庶政,何政不成”,对学会的建立有深刻的影响。
其后建立的科技学会,有:
1896年成立的上海农学会,又名务农会,提出采用西法以兴天地自然之利,讲求农学以相国家富强之原。会中广泛收集东西洋农学书报,翻译采编,发行《农学报》,创设农务学堂。
1897年在南京成立的测量学会,又名金陵测量会。会中制订练习仪器、专精一门、测立距、测平距、分测、会测、绘图、定尺、日记、著说等10条章程。
1901年在上海创办的科学仪器馆,其宗旨为编译科学丛书,制造理化器械,后又附设理科讲习所。
1909年在天津创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办有《地学杂志》。
这时期创办的科学组织还有长沙的“地学公会”,郴〔chen琛〕州的“舆算学会”,上海的“算学会”、“地图公会”和“亚泉学馆”等。辛亥革命之后,各种科学技术学会更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从此,中国古代的传统科学,除中医药学外,都相继为近代科学所融合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