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古代中国人,为了保护图书,延缓其老化,延长其寿命,首先注重书籍制作材料的整治。从竹简的杀青去汗,到纸张的染潢、浸椒以及橡斗汁、胭脂汁浸染,再到万年红纸的装扉加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人类的图书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纸张涂布
涂布是造纸过程中的一道工序,也是一种工艺。现代实践证明,除了被虫子蛀蚀之外,书籍的最大天敌还是纸张的自然老化、脆化。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机制纸代替了手工纸。用这种纸书写、印制的书籍,更易变脆老化。尤其是经过阳光照晒,紫外线辐射之后,发脆老化得更快。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机械造纸,是以机械的强大威力,将树木连皮带干、连枝带梢全部绞碎,做成纸浆,抄造纸张。大家知道,植物树木中都含果胶酸。果胶酸在造纸帚化过程中能够脱去多少,直接关系着纸张老化的快慢、寿命的长短。现代图书保护,重点是给将要老化的手稿、图书脱酸。而脱酸的办法,有的用低碱度的小苏打溶于水,然后将手稿、书页摊开放于水中浸泡,使碱与纸中所含低酸慢慢中和,从而达到脱酸保书的目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高投入建一密室,放置将要和已经老化的图书,而后充入低碱性气体,利用气体渗透,使酸碱中和,达到脱酸保书的目的。中国古人不懂这么多现代科学的道理,但他们在造纸过程中采取的某些方法,实施的某些工艺却做到了尽可能脱酸,使生产出来的纸张自然“延年益寿”。
中国的手工造纸,特别是古代中国的手工造纸,无论是造麻纸、皮纸或竹纸,大都需要经过沤、泡、蒸、煮等几个环节,然后才能捣碎漂浆。而在沤、泡、蒸、煮几个环节中,果胶酸便已脱得差不多。加之人工捣浆,怎么也不会把植物纤维捣得很碎。不像现代机制纸那样,纤维已被捣成颗粒状态,纸的结构中缺乏纤维之间的彼此拉力。而古代中国手工纸,保留的纤维较长,自身拉力与彼此拉力均较强,所以纸张本身的寿命就比较强。加上脱酸较好,老化也较慢,自然也会延长纸的寿命。除这些之外,纸张抄造出来之后,质地泡松,不能着墨。一着墨就会漫洇,不成格局,所以纸抄出上墙烘干后,还必须得经过砑光的工序。所谓砑光,就是用极光而又有一定重量的石滚轧过纸面,使纸的结构贴紧,质地细密。这一砑,又加强了纸的拉力,从而使纸面光滑,易于挥毫书写。而除了砑光之外,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涂布工艺。所谓涂布,就是用白垩〔e恶〕粉、石膏粉、滑石粉、面粉等,混合和成稠度适合的稀糊,然后以毛刷排笔蘸着这些粉糊朝纸上涂刷,直到布满为止。经过涂布的纸张白度增加,更易挥洒。更重要的是,用来涂布的这些原料,多是低碱性的物质,涂在纸上,继续会与残留在纸结构中的低度果胶酸中和,又可进一步减缓纸张的老化速度,延长纸的寿命。
前边已经说过,古时作为书写、写书的纸,还要经过入潢处理。而潢纸所用的黄檗,也含有生物碱,亦有酸碱中和的效用。
试想,经过沤、泡、蒸、煮等造纸过程,果胶酸大部分已被脱去,而后又加上砑光、涂布、入潢等工艺整治,不但可以防虫避蠹,还可以继续用低碱脱去纸中的残留酸,延缓纸张老化。如此的图书保护,不敢说古代中国人都是清醒的,科学的,有意识那样做的。但经验使他们成熟了,令他们这样做了,因而图书保护也就成功了。莫高窟出现的大量敦煌遗书,有的虽已阅一千五六百年,但看去与新纸无异。尤其是其中大量的唐人写经,有的纸质光洁坚硬,再经过入潢涂蜡,真是抖之有声,完好如初。可见古人加强对图书制作材料的整治,是图书保护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