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 菩提树下的觉悟  

第一节 菩提树下的觉悟  

佛教起源于印度,数百年后才传入中国。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他从小在宫廷里接受的是上流社会的婆罗门教传统教育,能文善武。净饭王见儿子相貌端庄,天资聪慧,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制止周围列强的侵犯,成为功勋卓著的“转轮王”(即统一天下的伟大君主)。但是,善于沉思的王子并未按照他父亲的期待去做。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他深感困惑;目睹生老病死的人生之苦,他陷入沉思。于是,他决定抛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求彻底解脱的道路。

在某年的某天深夜,释迦牟尼离开王宫,走出城门,来到一处森林,加入了苦行者们的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家人。这时他大约29岁。

春去冬来,一晃便是六年。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他作了种种残酷的自我折磨,但换来的只是枯槁的形容和羸弱的体质。事实使他意识到,苦行是徒劳无益的。因而,他毅然放弃苦行,步入尼连禅河,洗净身上的积垢,随后又接受了牧女供养的鹿奶。在恢复了气力之后,他独自来到伽耶城外的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坐,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静静思考。终于在一天深夜,他大彻大悟,成为佛陀。后世佛教徒为颂扬这件事,把释迦牟尼成佛之处称为菩提伽耶或菩提场,并把毕钵罗树称为菩提树。“菩提”,意思是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向曾经跟随他的五位侍者宣讲了自己证悟的佛法,史称“初转法轮”①。五位侍者听罢佛法,便主动皈依释迦牟尼,成为他的首批弟子。这样,构成佛教基本因素的“三宝”②已经具备,佛教正式形成。在以后的45年里,释迦牟尼带领他的弟子,辗转于恒河流域,不知疲倦地宣传佛法,使佛教初具规模。当他80岁的时候,自知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是来到拘尸那迦城外的树林中,在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绳床,侧身而卧。临终前,他向弟子们作了最后一次说法,教他们今后当以佛法为师,努力修习,不要放逸。他的去世,佛教称做“涅槃〔pan盘〕”,意译为“圆寂”,意思是功德圆满,达到了最理想的精神境界。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这些教义主要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四圣谛。谛,真理的意思;四圣谛也就是佛教的四条真理。它们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世俗世界的一切、尤其是人生的本质是苦。人生之苦可以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聚)、爱别离(与可爱的人或事相别)、求不得(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五阴③盛(指一切身心)。集谛,是指造成痛苦的各项原因或依据,它们主要表现为对世间欲乐、生存、权利等的追求。灭谛,指断灭产生世俗一切痛苦的原因,以达到最终的理想境界(涅槃)。道谛,指为实现佛教理想而应当遵循的方法,这些方法可概括为八种,即“八正道”。

八正道。指八种使人由凡入圣、由迷而悟获得解脱的正确途径。它们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意志)、正语(正确的言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思想)、正定(正确的精神统一)。这里的“正”,指与佛教教义相符。八正道从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三个方面规定了出家人的日常思想行为,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十二因缘。也名“十二缘起”④。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种条件,人的生命过程也依赖于条件。这些条件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故名十二因缘。若将这十二因缘配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说,又可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又造成未来果。因此,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未获得解脱之前,都必须依循这种因果规律在“三世”和“六趣”⑤中生死流转。释迦牟尼的学说就是要教人通过各种修习,破除世俗认识纯洁宗教生活摆脱生死轮回。

佛教的创立,是东方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增添了古代印度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影响了古代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哲学和文化艺术。

毫无疑问,释迦牟尼把摆脱人类痛苦、获得精神解脱的希望寄托于个人的出家修行、断除正常欲念等方面,这只会导致人们安于现状,听凭命运安排,在对“来世”的期待中进行自我安慰。佛教的教义决不是拯救人类苦难、克服社会危机的灵丹妙药。

但是,佛教的产生,毕竟曲折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良好愿望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释迦牟尼的时代,印度存在着壁垒森严的“四种姓”⑥制度。婆罗门种姓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有着特殊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婆罗门教则是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反映了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富商大贾、大土地所有者反对婆罗门种姓的强烈要求。佛教所提倡的“四姓平等”认为,任何人都将根据自身所作的“业”⑦决定生死轮回,而不问他的种姓高低、职业贵贱,这一思想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

注释:

①古代印度有一传说,凡能征服天下的大王叫“转轮王”;当大王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转轮,预示他将所向无敌。“转法轮”,比喻释迦牟尼所说佛法能破除一切错误见解,使人获得最高真理。

②三宝,指佛、法、僧三者,也就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宣传的佛法和以[忄乔]〔jiao骄〕陈如为首的释迦牟尼的首批弟子(僧团)。

③五阴,即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类现象的总称。阴、蕴,有“积聚”或“覆盖”的意思,实则指类别。佛教认为,众生(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由这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因而充满痛苦。五蕴既包含物质因素,也包含精神因素。

④缘起,意为因缘和合而起,指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根源。因缘,即关系和条件;一旦失去它们,事物也就不复存在。

⑤六趣,也名“六道”,指众生依据生前的善恶行为而有六种轮回往生的趋向,它们是:天(天神)、人、阿修罗(非天)、地狱、饿鬼、畜生。

⑥根据社会地位的高下,“四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⑦业,意为造作,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语言、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