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 佛教寺院 

第一节 佛教寺院   

殿堂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殿,用于供奉佛像、菩萨像;堂,是僧众修行和起居的地方。汉地佛教自明代起,殿堂的建筑开始定型化,即通常在南北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在它们的左右两侧建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寺院的两侧为僧众的生活区域。

佛寺大门称为“山门”,因为寺院通常建于山林深处。山门一般有三座,盖成殿堂式,称“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两侧塑造二大金刚力士像,面目狰狞,头戴宝冠,赤裸上身,手执金刚杵。金刚杵是古印度最坚固的兵器;由二金刚力士共同把守山门,守护佛法,显示出佛门的威武森严。

山门之后,便是天王殿。殿中央面南供奉弥勒佛。弥勒佛是佛教所说的“未来佛”,释迦牟尼曾预言他将在数百万年后成佛。唐以前的弥勒造像,大多以菩萨形象出现,头戴宝冠,身着天衣,颈披璎珞。唐以后的弥勒佛形象取材于中国五代时的布袋和尚,从而有重大变化。布袋和尚名叫契此,身材矮胖,常携布袋,随处坐卧,教化大众。临终时他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此后,人们便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加以供奉,形象特征是袒胸凸肚,光头大耳,笑容可掬。弥勒佛的背后,面北供奉韦驮。韦驮是守护寺院的佛教天神,一般被塑成身穿古将军服,手持金刚杵的威武形象。

天王殿的左右两旁供的是穿甲戴胄的四大天王像。这四大天王指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能守护国土,全身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他人增长善根,全身青色,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全身红色,手中绕缠一龙;北方多闻天王,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全身金色,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戴金翅鸟宝冠,手持雨伞。上述形象都是元明以后经过汉化而逐渐形成的,他们手中的法器分别表示风调雨顺的职能。

天王殿之后便是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它是寺院的正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殿内主要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像,但因时代崇尚变化的原因,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一般大雄宝殿中央是释迦牟尼的坐像或立像,两旁是他的两个大弟子迦叶和阿难的立像。宋以后,大型佛殿也有供奉三尊佛像的,其供奉方式有两种:一是供“三身佛”,二是供“三世佛”。三身佛,指一佛所具的三身,即法身佛(体现佛法的佛本身),名毗卢遮那佛;报身佛(以佛法为依据,经修习而获佛果之身),名卢舍那佛;应身佛(为超度众生而应化之身),即释迦牟尼佛。供三身佛的,一般中间为法身佛,左侧为报身佛,右侧为应身佛。三世佛,有横三世和竖三世之分。横三世佛是从空间上说的,在大殿中的位置通常为:中间是众生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两旁可置文殊、普贤两菩萨);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可置日光、月光两菩萨);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可置观音、大势至两菩萨)。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说的,在大殿中的位置通常是:中间为现在佛,主现世,指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主前世,指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主来世,指弥勒佛。

一般寺院大殿的两侧还供有罗汉。五代以前佛教所传多为十六罗汉,五代起绘画罗汉之风盛行,画家据己所需又平添两尊,成十八罗汉。

有的寺院在大殿佛像背后塑有南海观音像。观音菩萨立于海岛之上,手持杨枝、净瓶,四周作救度八难的景象。观音又名观世音,由于她大慈大悲,能救度一切众生于危难困苦之中,所以备受崇奉,隋唐以后已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仰,其形象也由男性逐渐演化成美丽善良的女性。

大殿之后是法堂(或称讲堂),是演说佛法、归戒集会的地方。法堂内除安置佛像外,还设立法座和讲台。台下设香案,两侧置听法者席位。

藏经楼是寺院图书馆,一般不对外开放。僧众在寺院中的生活必须受佛教有关制度的约束,不能违反寺院的清规戒律。

寺院僧众指全部男女出家人,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类。比丘是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大戒,250条)的男僧,俗称和尚①。比丘尼是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348条)的女僧,俗称尼姑。沙弥、沙弥尼是指只受沙弥戒(10条)或沙弥尼戒(10条),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女出家者。没有出家的佛教信徒统称居士,一般不住寺院。

寺院为方便管理,内部也有一套完整的人事制度。象征性的职务(序职)由德高望重者担任,实际职务(列职)则根据需要而设。全部僧职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监院、首座等少数寺院首脑为第一级;维那、典座等中层主管人员为第二级;饭头、菜头、火头、水头等属于第三级,他们管理日常具体事务。

根据规定,出家后僧尼必须身穿统一的服装。比丘通常有三种衣服。一名五衣(内衣),用五条布缝制而成,于日常作业和就寝时穿;二名七衣(上衣),用七条布缝制而成,于礼诵、听讲时穿;三名大衣,用九条布以至二十五条布制成,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这三种衣服统称为袈裟。

印度佛教不许出家人自行耕种,认为锄头入土会杀害蚯蚓、蚂蚁等生灵;又规定出家人以乞食为生,一日两餐,中午以后不再进食,叫做“过午不食”。唐代禅师百丈怀海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订立《清规》,号召僧众参加各类生产劳动,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实现寺院的自给自足。由于体力劳动的繁重负担,寺院逐渐废除“过午不食”的戒条,但素食的习惯基本保持了下来。

僧众的寺院生活,还包括学习各种佛教知识,勤于佛教修行和参加法事活动。

明末以来,僧众生活每天有“五堂功课、两遍殿”。两遍殿,指早殿和晚殿;五堂功课,指念诵五种经文。早殿也称早课,内容是念诵《楞严咒》、《心经》等。念诵时全寺僧众齐集大殿,念诵过程中配有歌赞。晚殿也称晚课,内容是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诵《大悲咒》、《大忏悔文》和礼拜88佛;再诵《蒙山施食》仪文。据说,《楞严咒》有息灾灭祸的功效,《大悲咒》是观音菩萨解救众生的根本手段,《心经》是《大般若经》的核心,《阿弥陀经》是净土信仰的基本经典,《大忏悔文》叫人消除宿业不造新罪,《蒙山施食》相传为甘露法师于蒙山(今四川雅安)所集施食饿鬼的礼仪文字。

僧众自我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忏法。它通过僧徒念经、拜佛等仪式,忏悔自己以往罪业,并发愿今后勤于修行。忏法也用于为死者忏悔罪业,济度亡灵。

近代以来,念佛和参禅也是寺院僧众的基本修行内容。凡于七日之中,专心参究,或专心持名念佛,称之为“打七”。禅宗的集体打七又叫“打禅七”,通常于冬天进行,时间可以是一七(一个七日)或二七(两个七日),乃至十七(十个七日),根据需要而定。净土宗的打七叫做“打净七”,主要是开展集体念佛活动,只念阿弥陀佛,伴以木鱼之声。

——————

注释:

①和尚,原意为“亲教师”,即有学问的出家人。在中国一般是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演为佛教僧人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