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二节 四大名山 

第二节 四大名山   

唐代以后,禅宗和尚为了寻师问道,终年奔走于青山绿水之间。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名山大寺逐渐成为参访的中心。至南宋宁宗(公元1195—1224年在位)时,根据大臣史弥远的奏请,制定江南禅院等级,出现“五山十刹”。五山十刹指五座名山,十大名寺,它们是:余杭径山的兴圣万福寺,杭州灵隐山的灵隐寺,杭州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宁波阿育王山的广利寺;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的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的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的云岩寺,天台的国清寺。

随着佛教的式微和禅宗特色的消失,到明代时,五山十刹中的大部分寺院已走向衰落,“四大名山”开始取代它们的地位,成为禅僧和一般佛教徒参拜的中心。四大名山是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方圆300公里。层峦叠嶂,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有如平台,故名“五台”。五台中以北台为最高,海拔3000多米。由于山势高峻,终年气温较低,即使盛夏也不觉暑气,所以又名“清凉山”。在晋代所译的60卷本《华严经》中,曾说到东北方向有座清凉山,文殊菩萨①及其一万眷属常住在这里。唐代所译《文殊师利陀罗尼经》中也有类似之说。因此,五台山长期以来就成为佛教徒参礼朝拜文殊菩萨的圣地。

早在北魏时,五台山已享有盛名。北齐时,这里已建起大小寺庙200余座。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文殊信仰盛极一时,从而使这里的寺院建筑规模又有较大的发展。元代和清代推崇密教,在五台山兴建了大量密教寺院;清王朝还曾强行将10座显教寺院改为密教寺院,责令汉僧改修藏传佛教。近代以来,五台山佛教渐趋衰退,但现存寺院仍有50余座。

现存五台山著名寺院中,显通寺、佛光寺、南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hou 喉]寺、广仁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观音洞等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这些寺庙所保存的大量建筑、雕塑、碑刻、佛经,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普陀山是浙江近海的一个小岛。岛上奇峰叠翠,林木葱茏;海上碧波浩淼,鱼帆点点;天空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这里素有“南海圣境”、“海天佛国”的美誉。

据说,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一名印度僧侣来到这里,在潮音洞前目睹观音现身说法,于是就定居下来。因佛经上有“观音住于南印度海中普陀洛伽山”之说,所以人们便借用“普陀”二字来命名这一小岛。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菩萨像,回国途中,船驶经普陀山,为风浪所阻,于是在岛上建起“不肯去观音院”。北宋以后,观音信仰日盛,凡航海途经这里的,都要朝拜观音,祈求旅途平安。作为观音道场,普陀山的寺院建筑迅速增加,至清末,已有大小寺庙200余座,僧尼数千。近代以来,不仅国内佛教信徒常不远万里而来,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徒也纷纷慕名前往。

普陀山寺院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为主体。三大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壮观,是我国清初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每年阴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纪念观音菩萨的重要节日,届时各大寺都要举行隆重的宗教活动,香火极旺。普陀山还是游览避暑的胜地。岛上有风景点20多处,如潮音洞、梵音洞、百步沙、千步沙等,各有特色。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境内。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而得名。相传它是普贤菩萨②显灵说法的道场,早在晋代已建有佛寺。至宋代,民间多次盛传普贤在这里显示瑞相,引起朝廷重视,命人入山造像,安置寺内。明朝时期,峨眉山佛教达到鼎盛,百里山峦,寺院多达70余座;红墙碧瓦,掩映于翠绿丛中。

峨眉山现存重要寺院,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光相寺等。报国寺是山下最大的寺院,其前殿有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一座,高7米,14层。塔身铸有佛像4700余尊,并刻有《华严经》全部经文。万年寺是山上最大的寺院,其砖殿正中置放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铸成的普贤菩萨铜像一尊,连同坐骑白象通高7米多,总重62吨。普光殿建于峨眉山的金顶。这里有云海、日出、宝光三大奇观。宝光也就是所谓“佛光”。每当风和日丽之时,人们可以从山顶见到五彩光环显现于云际,身若置于光环之中。这是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境内。因该山有九座山峰高出云层,犹如莲花,故得“九华”之名。山中多怪石、清泉、苍松、翠竹,景色宜人,寺庙星罗棋布,早有“东南第一山”、“东南佛国”、“佛国仙城”的美称。

九华山佛教历史,以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758年)化城寺的创建为发端。据唐代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是年,乡绅诸葛节等人共同出资,为新罗修行者金乔觉伐木筑室,建造寺庙。金乔觉去世后,其肉身经久不腐,且多处与佛经所载地藏菩萨③瑞相相似,因而被看做地藏的化身。从此,九华山也就被视为地藏显灵说法的道场。

中唐以后,九华山陆续建成多处寺庙。明清两代是该山佛教的极盛时期,大小寺庙鳞次栉比,达100多座。据《九华山志》记载,各地佛教徒为礼拜地藏菩萨,求其保佑,往往“数千里接踵而至”,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在九华山尚有寺庙近80座,其中以化城寺为中心。该寺依山而建,气度恢宏,庄严古朴。其他著名寺庙有祇园寺、万年寺、东崖寺、甘露寺、百岁宫等。此外还有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殿内有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供奉地藏金色坐像。

在四大名山之外,江浙一带的天台山、天童山、雁荡山、栖霞山、虎丘山、狼山,江西的庐山,湖南的衡山,陕西的终南山,云南的鸡足山,辽宁的千山,也都是古今著名的佛教胜地。

——————

注释:

①据说,文殊菩萨专司“智慧”,其塑像多骑狮子,手持宝剑,表示智慧威武。

②普贤菩萨,相传他致力于弘扬佛教,塑像多为骑白象状。

③据说,地藏曾受释迦牟尼嘱咐,要他在弥勒降生之前济度众生。于是他发下誓愿,一定要在度尽众生、拯教诸苦之后才成佛。其塑像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使众生之愿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