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七节 河姆渡遗址与良渚文化祭坛

第七节 河姆渡遗址与良渚文化祭坛  

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的余姚县河姆渡村东北,1973年在这里发现了一种与黄河流域的原始文化面貌完全不同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其年代早至距今7000年。这一发现改变了只有黄河流域才是中华远古文化摇篮的传统观点。

与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居址形式不同,河姆渡遗址上发现的约距今7000年的建筑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木构干栏式房屋。当时建造这种房屋已使用了榫〔sǔn笋〕头卯眼等细木工榫结合的技术,其中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以及企口板的发明,标志着当时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发现的最大一栋干栏式房屋,室内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其内分隔成若干小房间,并设有前廊过道。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河姆渡遗址是这种建筑形式的最早发现。

稻是当时的主要栽培作物。稻谷、稻壳、茎叶普遍发现于居址内,其混杂堆积达20—50厘米厚,最厚处超过一米。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发现的代表性水田耕作工具主要是骨铲,有上百件,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制成,有的有銎〔qíng琼〕有穿,以捆装木质把柄,还发现有木耜、石斧、石刀、舂米木杵等工具。与农业定居生活相依存的家畜饲养业也有一定的规模。猪、狗的骨骸在遗址中普遍发现,猪的形象还作为丰收吉祥图案标志在陶器上,或被制成陶塑模型。此外,饲养的家畜可能还有水牛。

当时的手工业已有多种门类,除木器、陶器制作业外,还有骨器制作和编结纺织等。编结可能已使用原始腰机,发现的芦苇席残片是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制作的骨器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器、凤鸟形匕状器、似蚕纹小盅等,显示了当时的精湛艺术。外表涂生漆的木碗,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丰富多彩的稻作农业、家畜饲养业以及手工业遗存,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即已拥有充分发展的农业文化成就,而1986年以来发现的良渚文化的土冢、祭坛、中心聚落址与神徽玉器则进一步表明这一地区在距今4800年前,其原始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后世的神权与王权意识在这里已经有了初步而形象的反映。

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良渚文化人工堆筑的土冢,位于杭州市余杭县雉山村南侧的反山土冢。现存的反山土冢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高四米。1986年在反山土冢西半部发现的11座墓葬,规模都较大,一般长三米,宽约二米,深1.3米左右,墓内原可能有外表涂朱的木棺。每墓都有大量的随葬品,种类有陶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玉器等,其中被后世视为珍贵礼器品的玉器成批出土,最多一墓有170件(组),铺满墓室。在出土的3200多件玉器中,种类主要有琮〔cóng丛〕、钺、璧、璜、佩、冠饰、三叉形器、瑗、牌饰、杖饰、带钩、串珠以及鸟、鱼、龟、蝉等,大都精美绝伦。其中琮、钺、璧等玉器是当时的高级礼仪用品,最大的一件玉琮,高17.6厘米,重达6.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玉琮之冠。

发人深思的是,在琮、钺、冠状饰以及三叉形器等玉器上,通常雕刻有繁褥的图案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繁简不一的神像图案。完整的神像图案为阔嘴露齿、宽鼻、圆目睁睛,满首羽冠飘然,耸肩叉腰、腰系饰带,鸟足蹲踞,全身以兽面纹装饰。这种神像有的极小,需借助放大镜方能观察,但刻纹线条流畅、细如毫发,体现了距今4800年前太湖地区的玉雕技艺已达到极高的境界。整个神像图案似神人兽面结合,表现了威严无比、气贯长虹的气概,充满了良渚人的信仰与追示。将这种神像雕刻在玉琮、玉钺等重器上,由当时的上层贵族所执,表明这种神像可能是良渚文化的神徽。

良渚文化的祭坛墓地位于反山土冢东北五公里的瑶山上。祭坛经过精心设计,为近方形的漫坡状,边长约20米,面积约400平方米,以不同的土色分为内外三重。中心为红色土方台,四边长约6—7.7米,红土外围为灰色土填充的围沟,灰土围沟外是用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围台,围台面铺砾石,边缘以砾石叠砌。这座祭坛由多色土构成,衬托了祭祀场所的神秘色彩,开创了后世多色土祭坛建筑的先风。

祭坛上分两排埋葬着12座墓,各墓都出有成批玉器,其中以埋在中心红色土台上的墓葬出土玉器最多,有的多达148件(组)。这批玉器制作精良,种类有富有神秘色彩的玉琮、透雕玉冠、冠状饰、三叉形器等,其上也大都雕刻有神徽,使人望而生畏;还有象征权力的玉钺、龙首牌饰;也有鸟、璜、带钩等装饰品和嵌玉漆器等高级用品。这些墓主生前很可能是祭祀苍天、大地、神灵的祭师或巫觋〔xí习〕。

除反山与瑶山外,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高台土冢、祭坛墓地,还有浙江余杭汇观山、海宁大坟墩、余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昆山赵陵、常熟罗墩、武进寺墩等地,几乎遍布太湖地区。而与大型高台土冢、祭坛墓地相应规模的大型建筑址,则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中心部位的莫角山遗址。

莫角山遗址是一处经人工修筑的台形基址,东西长约73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达30万平方米以上,高出周围地面平均三至五米以上。 目前已在遗址上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4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基址和另一处留有三排颇大柱洞的夯土基址。夯土基址由9—13层泥、沙层间隔筑成,厚约50厘米;三排大柱洞,排间距约1.5米,柱洞坑口径约0.44—1.35米,深0.21—0.72米,内有直径约半米以上的木柱灰。另还发现了数米长的大方木,多处经火烧过的大量土坯堆积。这些表明这一大型台址上曾建有规模空前的巨型建筑物。当年它那高大雄伟的形象,足以令人望而生畏。使人惊叹的是,在莫角山大型台址周围约12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各类大小遗址40余处,其中瑶山、反山、汇观山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遗址而存在。莫角山遗址上的大型建筑物,很可能是良渚人最高统治者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场所。

反山土冢、瑶山祭坛墓地与莫角山大型台基及建筑址的发现,充分显示了距今4800年前的良渚人的精神世界与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良渚文化的社会在那时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时期。然而,良渚文化成就的消失如同它的发现一样引人瞩目。太湖地区在良渚文化以后的近千年内,还没有发现可与发达的良渚文化成就相比拟的文化遗存。良渚人创造的文化精华,在良渚人之后流向了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