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二十节 明定陵

第二十节 明定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明代有13个皇帝埋葬于此。这些陵墓环列于天寿山南麓,组成以长陵(明成祖朱棣)为中心的宏伟庞大的陵墓群,称之为“明十三陵”。

1956-1958年,对其中的定陵进行发掘,揭开了地下宫殿的秘密。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他的两个皇后孝端与孝靖也同葬于此。位于陵区中部偏西的大峪山下。

定陵的陵园建筑,是仿照嘉靖皇帝的永陵而建造的。明楼重檐斗拱额坊全部用石材修建,宝城垛口、明楼地面也全部用花斑石,而且陵园加筑一道外墙,这在诸陵中较为特殊。

地面建筑有稜恩门、稜恩殿、明楼和宝城。

玄宫(地下宫殿),是陵寝的地下建筑部分。由前殿、中殿、后殿与左右配殿组成。全部用石材起券结构。前殿大门的外部是石结构券门。这是玄宫第一道大门。券门下是两扇用整块汉白玉做成的石门。前殿是一座长20米,宽6米,高7.2米的长方形券室,中殿长32米,宽、高同前殿,也是一座长方形券室。南北两壁各有石券门与左右配殿相通。中殿西端有汉白玉雕成的三个宝座,成“品”字形摆放。后殿是玄宫的主要建筑。它的设计布局与中殿成“T”形,南北长30.1米,东西宽9.1米。四壁石条平砌。地面平铺花斑石。中部偏西是汉白玉宝床,床面铺花斑石。石。宝床上放置梓宫三具。中间是万历朱翊钧,北为孝端皇后,南为孝靖皇后。葬具均为一棺一椁,尸体已腐烂。

左右配殿结构形式相同,都有石门以通中殿,东西26米,南北7.1米,高7.4米,地面平铺条石。配殿中央都有汉白玉宝床,床面铺砖。这座五殿七门组成的玄宫,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

地宫随葬品,大都放在后殿宝床上和梓宫内,可分为葬仪用具与生活用具两大类,总计2000余件。

葬仪用具:谥〔shì示〕册、谥宝、墓志、木质和锡质明器。谥册四份,松香木制成。板长28厘米,宽12厘米,厚1厘米,每册10板,丝绳缀连,外披织锦,内刻谥文。谥宝四个,木制,上雕龙纽,下刻帝后谥号。孝靖皇后王氏墓志一盒。墓志长宽各64厘米,厚13厘米。木质明器多为人俑和马俑。人俑多男俑,少数女俑,多着长衫,当属仪仗之类。

生活用具:冠服、金、银、玉、瓷器等。许多器物,堪称稀世珍品。金冠高24厘米,是金品中最珍贵的一件。用极细金丝编制而成,后面盘绕着二龙戏珠,形态生动。凤冠四件,皇后在大典时戴的帽子。其中一顶六龙三凤冠,用金累丝点翠的工艺制成,通体饰上千颗珍珠和近百颗红、蓝宝石。六龙口衔珠滴与三凤相戏,寓有“龙凤呈祥”之意。是罕见珍品。金器数量很多,有盆、盂、壶、香盒、粉盒、碗、盘、匙、爵等日用品。有一镶金梨木碗,外表髹漆,内里和底托镶金。金爵、壶上,镶满红蓝各色宝石,华贵美观。

玉器有碗、盆、壶、耳杯、盂、爵、带钩、玉圭等。玉爵鋬为龙形,底部饰金龙,还有镶嵌红、蓝宝石的盘形金座。宝石中最名贵的可算猫眼石,蟹绿色,形似猫眼,轮转照人,可称稀世之宝。玉圭八件,其中一件长27.3厘米,宽6.5厘米,厚一厘米。上刻“四山”纹,取“安定四方”之意。这应是帝王祭祀天地宗庙时用的“镇圭”。

瓷器,可分青花和“明三彩”两类。有梅瓶、碗、炉、觚等。三彩瓷炉,高17.8厘米,底款:“大明万历年制”。釉色为黄、绿、紫三色。三条蟠龙盘绕炉身,形成双耳,龙首倒立成三足,是明瓷中的珍品。

出土大批织锦。这些织锦不仅记录了织品名称、产地、产时、花纹及长宽尺寸,而且记录了织造分工及织匠姓名。是研究明代织锦的宝贵资料。

定陵的发掘,揭开了地下宫殿的秘密,出土了大批珍宝,是明代考古的重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