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被完整搬迁过的艺术宝库永乐宫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原在山西芮城靠近黄河北岸的永乐镇,今在芮城县龙泉村东侧,这是一座曾经被完整地搬迁过的艺术宝库。
永乐镇相传是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洞宾是一位见于历史记载而在民间传说中很有影响的人物,后来被称为道教有名的神仙。吕洞宾死后,其乡人在他的故居建起了吕公祠。以后,随着吕洞宾神话故事的流传,奉祀者日益增多,还受到朝廷的尊崇,吕公祠也随之扩建为道观。不料,公元1244年的一次野火将道观烧得精光。好在当时全真教得势,第三年即开始重建。历时15年,于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建成主体建筑。这时,元世祖敕令改观为宫。因宫址在芮城永乐镇,故称永乐宫。此时,吕洞宾也被尊崇为道教的“天尊”。主体建筑建成后,内部装饰仍在陆续进行。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绘完三清殿壁画,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纯阳殿壁画竣工。永乐宫前后施工达110多年,几乎与元朝共始终。
宫内主体建筑宫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无极殿)、纯阳殿(混成殿或吕祖殿)、重阳窟(七真殿或袭明殿)自南向北,排列于中轴线上,除宫门为清代建筑,其余都是元代所建。
三清殿最为重要,位置也与一般寺庙主殿在后面不一样,它处于永乐宫前部。三清殿为七开间庑殿式建筑,它继承宋代风格,屋檐和屋脊呈曲线状,它还采纳辽、金大胆简朴的结构方式,将殿内柱子减至八根,使空间宽敞实用。另外,它的殿顶坡度大、出檐短,梁架减化,斗拱比例小,柱间朵数多,开了明清建筑风格之先河。三清殿台基高大,月台宽阔,四壁无窗,殿内藻井镂刻精细,整个建筑给人稳重而轻巧的感觉,加上它黄、绿、蓝三色相间琉璃剪边,色泽鲜丽,别具一格,可称得上是我国建筑技术发展史中上承宋、辽、金,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实例。
三清殿内举世闻名的元代壁画《朝元图》,给这座建筑增色不少。近300个值日神像,形体高大,神态各异,有的左顾右盼,有的凝眸欲语,有的恭谨温肃,有的威武雄壮,有的前呼后应,栩栩如生,人物安排高低错落有致,线条流畅飘逸。全图长达94.68米。
另外,其他各殿也有精美的壁画。纯阳殿绘着以吕洞宾神话故事为内容的《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一共52幅,幅幅不相同,头尾相连,变化万千。重阳殿绘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和他的六位门徒修仙传道故事画49幅,每幅都有榜题。龙虎殿绘有神荼、郁垒、神将等画像,个个孔武有力,像是降妖捉怪的能手,技法十分高超。永乐宫各殿精美的壁画,绘制历时110多年,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多采用重彩勾填笔法,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是研究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和道教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1959年因修三门峡水利工程,将全部建筑连同壁画照原样迁移到了45里以外的龙泉村。现在,永乐宫内设有文管所,对永乐宫进行日常的保养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