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四章 夏商周春秋战国制陶工艺的发展和瓷器的发明

第四章 夏商周春秋战国制陶工艺的发展和瓷器的发明 

从大量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可看出,居住在肥沃的黄河中下游辽阔的平原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生活比较稳定的夏族,通过部落联盟的形式,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第一个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夏。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地区。考古资料证实了夏的存在。据《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夏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共400多年。20世纪30年代,安阳殷墟发现商代遗存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问题,否定了疑古派对夏存在的怀疑,提出仰韶文化即夏文化。也有人提出龙山文化为夏文化。50年代以后,中国考古学获得巨大发展,对各地区文化面貌、年代、相互关系有了认识。开始了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探索夏文化。据文献记载,河南西部的颍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区,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涑〔su肃〕水附近是夏人活动地区。1959年发掘了大批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年代比商代早,成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特别是二里头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有自己的特征和自身发展阶段,以后又发掘了山西夏县的东下冯遗址,发现两者的联系和差异,河南龙山文化的王湾遗存、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文化面貌很有特色,对探讨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现在比较主要的意见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四期都是夏文化,因为其中二、三期虽然有变化,但相同因素是主要的,年代都早于郑州亳都。有人主张河南龙山文化不是夏文化,另外一些人主张王湾类型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继承关系,测定年代表明在夏纪年之内,所以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是夏文化,早期应该是先夏文化。有人主张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期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夏商文化是同源的,夏文化实际是夏代纪年内的那一段文化遗存。这些认识反映了研究者之间对探索对象的认识存在着很大分歧,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关于夏代制陶,《墨子·耕柱篇》中有“陶铸于昆吾”,说的是夏代昆吾族善于烧制陶器和铸铜。从二里头早期遗址和东下冯夏文化遗址看,制陶用的泥土原料和工艺程序,与新石器时代遗址制陶没有多大差别。都是用普通陶土制作,有灰陶、灰褐陶、黑陶等。从陶质分,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有少量白陶,白陶用北方坩土作原料。多数生活用具器皿制作不够精细,用泥条盘筑法成型,轮制不多。磨光黑陶工艺较精细。表面经过仔细打磨,烧成温度在800 ℃左右。作为饮水进食的用具和容器有豆、平底盘、高足盘、三足盘、深腹盆、小口高领罐、缸、瓮等。酒器有觚、爵、斝等。炊器有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等。陶器有纹饰,有的主要是装饰,为好看。有的纹饰也起到加固坯体的作用。纹饰有弦纹、叶脉纹、花瓣纹、云雷纹、圆圈纹、绳纹、方格纹、篮纹、铆钉状纹等。从文化遗址的发掘了解到,制陶手工业规模不大,陶窑都是单个发现,成群的窑址没有发现,而且陶窑建造也不大,和新石器时代相比变化很小,陶窑的形制为馒头形窑,有窑室、窑箅〔bi必〕、火膛、支柱和火门。窑壁呈圆弧形,向上收敛,窑室底径为1.28米,窑底用草拌泥铺成厚厚的窑箅,箅上作出圆形壁孔,箅下是圆形圜底火膛。和新石器时代陶窑相比,这种结构能使火焰均匀地上升,提高陶器质量。

进入商朝以后,制陶工艺提高首先表现在陶窑的改进上,商代也是馒头窑,火膛增高,有火门,箅孔加大,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温度提高。商代陶器,有泥质陶、夹砂陶、红陶和夹砂红陶、泥质黑陶和黑皮陶,还有白陶,以第一种为主。常见的器形有鼎、甑、甗、鬲、斝、觚、爵、盉、豆、簋、三足盘、盆、瓮、大口尊、缸等。部分陶器制作很精细,表面磨光,或在磨光的陶器上施凸弦纹,拍印出成带条状的双钩纹、云雷纹、圆圈纹等。而大量的生活用陶则用陶拍子拍出印痕较深的绳纹,在口沿或肩部施附加堆纹和凹弦纹,也有一些方格纹,精细陶器浅刻有鱼形纹和夔龙纹、蝉纹。

商王朝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大约经历了四个多世纪,考古学家们将商文化分为早晚两期。商朝建立到盘庚迁殷以前为前期,盘庚迁殷至商灭亡为后期。这两期陶器制作工艺和器物种类,都有一些变化。

商早期陶器。泥料的选择和加工都比较细致,日用器皿比较精致,胎体比较薄。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为主。精细陶表面是黑的,胎心为灰褐色,即所谓黑皮陶。胎薄而光亮的黑陶也生产,只是数量不多。民间使用很多的炊器仍然是夹砂粗红陶和夹粗砂棕褐色陶器。陶器的装饰做得很规整,装饰效果很美,如清晰的绳纹、弦纹、云雷纹、双钩纹、圆圈纹、镂孔和附加堆纹。和夏代陶器相比,饮食器中的食器增加,盛食物的簋,底下的圈足加宽,不但平稳,还能盛更多的食物;豆类器物,盘体加宽,底下的圈足也加宽,稳当而壮实,代替夏代不容易放置平稳的浅盘高柄豆;夏代夹砂陶作的炊器鼎,也由细泥磨光陶做出,使用功能也由炊器改为食器;生活中使用得很广泛的钵,钵体加宽,加两个拙实的耳。饮器中,饮酒饮水用的器皿,如觚、爵、斝、盉等做成各式各样,数量很大。煮饭、煮肉、烧水用的炊器,鬲使用很多,鼎减少.增加了甗。

白陶,商代白陶工艺出类拔萃,远远超过新石器时代,各种器皿都做得庄重典雅,花纹和造型相配,与青铜器一样,繁密高贵,有一种神秘感。

商代前期的各类陶器,从做工的严谨上看,表现出一个王朝处于上升时期的蓬勃气象。

商朝晚期陶器。这个时期青铜工艺高度发达,日用器皿、礼器庄重精美、豪华气派,代表了商代艺术的最高成就。部分陶器也学习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花纹。社会各阶层广泛使用陶器。陶器是普及性很强的实用工艺品,产量大,品种多,内容很丰富。陶器装饰虽然也学习青铜器的花纹,但制陶过程中做出来的有助于陶器成型稳定、提高成品率的一些花纹仍然大量出现,如绳纹、方格纹、篮纹等。美化陶器的一些纹饰,如花瓣纹、方格纹、火焰纹、漩涡纹、圆圈纹、蝌蚪纹应用很广泛。庄重古朴,和青铜花纹一样的纹样,如曲折纹、人字纹、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乳钉纹、连环纹等,既神秘,又漂亮。

从盘庚迁殷到纣灭亡的273年间,商王朝渐渐走向腐败。陶器和铜器一样,酒器生产很多,制作十分讲究,上层人物嗜酒成风,陶质酒具猛增。商灭亡之后,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揭露了商王朝统治者的腐化堕落,其中很多内容与商人贪酒有关。著名青铜器《大盂鼎》上的铭文说:商人“唯边唯侯,甸雩〔yu于〕殷百辟,率肆于酒”。一种社会风气,往往是从统治集团开始,传至社会上层,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波及庶民百姓,商朝社会就是这样形成一股饮酒风气。商朝后期,大量青铜器是酒器,这是供社会上层人物使用的,陶器中酒器生产更多,觚、爵、斝、壶、尊、卣〔you有〕、觯〔zhi至〕等酒器十分盛行,社会各个阶层都使用。食器主要是簋、盘、豆等;盛物器皿主要有盆、罐、瓮等。夹砂陶制作的炊器,有鬲、甗、罐、甑等。庶民大众用的陶器,尤其是炊器,主要着眼于实用,艺术性较差。胎体比较粗糙厚重,装饰主要是粗绳纹、三角划纹、网纹等。

商朝社会厚葬死者,统治集团的王侯显贵死后,人们用贵重的青铜器、玉器、象牙雕刻器,精美的灰陶、黑陶和白陶殉葬。庶民百姓则用粗陶殉葬。有一种陶器工艺十分粗糙,烧成温度很低,吸水率高,质地疏松,陶色为灰黄色,很容易破碎。日常生活中这类陶器无法使用,它们是专门为死人陪葬而制作的,这类陶器叫明器。有的明器制作也很精细,尽管火候低,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河南安阳商朝都城遗址殷墟出土大量的黑皮陶,上面还用红彩画出饕餮纹、三角纹和云雷纹、方格纹等。

白陶,商后期白陶做得更加优美,主要器形有鬶、壶、盉、爵、罍〔lei雷〕、盘、卣、盂、豆、钵、簋等。花纹装饰繁缛严谨,有饕餮纹、夔龙纹、曲折纹、回纹、云雷纹等。

印纹硬陶,商代中国南方地区生产一种灰色,或灰褐色陶器,表面拍印密密的,但能看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花纹,质地比一般陶器坚硬,其硬度达五至六度,烧成温度在千度左右,吸水率远远低于一般陶器,人们称为印纹硬陶。商代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均有发现。江西发现最多,北方黄土地带的河南、河北、山西以及山东等地均有发现。

印纹硬陶在南方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生产,开始就是一般陶器上拍印花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烧成硬陶,用快轮成型,坚固耐用,朴实敦厚,商代常见的器形有釜、瓮、尊、罐、罍等。工匠在制陶工具陶拍子上刻出方格纹、云雷纹、曲折纹、人字纹、叶脉纹和粗线条的回纹等,在成型时密密地拍印在胎体上。陶拍子上绑上绳子,拍出的花纹就是绳纹,绳纹多拍在器物的底部外壁。

西周陶器 周是黄土高原中西部一个古老的部族,自古以来生活在泾水、渭水流域,从事农耕、畜牧生产。到古公亶父时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安定下来。到文王、武王时,主要部族迁到丰、镐,势力逐渐强大,联合蜀、庸、羌、微、卢、彭等八大强悍部落,发动灭商战争。在公元前11世纪灭掉商王朝,建立周朝。周朝分成几个阶段,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为西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为东周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宣告结束。

和商代陶器相比,西周陶器中酒器大为减少。用夹砂陶做成的炊器,如鼎、鬲、甗等,商代在使用时把它们架起,下面烧火,所以器物的足制作得尖瘦而高。商代后期和周,由于使用习惯的改变,陶鬲和各类炊器制作时就把底部加宽,腹体加深,多容纳食物,所以裆的角度很大,足越来越退化,底部外凸几乎变成一条弧线。盆、豆等盛物器皿,形体比较宽,线条挺直,豆的喇叭形足根据上端盘体的宽窄深浅灵活安排。簋类器物的圈足也有不同的安排,总的趋势是比商代陶器更简洁,更注意实用功能的发挥。

春秋陶器 日用器皿主要是质地很好的泥质灰陶,炊器是夹砂灰陶、红陶和棕灰色陶器。饮食器有盘、盂、豆等。盛物器有盆、瓮、罐等,炊器主要是鬲、釜、甗等。

战国陶器手工业,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第一,除了分布在民间,作为农业副业的小作坊以外,各诸侯国政治经济中心、商业重镇都发展起规模巨大的窑场,如东周都城,即洛阳的周王城、燕国都城河北燕下都、晋国都城山西侯马、齐国都城山东临淄、楚国都城范围的江陵毛家山、越国故地浙江萧山进化区和绍兴富盛区等,制陶手工业很发达,一处窑场遗迹达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平方米的范围,堆积厚,这些情况说明生产规模大,很兴旺,经营时间很长。 由于各制陶区域工艺上的竞争,作坊主和工匠采取措施提高质量。产品在同一区域出现,小作坊也会向技术力量雄厚的作坊学习、模仿,使陶器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战国流行在器物上刻上工匠的铭记,那些带有远古文献记载的官工铭记,是官府作坊的产品。但数量最多的是各种私营作坊的铭记,这些私营作坊在各地均有。如河北省武安县午汲故城制陶作坊区遗址,发现大量带铭记的陶器和陶片。铭文有:“牛文陶”、“粟疾巳”、“邮陲〔chui垂〕”、“韩□”、“史□”、“孙□”、“不孙”、“丌(綦〔qi其〕)昌”、“爱吉”、“均”等。这些铭文内容复杂,无论打印的是姓,或是名都不是一个作坊的人。这是一些私营作坊的产品,各个作坊的产品打各个作坊主的印记。官府作坊,资金雄厚,工匠多,只有一个印戳,产品比较规范,质量也比较好。官营作坊、私营作坊有印记的产品在洛阳、郑州、咸阳、临淄等战国古都遗址都有发现。私营作坊规模小,官营作坊规模大,它们都集中在一定的生产区,工匠劳作的房屋都很狭小简陋。陶窑密集,每个烧陶的单位,从河北省武安县午汲故城陶窑遗址来看,只有三至七平方米。这些情况说明陶器生产很兴旺发达,工匠的劳动条件很差,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发挥高度的智慧,生产大量精美的陶器,是很不容易的事。

第三,由于社会对陶器用具需要量很大,各个作坊发挥技术优势,有的地区出现了专门生产某类产品的现象,有的以烧陶豆为主,用刻有“豆里”的戳子打上印记。有的以烧陶盆见长,所烧的陶盆,圆整规矩,十分好用。这种分工,使战国制陶工艺从拉坯到烧成都有很大提高,从一般饮食器具的小器物到大罐、巨瓮都烧得很好,颜色通体一致,没有歪扭变形的现象,不作任何装饰的普通陶器都很漂亮。

第四,中国历史发展到战国时期,逐渐趋向统一,文化上这种倾向日益明显,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自成体系。地理条件,制陶原料,工艺传统,人们的生活习俗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生产的陶器各有特点,尤其黄河流域的北方和长江流域、沿海地区、东北、西北边远地区差别较大。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地区差别仍然很清楚。

制陶方法,日用器皿用陶车成型,技巧熟练,很少装饰,器物表面有又细又均匀的轮旋纹。结构比较复杂或形体巨大的器物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艺术性很强的小件作品,或装饰器物各种形象的附件,用捏塑法做成。像鸭蛋壶一类的特殊器形、人物形象的陶俑、动物形象、瓦当等作品,则用范作或模作。尽管青铜器、漆器、低温釉陶和原始青瓷是当时工艺水平很高的生活用具的代表,但只有社会上层有权有势的人物使用,而陶器在广大社会阶层都有所使用。工匠是智慧的,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陶器,以不同技艺来制作,艺术意识相当强。

第五,战国时期,青铜艺术逐渐走向衰落。青铜器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套的礼器如果用陶器作成,成本十分低廉。陶器一窑可以烧上百件,贵族上层用它作为陪葬用品一点不降低身份,同样达到“礼”的要求。庶民百姓也买得起。逐渐,“礼不下庶人”的观念就打破了,像青铜器一样的器物鼎、壶、簋、甗、簠等明器生产出来,制作得很精美,不像商周陶明器那样粗劣疏松,敷衍死人。明器成套生产,精美雅气,一些并不很大的墓葬也有出土,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印纹硬陶 长江以南的印纹硬陶在战国一直发展到沿海地区,人们生活中使用得很多。江苏、浙江地区的印纹硬陶水平很高,主要是一种灰色胎体的器皿,有坛、罐、钵、盂等,和一般灰陶相比,器物种类虽然不多,但每种器物都有很多大小不同的规格,产量很大。在江南战国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印纹硬陶占陶片统计总数的40%左右,墓葬出土物中印纹硬陶达到总数的50%。广东广西沿海地区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生产相当普遍,有一些器物如瓿、罐、瓮、缸等和江浙地区的产品在造型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就是说工艺上有许多共同性。那种小口、细颈、斜肩、下腹扁鼓的四耳匏〔pao刨〕壶、双鋬〔pan判〕三足坛、三足盖盆的造型都极富地区特点。各个地区的印纹硬陶都有装饰花纹,江苏、浙江、江西地区的装饰花纹有回纹、筛格纹、米字纹、细方格纹、方框圆孔纹等。广东广西地区则流行点线形篦齿纹、流畅的篦纹、圆珠纹、栉齿纹等。

瓷器的发明 在制陶工艺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在商代中期发明了瓷器。瓷器是用瓷土(高岭土)作胎,表面施一层玻璃质釉,经过1200℃以上高温烧成。瓷器的特点是胎体致密,不渗水,不透气,表面有一层高温烧成的玻璃质釉,不藏污垢,容易拭洗,清洁卫生,庄重典雅,这是陶器所不能比拟的。发明瓷器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用具的进步做出的一大贡献。

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瓷器发明是在商代中期。最早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种质地坚硬、施玻璃质青釉的器物,如大口尊等,火度很高,轻轻敲击能发出悦耳的金属声。以后在河南、山东、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硅酸盐科学工作者对这些器物标本作了多次科学测试,证明它的原料和历代公认的瓷器原料一样,不是普通的制陶泥土,而是一种高岭土。烧成的温度达1200±30℃,这个温度比任何日用陶器温度都高,和现代瓷器烧成温度一样。胎体表面的釉是和坯体同时烧成的高温釉。 一般陶器吸水性强,而它基本不吸水,坯体中有发育较好的莫来石结晶。从科学上可证明它完全符合瓷器的标准,应该是我国最早的瓷器。它的产品从商代中期开始,一直到西周、春秋、战国,工艺逐渐提高,形成独自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陶器逐渐在人们生活中失去重要意义,瓷器则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