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
(1)“广种不如狭收”
土地利用是农业技术的基础,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但各个农业经营单位在考虑它的生产方针时,总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起码战国以来就是这样。战国初年李悝[kui 亏]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还是不勤谨,每亩将增产或减产三斗,在方百里可垦田600万亩的范围内,粮食总产的增减达180万石,幅度为20%。“尽地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地,可以亩产“数盆”(盆是量器,合一石二斗八升),等于一年收获两次,潜力很大。
要通过提高单产来增加总产,就不能盲目地扩大经营规模。历代农学家无不提倡集约经营,少种多收。如贾思勰认为,“凡人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齐民要术》)。陈旉主张“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农书》),并提出耕作规模要与“财力相称”。明代《沈氏农书》也主张“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这种主张的产生不单纯因为人口增加、耕地紧缺和小农经济力量薄弱。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人力财力的使用上都是更为节省的。《沈氏农书》以桑地经营为例,指出如果深垦细管,多施肥料,可以“一亩兼二亩之息,而工力、钱粮、地本,仍只一亩”。又引老农的话说:“三担也是田,两担也是田,担五也是田,多种不如少种好,又省气力又省田。”
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西欧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西欧粮食收获量和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四一五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三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嘉湖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四一五石,合今每市亩901-1126市斤,比现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水稻产量还高。我国古代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无疑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
(2)种无闲地与种无虚日
土地生产率与土地利用率①关系密切。在“尽地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集中表现在以种植制度为中心的耕作制度的发展上。我国在原始农业时期很早就从生荒耕作制转为熟荒耕作制,在传统农业时期,早在战国时就从休闲制转为以连种制为主。而西欧一直到18世纪末仍维持着定期轮流休闲的三圃制。在连种制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出色的创造。
一是轮作倒茬②。一块地里如连续种植一种作物,往往会引起某种营养元素的匮乏和某些病虫害以至杂草的滋生,合理的换茬可以调节以至加强地力,减轻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我国古代轮作的特点是广泛采用有肥地作用的豆料作物或绿肥作物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方式又灵活多样。
二是间作套种。间种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成行或带状相间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套种则是指前季作物收获前在行间播种下一季作物,前季作物收获后,套种作物继续生长。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耕地和作物生长季节。它要求高秆与矮秆、喜阳与喜阴、深根与浅根以及生育期和对肥料需求不同的各种作物合理搭配,互不相妨,以至互相促进。两汉的《氾胜之书》已介绍在瓜地中间种薤〔xie泄〕即藠〔jiao教〕头或小豆,在瓜成熟之前采收薤子或豆叶出卖的办法。《齐民要术》中有桑田间种芜菁、绿豆、小豆,麻子间种芜菁,大豆间种谷子等的记载。陈旉《农书》总结和推荐桑园间作苎麻的方式。明代出现了水稻套种、麦棉套种等新经验,到了清代间套种的方式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三是多熟种植。我国中原地区早在战国秦汉已有复种制的萌芽(如冬麦收获后种禾、豆),岭南部分地区双季稻种植不晚于汉代。但这些都是零星的、分散的。复种制较大的发展是在宋代,当时经济重心所在的江南地区人民在水稻收获后种植小麦、豆类和油菜等。到了明清,江南稻麦复种制进一步发展。南方双季稻的种植更加广泛,并向长江流域扩展,部分地区出现二稻一麦的一年三熟制。在华北的许多地方,早在唐宋时已出现以麦作为中心的二年三熟制,至明清趋于定型,典型形式是秋收后种冬麦,麦后种豆,次年豆后种玉米、谷子、黍穄〔ji 继〕等,收获后仍种冬麦,依次循环。杨屾《修齐直指》中还记载了粮菜间套复种两年十三收的经验。
农业是依靠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我国传统耕作制度的特点是多熟种植与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相结合,一方面尽量扩大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以至“种无闲地”;另一方面尽量延长耕地里绿色植物的覆盖时间,以至“种无虚日”,使地力和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耕作制度对水、肥和耕作管理的要求很高,并且必须十分熟悉各种作物的特性。
(3)立体农业的雏形
间套作和轮作复种已是一种多物种、多层次的立体布局,这种充分利用土地的方法还可以从大田扩展到水体,从种植业扩展到多种经营。例如,汉代已出现利用陂塘灌溉种稻,塘内养鱼种莲,堤上植树的综合土地利用方式,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许多反映这种情况的汉代陂塘水田模型。陈旉《农书》总结了高田凿池蓄水种稻,堤上植桑系牛的经验。明清时代,一些低洼地区(主要是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比较广泛地采取了堤塘生产方式:低洼地挖池,堆土为堤(或称“基”),池中养鱼,堤上植桑(或种果、蔗及其他作物),桑叶饲蚕,蚕矢(屎)饲鱼,池泥壅桑,循环利用。如珠江三角洲有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稻基鱼塘等。有的地方还加入了畜禽生产和大田生产的内容。如明嘉靖年间谭晓兄弟在江苏常熟开发荒洼地,最洼处凿为鱼池,次洼处种植菰、茈[ci 词] (荸荠)、菱、芡等水生植物,有条件的开成菜畦;池上架笼舍养鸡猪,利用其粪饲鱼,田地周围筑高塍,其上植梅桃诸果。据《补农书》等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形成“农-桑-鱼-畜”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圩外养鱼,圩上植桑,圩内种稻,又以桑叶饲羊,羊粪壅桑,或以大田作物的副产品或废脚料饲畜禽,畜禽粪作肥料或饲鱼,塘泥肥田种禾等。这些生产方式,巧妙地利用水陆资源和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互养关系,组成合理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把土地利用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前,在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研究和推广各种立体农业模式的热潮。立体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多种生物共处与多层次配置,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这种立体农业的雏形,明清时代即已出现,它预示着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传统农业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为其主攻方向,而这就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
注释:
①土地利用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已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另一种是指耕地的利用强度,即复种指数。这里是用这个概念的后一种含义。
②茬原指作物收获后留在耕地中的根部和残茎,倒茬指一种作物收获后换种另一种作物,又叫换茬。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