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要经过沤制加工,促其发酵腐熟,以提高肥效,古称“酿造”。施肥方式与技术也很讲究,有种肥、基肥和追肥。如何施肥才能用最小工本取得最大效果?人们强调要看时宜、土宜和物宜,把施肥比作对症下药,即所谓“用粪如用药”(陈旉语)。
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之所以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而地力长久不衰,重视施肥、精耕细作和合理的轮作倒茬是最重要的原因。
(7)合理排灌与土壤环境的改良
农田的合理排灌对改善土壤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举例说,黄河流域先秦时代的沟洫制,就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洫,形成长条型垄台,结合条播、合理密植、间苗除草等措施,建立行列整齐、通风透光的作物群体结构,不仅改变了涝渍返碱的土壤环境,而且创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战国以后,农田灌溉发展起来。人们往往用引水淹灌并改种水稻的办法洗盐,或者利用北方河流含沙量高的特点灌淤压碱。漳水十二渠和郑国渠在这方面都做得十分成功,使“千古斥卤(盐碱地)”成为亩产一钟的良田。西汉贾让曾对此总结说:“若有渠灌,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种秔稻,高土五倍,下田十倍。”(《汉书·沟洫志》)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也曾在黄河流域大规模放淤压碱。南方梯山围水,也包含了通过适当排灌,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的措施在内。南方水稻田的水浆管理,既要满足水稻生长各阶段对水的需要,又要避免稻田因长期渍水而温度不足、通气不良的弊病。陈旉《农书》记载江南水稻耘田采取“旋干旋耘”的办法,耘过的田,要在中间和四傍开又大又深的沟,把水放干,至田面坼裂为止,然后再灌水。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高地温,促进氧化。陈旉说这“胜于用粪”。这种开沟烤田的办法,至今仍流行于苏南地区,农民称之为丰产沟。为了改善水稻田土壤结构,又有犁冬晒垡,水旱轮作,在冬水田上开腰沟排水等项措施。至于秧田排灌管理,就更为细致了。
(8)高产栽培法与低产田改造
在综合运用耕作、施肥、灌溉等项技术方面,我国古代还创造了一些特殊的高产耕作栽培法。如西汉赵过创造代田法,把六尺宽的亩作成三沟三垄,种子播在沟中,出苗后锄垄土壅苗,渐至垄平,这样做可以防风抗旱。同时又采取耦犁作垄,耧车条播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垄和沟的位置年年轮换,也就是耕地中利用部分和闲歇部分轮番交替,代田法由此得名。这样做,耕地得以劳息相均,用养兼顾。代田法曾在西汉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和西北边郡屯田区推行,收到明显增产效果。后来由于牛耕的普及和耕-耙-耱-压-锄抗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黄河流域一般已不需要采用垄沟种植的形式。
始见于《氾胜之书》的区田法,是把农田作成若干宽幅或方形小区,采取深翻作区、集中施肥、等距点播、及时灌溉等措施,夺取高产丰产。它不一定要求有成片的耕地,不一定采取铁犁牛耕,但要求投入大量劳力,比较适合缺乏牛力和大农具、经济力量薄弱的小农经营。据《氾胜之书》记载,区田可以达到“亩产百石”。从历代试验包括解放后试验的材料看,区田法确能抗旱高产,但产量未必如《氾胜之书》宣传的那么高,而且费劳力太多,难以大面积推广。倒是遇到牛疫或旱灾时,不失为救急济贫的良法。
清代耿荫楼还设计过一种“亲田法”,每年轮流在全部耕地中选出部分耕地,加倍精耕细作、施肥灌水,既能旱涝保收,又能轮流培肥地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改造低产田方面是下了不少工夫的。华北多盐碱地,除上文谈到的沟洫排盐、种稻洗盐、放淤压盐之外,还有种植苜蓿、耐盐树种治盐和深翻窝盐等办法。南方多冷浸田,又有犁冬晒垡,开沟烤田,熏土暖田和施用石灰、骨灰、煤灰等办法。
甘肃干旱贫瘠山区还创造一种“砂田”。土地耕后施肥,分层铺上砂石,造成保温、保水、压盐的土壤环境,这种田收成甚好,但造田和改铺要花费大量劳力,堪称农业技术史上的一项奇迹。
中国现有的许多耕地原来的条件并不好,是历代人民加以改造才成为良田的。这样的土地国外是很少利用的。这一事实表明中国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是有高度智慧和毅力的。
——————
注释:
①有人认为商代已开始施肥,也有人认为原始社会晚期长江下游局部地区已用河泥作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