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11年),商品交换大为发展,引起货币的大量流通。由于500多年的封建割据,造成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各地不同经济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货币形态,建立了不同的货币体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以铜币为主,兼用金、玉、银、锡、布帛及贝币,各地自由铸造,分散发行,货币形制不一,轻重大小比价各异,均源于当地的生产工具,并由原始形态转向轻小适用和圆形化。(2)黄金铸币,战国中期以后,金币在南北各地广泛行用,以金钣、金饼两种形态为主。各国金币虽各自为政,但区域性限制并不明显。战国末期,金币和铜币已成主要货币。这些货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货币体系:

(1)布钱体系

布钱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即今黄河中游的河南、山西、河北地区。布钱原意为流布久远。布,源出于锄草农具“镈”〔bo博〕,简写为尃,音转借为布。钱,源于古代“剗”〔chan产〕转音,剗即铲地的铲。布钱的发展,又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原始布。约在殷商后期及西周初期已经存在。又名大铲布,形如农具铲,是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之一,也是金属铸币的雏型。它尚未脱离钱镈农具原状,体大銎〔gong巩〕短,厚重粗糙。此布有多种,主要有无字布,益字原始布,庐氏原始布,有纹饰,较美观。

第二,空首布。西周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形体比原始布大为缩小,轻薄整齐,制作精良,也称铲布。此布銎长,空可纳柄。币身有多种形状。平(方)肩弧足或足面稍向内凹者,如方肩空首布。钱身近正方形,正背有三道直纹及文字,如安臧布。尖肩尖足空首布,正背也有三道直纹,如甘丹布。斜肩空首布,晚期出,最大的为三川釿〔yin银〕布,最小的为东周布。这些布钱多附有文字,记干支、数字、地名、天象、事物等内容,一字二字不等。其货币单位为“釿”,春秋时重35克,战国早期12—17克,晚期轻至10克左右。

第三,平首布。又叫实首布,形体比空首布更小而薄,相当精美平整,基本上已脱离农具镈的原形,如銎和三条背直纹均消失。春秋末期始见,盛行于战国中晚期。平首布种类很多,均布首扁平无銎,布背素面,布面有各种文字,记地名和货币单位釿、寽等。布的重量也从30克至五六克不等,变成一种有一首两肩两足的扁平光亮的小铜片。又可按重量分成大小几种,有以铭文表示二釿、一釿、半釿的,寓有子母相权之意。形制上有平肩、耸肩、圆肩、方足、圆足、尖足等等。战国中期盛行的平首布有晋阳、梁、安邑等釿字布,各分为半釿、一釿、二釿三种,重量不等,如“安邑一釿”重17克,“梁一釿”重10—16克。另一种叫爰〔yuan元〕字布,魏国大梁铸,文字多,有两套:一是“梁正尚金当爰”和“梁半尚二金当爰”;二是“梁充釿金当爰”和“梁充釿五、二十当爰”。形同第二套的还有“山阳布”,分大、中、小三种。晚期平首布更轻小精致,重约五克,钱面多记地名,有三种类型:方肩方足平首布,多铸三晋地名,背有表示货币单位的一半、半等字;尖肩尖足平首布;圆肩圆足平首布。

第四,三孔布。系圆足布的一种。布首和两足各有一孔,备穿扎。钱背有数字表示币值,大布为“一两”,小布为“十二朱”。这是铢两币的先导,秦半两钱实源于此。

同期还有些异形布,如分布,涅金,陈布当釿,垂字布,忻字布等,制作比较规整,字数一般较多,上有地名、重量名称或价值单位,重约15—30克。

(2)刀币体系

刀币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流通于今山东、河北、内蒙古、东北及山西北部,即当时的东方渔猎和手工业发达地区。刀在这些地区是普遍有用的渔猎工具,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被用作交换媒介,逐渐形成一般等价物,最后采取货币形式。计有四种类型:

一是齐刀。俗称大刀,体型较大,有重达53克的,一般重在40克左右。它是齐国铸造发行的,流通于该国和邻近地区。西周成康之际已经流行,故有人推想是姜太公封于齐并制订九府圜法后在其封疆内推行的。一般列为古刀货。其著名的有:六字刀,按其面文又名“齐建(造)邦[立长](就)法化”,简称“建邦刀”或“造邦刀”,约重42克;四字刀,面文“齐之法化”,文字秀丽;三字刀,面文为“”,即“齐法化”或“齐之化”,制作粗糙,铸于晚期。上述刀币前二种制作较好,出土稀少,后一种数量较多。此外,从币面所铸地名分,计有:“即墨刀”,有大小两种,大者面文“节[墨阝]之法化”“节[墨阝]邑之化”,重56克以上。小者面文“节[墨阝]化”,重在40克以下,币面有开邦、安邦等字;“安阳刀”,面文“安易之化”,约重48克;“谭刀”或“簟〔dian电〕邦刀”,因只发现半片,又叫断头刀。这些刀币的形体有大小,弧背凹刃,面背均有文字,背上端另有三道斜纹。刀末有环,刀柄扁平,上有二纵纹。后三种均系齐国地名,系齐国采用山东地区原有古国的货币形式铸造的。

二是燕刀。系燕国铸造发行,流通于北方。按刀面文字,又叫“明刀”“易刀”。这是刀币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朝鲜日本均有发现。形制上有方折和圆折两种。方折刀因其弧度较骤,呈磬折形,叫折背,又名“磬折刀”。圆折刀有在博山出土的,又叫“博山刀”。明字刀按其明字书法的不同,即明字作“”,前二种弧背,后者折背,分为三个类型。

三是尖首刀。为燕国所铸行,形制比较大。尖首是这类刀币的特殊标志,全体很薄,刀柄较细,刀环小而扁。钱文多在刀背,或无文,多数仅一字,记数目或干支,均无纹饰,重约16克。又有刀尖细长刀身短薄的针首刀,因在匈奴故地出土,又名“匈奴刀”,多无文字。

四是直刀。又叫圆首刀、钝首刀,刀身平直,圆首,体型薄小,重约10克,赵国所铸。

近年来,在北方几省大量出土燕刀,还在燕下都遗址还出土钱范,可见当时刀币盛行情况。

(3) 圜钱体系

圜钱又称为环钱,来源于纺轮。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有石珠石环。古史典籍如《尔雅》《说文》等多有记载。在河南仰韶村附近发现许多土制或石制纺轮,中间穿孔,与早期圜钱相似,故有此说。有说源于古代珠玉,环贝出于饰品。《管子》说古时以珠玉为上币,指玉璧,呈环状,对圜钱的产生有一定影响。西周已有圜钱,以后渗入刀布钱区。战国后期,除楚国外,其余诸国大都铸行圜钱,已有取代刀布诸钱之势。适应当时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在北方各国流通中的货币趋向统一,这是符合货币发展规律的。它是以后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方孔圆钱的先驱,也是承上启下的货币形态。

圜钱的基本形制是扁平圆形,中央有穿孔,有肉(钱身)有好(穿孔)。演变规律表现为穿孔先圆后方,钱边缘先无郭后有郭。钱面有钱文表示地名、币值、重量及其他。钱背多是光背,少数有些符号。圜钱有大小各种,不同地区的环钱各有不同特征以及行用时的各种不同习惯,可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布钱区圜钱。沿用此区货币单位釿,记地名,圆钱圆穿,从周缘无郭而有郭,由圆孔逐步演变为方孔。钱文有多种,书地名,如垣、共、蔺、离石、东周、周化、虞釿等。其中以垣、共二种铭文的圜钱出土最多。此钱分大小两等,一般重10克左右。主要在周、韩、魏等地区使用。垣、共二钱是圜钱中最早的。

二是刀币区圜钱或刀布并行区圜钱。此区圜钱的基本形制是圆形方孔,货币单位仍沿用刀币的“化”。计有“一化圜钱”,面文“一”,轻小,质劣,面有郭;“賹〔ai爱〕圜钱”,又分四种,即賹化“”,賹二化,賹四化,賹六化;“明字圜钱”,有明化“”,明四“”两种。賹化钱面有郭,明字圜钱周缘无郭。此钱多在齐、燕、赵等地区行用,又统称东方系圜钱。

三是秦圜钱。与布钱区圜钱统称西方系圜钱,受布钱区圜钱的影响较大而有所发展。圆形圆孔,无郭,货币单位改为记重铢两。秦钱的“半睘”〔huan环〕就是半个货币单位的圜钱。钱文“重十二铢”的秦圜钱是秦半两钱的先驱。

(4)楚币体系

楚国所铸行货币自成独立体系,总称楚币。它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爰金。 又称楚金钣〔ban板〕、印子金、金钣,俗称金饼、饼金。爰金铭文最多的是“郢〔ying影〕爰”。郢乃楚都,先在湖北江陵,几次迁都,最后迁寿春(今安徽寿县),均以郢为都名。也是国名,与楚同用。爰是重量名称。爰金是楚国法定通货,属称量货币性质,铸成扁平块状,块上有若干钤〔qian钱〕印,多为方形,也有圆形印。铭文中有爯〔cheng称〕,即称,权衡轻重之意。如郢爯。《说文解字》“锾〔huan环〕,锊〔lue略〕也。一锊重十一铢二十五又十三分之一也。”钤印为“郢爰”,另有“陈爰”、“鄟〔zhuan专〕爰”,“[鬲阝]〔li离〕爰”,“眇〔miao秒〕或[卣少](颍或蔡)”等。爰金是由许多小块连在一起铸造。1982年江苏盱眙〔XUYI许以〕出土一块郢爰大金钣,内有54个钤印和六个半印,共60印,是迄今最大的郢爰金钣,呈长方形,重610克。另一块郢爰有35个钤印和11个半印。一般郢爰金钣只有20个钤印左右。每个钤印的重量也不同,最重的达28.875克,最轻的4.125克,每印以14—17克者较多。例外的有块特大钤印为73.135克。爰金成色均高,含金量九成以上。1978年8月,安徽寿县还出土一种铭文为“盧〔LU卢〕金”的金钣,钤印上铭文为“”,共有四块,近方形,内有16—21个圆形钤印,重250.15—266.05克不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郢爰、无字金钣和金叶屑粒等,共有5187.5克。当时除楚国有完备的金币制度外,北方诸国也曾使用各种饼金、金钣、马蹄金等黄金货币。

二是楚铜贝,通称“蚁鼻钱”。它是一种青铜仿制贝,形似背面磨平的贝壳。钱面有多种文字,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有释为古文“”字(即贝字)的变形,看似人的面貌,形状古怪,故称“鬼脸钱”“鬼头钱”。又一种面文“”,读“各六朱”,像一只蚂蚁,加上鬼脸上的高鼻子,故名“蚁鼻钱”。其余面文有(君)、全(金)、(行)、(忻)等。这些钱屡次在原楚国疆域内发现,每枚重量早期约重5-5.6克,晚期减至2.5克左右;有轻至0.5克者。战国晚期各国经济往来频繁,相互影响日多,货币交流更甚,大都趋向圆形化,轻小便利,铭文也演变为记重币值,如秦半两等。

三是楚布。楚国晚期受北方影响还铸行一种异形布币。币身狭长,币面铭文“殊布当忻”,或释为大布当釿或旆〔pei配〕钱当釿。另一面有“十货”二字,释为一个大布当蚁鼻钱十个。另一种“四布当釿”布,大布一当小布四,小布二枚连在一起,一正一倒,四足相连,又称连布。

这一时期货币发展有以下特点:第一,由货币分散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布钱、刀币、圜钱分别反映农业、渔猎、手工业等不同社会经济活动情况。经过500多年的不断竞争,不断兼并,秦国势力向东扩张,使圜钱随之深入布刀区域,而成为北方诸国的主要货币形制。到战国晚期,北方货币渗入南方,与南方的楚币相互影响,为秦汉的货币统一准备了条件。第二,货币形制渐趋规范化、圆形化,由原始工具形状,逐步发展为圆体币型;由笨重粗大,变为轻便小型,最后环钱更由无孔到有孔,再到方孔。钱面并铸有文字,标明钱名和币值。半两钱的出现及其迅速扩展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三,货币思想和货币理论各家体系林立,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硕果累累。管仲、商鞅、韩非等人更把货币政策作为富国强兵、安民生民的重要手段,都留下大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献,对后来的中华货币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