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一节 宋初的著名书院

(8)宋初三所家族式书院:东佳、华林、雷塘

杨亿在《雷塘书院记》中称浔阳陈氏东佳书堂、豫章胡氏华林书堂和南康洪氏雷塘书堂为鼎峙江南东西两路的三大书院。

东佳书堂也称陈氏书堂、义门书院,为江州陈氏家族所建。陈氏于唐僖宗时曾因数世义居得到旌表,南唐昇元间立为义门,宋初又受到褒赐。《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保留有关书堂、书屋的最早记载。家法规定:“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孙有赋性聪明者令修学,稽有学成者应举。除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于书生中立一人掌书籍,出入须令照管,不得遗失。宾客寄止延待于彼,一一出东佳庄供应、周旋。”《湘山野录》载:“吴故国五世同居者十家,尤著者江州陈氏,……建家塾,聚书,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表明家族设书堂,购置图书,设专人管理,并且对四方学子,诸宾客提供住宿膳食,无论夏冬,都由书堂负责,江南名士,多有来学者。南唐徐锴撰《陈氏书堂记》称:陈氏“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遂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是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矣。”明代文德翼《求是堂集》载:江州陈氏经过世代积聚,至宋初,藏书、帖“号天下第一”。

华林书堂也称华林书斋、华林书院。在江西省奉新县西南郊华林山。是奉新同安乡胡氏创办的一所家族式书院。据《文苑英华》的编者徐铉在《华林胡氏书院记》记载:“乃即华林之阳,独开元秀之墅,祖孙一德,洙泗同风”,“乃即别墅,华林山阳,玄秀峰下,建书堂焉,筑室百间,聚书五千卷,子弟及远方之士,肄学者常百数十人,岁时讨论,讲席无绝。”胡氏累世家族聚居,数代讲经史、诵诗书、习礼仪,创办书院以博取“孝弟声华辉北阙,门闾显赫耀南方”的家风。华林书堂在宋初颇有影响,培养了不少人才,中进士者,胡氏一族就有13人,有的官至刺史、尚书、宰相。宋真宗曾写诗加以称赞:“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同治《奉新县志·甘竹胡氏十修家谱》)

雷塘书院也称雷湖书院、雷湖书堂,在江西省安义县,是洪文抚创建的洪氏家族式书院。洪氏是南康大族,极重教育。《宋史·孝义传》称:洪文抚六世义居,“就所居雷湖北创书舍,招徕学者”。在当时颇有影响,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军守奏知朝廷,太宗“遣内侍裴愈赍御书百轴赐其家”,文抚遣弟文举携带土特贡物赴朝谢恩,“太宗飞白一轴曰‘义居人’以赐,并命文举为江州助教”,“自此每岁遣子弟入贡,必厚赐之”,“又命有司修书堂以淑子弟”。洪氏创书舍,徕学者,得到朝廷的褒奖和资助。杨亿在《南康军义居洪氏雷塘书院记》中将雷塘书院与东佳书堂、华林书院并称为鼎峙江南的三大书院。雷塘书院延续时间较长,不仅本族子弟之秀者“咸肄业于兹”,且四方来学者也不远千里,“贯鱼而进”。直到南宋时,朱熹知南康军,还曾公开察访,在《知南康榜文又牒》中称:“按图经,建昌县义门洪氏,本以累世义居,婺〔wu务〕妇守节,尝蒙太宗皇帝赐以宸翰,宠以官资,旌表门闾,蠲〔juan捐〕除徭役。未委其家自今有无子孙依旧义居?所藏御书见(现)作如何崇奉,所表门闾曾与不曾修葺?”

事实上,宋初的书院还不限于上述数所,只是根据过去人们大体公认,近代学人新的研究所得,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书院略作介绍,以期展示宋初书院发展的盛况和基本特点。

宋初书院大多是由私人隐居读书讲学发展起来的,也有一部分由世家大族的家塾发展而成的。宋初书院发展的直接动因是“补官学之不足”,因此多得到朝廷和官府的支持、褒奖和资助,在宋初教育发展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宋初的书院一般说来规模都不大,组织机构也很简单,尚无完善的制度和规程,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稳定性也较差。但在教育发展史上却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