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制墨家中,朱万初实为翘楚。明代项元汴《墨录》中记载:“杨慎曰:‘元初有朱万初,善制墨,纯用松烟,盖取300年摧朽之余,精英之不可泯者用之,真非常松也。’”朱纯用松烟制墨,松材要选经300年之久的历经风霜摧蚀,尚能生存的“精英”之松,而不用普通松木。元文帝时,开奎章阁,拣选一些儒臣的翰墨,书法家康里巎等将朱万初所制之墨进呈给文帝,很得赞赏,因此让朱万初任职于艺文馆。元代学者虞集曾赠诗给朱万初,他说,朱万初的墨,沉着,无留迹;轻清,有余润。《墨录》上说,朱万初的墨技与宋代名墨家郭圯〔yi夷〕父子乃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其品在郭圯父子间。”朱万初也掌握了宋代名墨家刘宁“造墨法”的“精艺”。因此可以认为,元代的制墨水准,至少不低于宋代。《墨录》上又记载:“万初本墨妙,又兼香癖。”看来朱万初除了墨艺精湛之外,也很留意墨的多重艺术效果。
除《墨志》中提到过的墨家以外,元代画家倪瓒的诗集中,也提到过一些墨家,如吴善、陶得和、李文远和沈学翁。
倪瓒赠诗给吴善,诗曰:“吴生制墨变潘法,住近义兴山郭中。洗玉巧当前涧水,采花还觅古时桐。照夜虹光灯影壁,拂云鸾尾谷生风。长年圭璧富润屋,我善养生那有穷。”诗中称颂吴善在义兴(即宜兴)山丘中,将“潘法”(潘衡之法)推陈出新,烧制出油烟墨的情景。
倪瓒也有诗赠制墨名家陶得和。其一首诗曰:“麋角万杵捣玄霜,螺制初成龙井藏。悟得廷珪张遇法,古松烟钿〔dian店〕色苍苍。”另一首曰:“桐花烟出潘衡后,依旧升龙柳枝瘦。请看陶法妙非常,一点浓云琼楮透。”诗中赞誉陶得和的墨艺,称颂他深悟李廷珪、张遇的制墨方法,烧制的桐烟墨超过了宋代名墨家潘衡。这又说明,元墨不低于宋墨,而且还对宋墨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倪瓒还对沈学翁的墨,加以赞许。称他的墨“烟细而胶清,黑若点漆,近世不易得”。有诗赞他说:“桐油墨法后松烟,妙赏坡翁已久传。麋角胶清莹玄玉,龙文刀利淬寒泉。山廨〔xie泻〕惟珍白鹅帖,云窗谁录古苔篇。爱尔治生吴市隐,收煤一室数灯燃。”从诗中我们知道了沈学翁制墨的情景,也知道了他是烧制桐油烟的能手。这也说明,自宋代以后,油烟制墨的规模与范围已逐步扩大。
元墨实物很少,近年来有所发现,如山西省大同市曾出土元代“中书省”墨。墨为牛舌形,一面为龙纹,一面为阳文篆书“中书省”三字。“中书省”为元代政区名,辖今河北、山东、山西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