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18、无端

父母亲去世后,我再回泉州城,好像感觉也不一样了,有一些茫然。


有人送过来一本书,说是刚买到的我的一本书论,让我在上面题几个字,做个留念。我问清楚他的名姓,就在第二页的空白处下笔。落款了结时,我把书递给他,看他一副不胜惊愕的神情。我说:“就这样了。走了。”我想,今后再到这个小城,大凡落款,大抵如此。此时我就像一位外来的行者,走动走动。尽管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才不得已离开,此后对它的思念日减——我是一个没有什么乡愁的人。见到他人动不动就讲乡愁,好像时兴得很。在这个城市里走,不怎么会遇上熟人——如我这般年纪的人当时大都背井离乡,到远方去。现在我见到的都是新面孔,这也使我觉得这个城市和别的城市一样,没有什么情节可以怀旧。


我十六岁离开家乡不是去过好日子,而是去当一个农民,终日忙碌在水田里。当时我非常非常依恋这个城市,觉得我的全部都在这里,生养我的父母,我喜爱的学业,还有房前屋后青翠的草木,连同我养下的一群小动物。可是没有办法。


那时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对城市有强烈的向往。城市肯定是比山区好得太多的地方,适合人的生活,有益人的生长——如果一个人没有空间比较的感觉,那这个人也就没什么希望了。对城市空间的向往是人的一个方向,这个诱人的理想,无形地牵引着,即使做梦,也倾向于那里。乡村里不少人连县城都没去过,说起城市根本难以想象,只有那些偶然去过的人,内心荡漾不已。我到地区所在地去了一趟,看到这里最大的钢铁厂、化工厂、农药厂,夜里就梦见置身于农药之中,穿上工作服正在乐呵呵地操作着。也许是心中总有一种叫期待的情绪,每一日都变得警觉和敏感,可惜各种机会,来来往往,就是无缘于我。母亲忍不住了,提前退休,希望我回去补她的缺,也当一名小学教师。我表示了不愿意的想法——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已经不喜欢我曾经生长的城市了。如果可以,让我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哪怕小一点,差一点,重新开始。父亲来信说,母亲会在深夜坐起,想到我的处境而哭泣不已,不知道是否也含有对我不想回头的伤心。


时势在我二十三岁时发生了令人惊愕的转机。风乍起,吹皱深潭之水。我在山区待了快十年,也应该换一个地方了。紧张地报名、疯狂地复习,有此愿望的人都有一个明确无比的目标,以自身的力量,换一个空间,换一种生活。以我小学的经历揣度高考,犹如井蛙说天,即便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无从言语久违的高考。一个人在十年间没有经历考试是很离奇的事,而即将来临的考试如此急切,让每一个人都茫然无措。我对形式是不讲究的,而看重那些如山一般沉甸甸的内容。在落实内容的时候,我一直处在想象中,不像别人叫嚷时间太紧张了准备来不及了,想象着明日就考,像临阵的拳师,任你什么形式,一掌破了它。


后来——当然是我考上大学之后,山区的同行才谈起我的一些旧事,可笑的,可哭的,我都任由他们说去,添油加醋。大概是以小学学历高考的成功,十年的时间换得了新的空间,很自足、自适,也就宽宏大量地随人卷舒,话题里就多了不少搞笑的成分。我很清楚,是后来的生存方式改变了,什么话题的重拾才有意思,哪怕芝麻大的一点旧事、很远的人际关系,也会被放大、拉近。换言之,如果高考失败,依旧蛰居于山区,生计窘穷局促,向人倾诉你如何穷昏昼忌饥渴兀兀不息,没人理你的。就像《水浒传》里的武都头,不打一只大虫,谁也不知他拳头有多硬;不杀一个西门庆,谁也不知道他刀有多快。


最高兴的当然是我母亲了,她深知山区和城市的差异。当我寒假回家,她几次摸着我的脸说:“我太欢喜了,我太欢喜了。”


那天有个当年同在山区的人,给我打电话。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还是把当时一起插队的人的名字念了一遍,还有生产队的一些贫下中农骨干,他们都姓黄,名字更是牢记。连同后来我到县化肥厂当学徒,那些工友的身影也带了出来,我居然如此清晰。有几个人的名字我有点忘却了,但稍加沉吟,还是无误地读了出来——很多大的事件早已淡忘,而正是这些碎屑的、几十年沉入记忆之底的人、事,居然一下子浮现起来。让我不解的是,有人如今还在忙碌着,在小学周边办托管,招揽几名小学生来管理,挣点小钱补贴生计和资助子女。从当年的绰约到今日的老态,可见出生存的辛苦。但他们每隔一两年就会到山村去,在那里住上几天。而我自从考上大学出了村子,就再也没有回去。他们认为我是没有情感的人,才会如此淡漠。其实,每个人对于空间的感受是不同的。记得当年村里的一个青年下了一个铁夹子,有一头皮毛油亮的麂子被夹断了腿,挣扎之后侥幸逃脱,此后,再也见不到它的影子。


如果不是外出,我还是每周到美院画室给研究生上课,剩下最后一届的研究生,成了关门弟子。开门弟子和关门弟子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开门在文学院,而关门则跑到美术学院了,时间的推移使空间得以转变,差异其实是很大的。以前毕业的研究生天各一方,有的继续规延风雅,铁画银钩不辍,以至有了名声;有的奔走于稻粱衣食,已不多言说艺文,但追求过好日子,也是为人的一个本能。有的来到这个城市,顺道来母校走走,也理所当然推开这间曾经熟悉的画室大门,看看。迎着他的都是陌生面孔,他们抬头看他,也是一脸诧异,不知道此人是他们的师兄或者师姐。画室陈设依旧,黑板前照旧是一方桌子一方椅子,老师在这里开讲。不同的可能是四壁,有几届的学生积极一些,凡有创作,必挂满壁间,使人进入时以为举办书法展览。有几届则无此举动,以至于四壁简净。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只是老师,还有坚硬的画室,三年时光,一起共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位,堆满宣纸、字帖,终日临写。想蹭课的其他学生,只要没人反对,也讨个位置,临写无碍。我总是想,三年时光还是要身心快乐,方能生出从容雅致。一个人在今后,如果会对这间画室有所留恋,应该都是一些快乐的往事。师生关系的产生由某一些机缘来确定,很偶然,而后成为必然。有时很想收下这个学生,源于他的灵气和踏实,没想到却意外地考砸了,是外语这一科分数差得太多。而另一位不太让人注意的,却每门都平平,踩到线了,不能不收。三年时间除了逐渐进入古人的世界,师生也在相互观察和考量,往往不是大事着眼——师生间本无什么大事,而是从琐碎上观瞻,三年相处已是足够。事实是,有的学生毕业之后再无联系——当初是以学业来联系的,学业结束,相互间的关系当然也戛然而止,说起来很自然的,不足为怪。以前的人把师徒关系看得很重,尤其是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真会使人心理上徒增负担,就是我也觉得别扭之至。一个学生毕业了,自己有了发展天地,感觉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我向来对于人际关系的认识就是顺其自然,交往者交往,不交往者不交往,好像也是注定的前缘。当然,如果一个多年没有交往的学生打电话来,说要来家里坐坐,让我看看他的书法作品,只要有空,我还是会欢迎,而绝口不问这些年过得如何。


老书法家白先生过世后,追悼会按教会的仪式举办。我在和他的交往中,觉得他并无此倾向。他年纪大了,可有时论起问题还会过激,浑如可爱的愤青。他自己不立规矩,书法作品就总是处在随意价上。我说你都快八十岁了,又是名家,定个规矩好执行,也少和讨价之人费口水。他说不好意思。有次他很不开心地告诉我,老家来人取走三副对联,只付了不到三百元。我一听就乐了,我说你不能怪别人,无规矩可循,他们还以为多付给你了。一直到他八十岁生日,学生才给他定了一个润格,可惜没过几年白先生就走了。白先生原先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没有电梯,上下全靠脚力,是应该换房了。可是这里住久了,就生出眷念,不愿挪动。邻里熟识,可以寒暄聊天,可以有对手弈棋,而到那家老字号小酒馆品尝美食更是一件开心的事。许多时候,外人只看一个住宅区的外表,电线无序胡乱牵扯,墙皮都脱了,扶手上都是铁锈,过道采光昏暗。既然小区如此破损,住在这里的人也一样,不会有什么好心情——把物理空间和人的感觉空间放在一起推论,往往低估了人在感觉上的丰富性,使比照出现了舛误。我相信经常会有这样的类推出现,以为理当如此。其实白先生有许多记忆是离不开的,就像小区里渐长渐高的树木,它们的气味也有别于其他。这种关联由于过于虚幻,往往不在留意之列。后来白先生的学生们给他找了一个好住处,让他住在那里——这些学生在我看来是天下最好的学生。但白先生似乎不太适应,就像一株老树挪窝了,即便根须无损,也会茫然一阵。白先生是个敏感的人,最后接受了牧师的引导,我认为也是为了心安——空间如此之大,有地方安放一颗心,就好。


卜先生在退休后不甘于在这个海滨小城里安度,到了北方大城市发展,试图获得一席之地。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安顿下来后就像一只勤快的蜘蛛四处结网。和他无干的书法雅集、笔会、展览场面都会看到他的面孔,当地同道也知道南方来了这么一个人,恭敬、谦卑,满脸诚恳、笑意。大城市的人还是很有礼貌客气以待,恰到好处。只是真有活动,尤其是品位高的活动,都不会想起他——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像风,摸不着看不到,这使他徒唤奈何。几年过去仍在边缘上,无法向中心靠近一步。他说最好的成果是哪个地铁口有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如此而已。最后他还是打道回府。从他居住的高层单元房里可以看到蔚蓝的大海和涌动的波澜——这个椰风浪影的小城,品类繁多的水果散发出香气,海产品在一长溜摆开的塑料箱里游弋蹦跳,而各色小吃煎炸蒸煮后的诱惑,往往使人坐了下来,把晚餐设在这里。想想自己转了一圈无功而返,声名还是原来的声名,身心却受累不少,尤其不为名流所重视,惘惘不甘。我对卜先生说,艺文之事,如果你做得很专精,又有个人特色,就算你在角落里,也会被人发现,让你坐到台上去。如果不是这样,你跑到美国发展也没用。我的这种认识当然比较老旧,一个人持守一个空间不移——酿酒的人藏于深巷,不角逐利场奔走衣食,也不四处吆喝,只是着力把酒酿好,结果嗜酒的人识货,深巷也不乏摩肩接踵的沽酒者。不知他是否接受我的说法,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再也没有外出闯天下的念头了,每日于工作室笔墨驰骋,和朋友细细品茶,想想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真的进入,却未必如此。


时时回想晚年的父亲和母亲,还是对父亲的印象更为深刻一些。母亲大约在八十岁以后感觉逐渐衰退,最后归于零,以至于多年间我和她在一起只能相互静坐,无法交流。有时看着母亲昏昏地睡着,觉得自己简直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无从让她返回。父亲虽然有病在身,却有思想能言行,有时会为一些问题与我争论,便给了我观察他的机会。一般人认为,老年人的空间意识是渐渐萎缩的,其实未必,有时我觉得父亲一天的电话比我更多,说得也更长一些,对象是亲友、同事、学生和他资助过的人。当手机出现故障时,他是如此惶惶不安心神不宁,愣是把保姆的手机抢过来用——在一个人不太方便行走时,手机就成了连接外在最适合的工具,手机使他心安。二楼的父亲,即便足不出户,也可知道天下大小事。他把手机放在案桌边上,很安然地濡墨挥毫,写上几个小时,或把手机放在手可触及的地方,才松弛地躺下休息。父亲对于电视的兴致,主要是中文国际频道,偶尔边看边谈见解,可惜这个频道呈现的空间恰恰是我陌生的。


对于空间,我的感觉是北方人空间感明确,而南方人多半含糊。在北方问路,总是示之以东西南北,让人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在异地本就茫然,以方向示之更达不到指路的效果。迷路是过去的人都经历过的,路径如人生,曲里拐弯,倘设计成环形,则往往转不出去。最典型的是祝家庄,几个好汉皆因迷路而被生擒,还好石秀遇上一位老人,才解开了玄机:“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弯,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弯,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如有别的树木转弯,也不是活路。”人的智慧在应对空间上尤见专长,以至于一个大城市,一个小乡村,有时也不愿让人一眼洞见。小时候我对老家的北面相对熟悉,而于热闹的南面则陌生之至。往往放学随同学去他家借书,自个儿返回时一点底都没有,生出一身惊慌。一个人想自个儿探寻路径,不愿张嘴问道,心理负担就得承受更多一些。尤其华灯初上,大街小巷似乎都变了样子,人孤独无助,看着行人轻车熟路地行走,真有一些绝望了。往往是此时没有把握地转一个弯,发现了一座熟悉的建筑,心中狂喜,终于走上正途了。迷路比不迷路在感觉上来得跌宕,因为没有把握,对空间都是探索性进入,像做实验那般。现在的人没有迷路的感受了,即便全然陌生之地,也可以得到准确的引导。让人不迷路是一种责任,所谓导航,就是彻底告别迷路,消灭迷路的感觉。这样也就没有什么趣味,人人依赖导航。就像问学之人,在图书馆里翻动那些发黄的线装书。也许翻了一大堆,还是找不到自己所需的材料。这个过程与迷路无异,要耗去不少精力和时日。后来,电脑来了,安坐于家中就可以查到自己所需的材料,好像早有人给自己准备好的。这样,也使先前寻寻觅觅的急切、期待心情不再出现。空间在这个时候,把大门敞开着,鼠标一点,即可进入。与之相契合的是人的内心空间观,一反古人的“藏器”之说,门洞大开,乐意毫无遮掩。“分享”这个词用得越来越频繁了,什么都拿出来分享,没有一个自己的秘境,也不持守自己的秘密。这些秘密对自己来说是很宝贵的,值得珍视,是不能交流的,它藏于自己内心的深处,有秘不示人的义务。


几十年过去,我离农村越来越远,在外生活的日子也远远长于在老家。十六岁前我是无比地依赖它的,觉得不能须臾离开——在它典雅朴素的品质里,渗透着多个宗教的气味,礼数繁多的俗世情调与之交融,使人善于打拼又倚仗神明庇佑,认定这是一个安生和乐业的绝好场所。尤其是这个小城的特有南音,总有一种勾人魂魄的力量,使人不忍离它远去。记得当年离开时,我是大哭一场的,心中无限悲伤。原以为这种离乡的伤痛要维持很久。现在算来,三年后就渐渐淡去,还觉得当时年少,自作多情,空流那么些泪水。是时间的流逝转换了空间,也随之转换了人对空间的感觉。原先的密切而今疏离,原先的依恋已经消失,再也回不到从前。


我在开头说的落款,是这样的:“戊戌九月秋风劲时,以撒客于泉州。“


(选自2019年第10期《福建文学》)


原刊责编 陈美者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