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86、城市有爱,生命才会灿烂

落笔此处的这一天是3月10日。这一天我们都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了武汉,《新闻联播》出来的新闻,可以说没用几分钟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因为习近平主席到武汉,意味的内容很多,肯定有几个重大之点:党中央、中央政府对武汉疫情及武汉疫情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战“疫”胜利的充分肯定;其二是“疫”中的武汉人太需要阳光和温暖了,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央和全国人民送去的这份关怀和慰问,肯定让武汉和整个湖北人心暖如春——他们太需要了!从封城到这一天已经长达48天的时间,谁受得了呀!它可不是让你待在家里就完事了,那是每天都处在与病毒拉锯的生死线上的“宅”生活呵!


或许武汉人此次受的苦难与痛苦的煮熬,我们还找不出第二个城市受过这份罪过。向武汉人问一声安好,是应该和必须的。


上海呢?其实疫情让哪个城市、哪个乡村都没舒畅过,只是与武汉相比要万幸得多。然而我们回头也会发现一个让我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一种“质”的选择:城市环境与城市素质有时会决定你的命运好坏和决定你的生命长短,难道不是吗?武汉疫情使三江之城在短短的时间死亡三千余人、数百万人处在危亡的煮熬之中,那是正常人所能承载得了的心理吗?


对个人来说,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与成长绝对很重要;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和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水准,其实已经关联到我们的生命长短与生命质量问题了,一场大疫使得这样的问题更清晰地搁放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我自然庆幸整个大疫时间里都被一个伟大的城市所庇护着……我自然也在这个疫情中的城市里看到了它也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当然不可能所有事情已经完美了,那它就不是现实社会,即使天堂,恐怕也有让我们继续想象的空间与争取更好未来的努力余地。如在数年前参加全国“两会”时,我就曾认真地提案过关于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也让我想到了早前我提出的几个“建议”。相信国家和其他有识志士都会起来关心这样的事。


还有一件小事:在酒店和商场测量体温时,数次遇到那个“手枪”一样的测温器,至少我碰上五六次根本没测出来。我不能怪罪测温的人,主要原因是仪器的问题。我想,如果在疫情疯狂的关键点和关口上,也许一次、一个患者的测温漏掉,或许就是一场灾难等在我们后面……我自然知道在如此大规模的突发灾情下,不管前方后方需要多少这样的测温仪器,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与看不见的病毒作战,丝丝毫毫的战术上的和武器上的问题,可能造就无法挽回的结果。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特别注意,万不可此次没有出事就可以把这类“小事”忽略了。中国人做事容易有“差不多”“估计”“大概”的行为方式。它曾经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以后最好不再吃这类因小失大的苦头。


纵观整个大疫,再看上海,以我一个“外人”目光和内心的全部感受而论,我不得不说大上海此次的的确确有更显耀眼的风采。这可不是那种在某些光环照耀下的“假的”,而是我和两千四百万市民,甚至周边的一亿多人口的长三角都亲身感受的一切。尤其是在执行中央决策、从本市实际出发、第一时间里果断而全力地采取措施,并始终全神贯注、开足马力,站在保护这个城市和两千四百多万人民生命,以及伸手支援武汉、严控复工后的疫情“回流”和境外来的病毒传染新疫情方面,真乃可圈可点,甚至许多方面令我感动不已。


其实,要感激上海的何止我一个人,武汉自然在其列。因为也是上海,在第一时间里派出了医务工作者,而且是在第一时间里派去的各省市区中医护人员最多的一个。我知道1月24日那天,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许多上海医务人员正在吃年夜饭时,接到了赴武汉前线的通知,他们几乎都是“放下筷子”就走的一群“逆行者”;口罩在春节前后的几天里,对武汉人来说,就是保护生命的盾牌,在全世界紧缺的时刻,上海又是给武汉送去最多口罩的一个城市……


当然我们也还要提到“张爸”张文宏,他和他的团队说实话、说精准的话,对全体疫情中中国人的统一行动和统一意志与病毒作生死斗争所起的作用更不用说。


在春节之后,2月10日之后的返城与复工潮来临之际,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上海虹桥机场与车站,它的压力之大,对关联到人口最多、流动最大的整个长三角地区影响何等重要!为了上海,更为了长三角和全中国,上海人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真拼了,拼得远比“摒牢”时要累得多、苦得多,而且极少有人去关注、关心这份无私的贡献,因为人们的目光仍在武汉和湖北,并且慢慢把心思放在关注国外的疫情趋势之上……


从“一级响应”到2月底时,上海无论在防控和医治患者方面,皆可用眼下时尚的“硬核”二字来形容。累计344例(至3月10日)的确诊病例和死亡3例的数字来看,比最早中外某些机构预测的80万传染上病毒患者的人数少了多少?零头之零头数都没到,且这344例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地来沪人员,多数是武汉和湖北来沪人员,和近一周外从国外疫区“输入”进来的确诊者,也就是说上海本身受病毒传染的也只有二百来人。两千四百多万人中被感染者仅有二百来人,这在如此大疫情之中难道不是奇迹吗?我们自然珍惜每一个生命,然而生命的规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富有的地方,人的生老病死仍然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大疫中的上海有理由在乌云密布的疫情中,如此“硬核”地保卫了这个美丽而伟大的城市、如此“硬核”地让两千四百余万包括我在内的这个庚子年春节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平安、健康、没有受伤害地活了下来,难道不值得赞美吗?


自然需要。极其需要。永远需要。


平时我们都在说,人活着是因为有爱,有追求,那么现在大上海让我们这些所有平安、健康地活下来的人们,在大疫情渐渐消失的时候,是否想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字眼儿:爱?!


我想是的。至少我是这样的。


什么叫爱?爱就是一个人内心最幸福和温暖的情感,爱就是一个人内心最激动亢奋的情感,爱就是一个人活着的动力和希望的情感,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最重要的源泉与力量,它闪耀着最绚丽和灿烂的光芒。它能让一个卑贱的人感到前面有金山银山和自己的尊严;它也能让一个高贵的人懂得去施舍并在这种施舍中获得更崇高与伟大的精神升华,爱让政治家明白欲想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就必须真心实地去抚恤和体贴民众,用勤政、善政和明政、良政去构架国家与政体及制度……


社会和人是离不开爱的。一个城市更得有爱。有爱的城市,才可能保持永恒的光艳;有爱的城市,才可能充满活力与生机;有爱的城市,才可能不断创造更强大的防御和抵御各种风险与危机;有爱的城市才可能让我们每一个生命绽放得更加灿烂。


也是在进而理解了“爱”这个神圣字眼儿的缘故,在2020年这个被可恶的新冠病毒肺炎夺去许多美好东西的“情人节”那天(2月14日),我特意从浦东乘摆渡船过了黄浦江,来到对岸的虹口区,来到了传说中的上海最浪漫的“爱情街”,去寻找这个城市时尚而又古老的“爱之源”……


上海“爱情街”的正式名字叫虹口区“甜爱路”,它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甜爱支路,全长相当于公共汽车两站的路长。相传这里曾经有一个财主家在此生活。该财主家有一个女儿名田爱,从小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性格脾气又温柔。田宅里有一位聪明能干的放牛仔阿祥,他与田爱从小在一起长大,时常陪小姐读书和“白相”,两人日久生情,喜结甜美的爱情之果。恋爱时的田爱与阿祥,经常相依相偎,牵手漫步于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所以后人就把这路称为“甜爱路”。


在改革开放之后,甜爱路的名字便慢慢被上海的少男少女们所熟知,于是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们就把甜爱路当作“定情地”“许愿地”和“牵手地”,甚至“山盟海誓”地。很会经营城市的虹口社区因势利导,便将这条“甜爱街”打造成现今的“上海第一浪漫街”。


散步于这条被两边高大葱绿的水杉树掩蔽的幽静小马路,一边默念着挂在街墙上的28块“名人论爱情”的经典语录,再看长长的“爱情墙”上不知有多少少男少女们在此涂鸦的各式各样的图案与写下的句句“爱情宣言”,一股浓浓的清香的甜美的爱情味道,会从你心底缓缓升腾而起……


这是疫情下的上海“情人节”:我看到这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尽管戴着口罩,但仍然手牵着手,不时地在爱情墙上画着、写着他们的“爱情鸟”与“爱情宣言”。我还看到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手拉着手,漫步于爱情浓浓的小街上。


“阿伯、阿婶,你们可好?第一次到这儿来?还是……”我好奇地上前跟老人打招呼。


他们友善地停住脚步,轻声地告诉我:“阿拉两个已经金婚了……每年‘情人节’都要到这里重温一下爱情的热度。今年也一样,虽讲病毒能咬坏大家的身体,可不能让它咬坏我们的爱情呀!”


哈哈……老阿伯的话让我忍俊不禁。


“来来,能不能请侬帮照张相片呀?”阿婶递过手机,对我说。


“可以可以!”我忙摆开架势,连连帮他们“咔嚓”几下。


“谢谢。谢谢。”


我看着这对依偎在一起散步的老恋人,耳边传来从他们口中诵出的柏拉图那句温暖而经典的诗句:


当你抬头望星星,


我的爱人!


我愿成为天空,


可以用千万只眼睛,


好好将你打量……


呵,那一刻,我被上海“爱情街”、我被“爱情街”上的这两位老人和身边走过的每一对恋人所感动。自然,当我回到黄浦江边摆渡的时候,重新展望疫情即将过去的大上海时,心头难抑激荡和飞翔的感情……


我想唱。我想歌。我想对上海唱。我想对上海歌。


唱她的美丽。歌她对我们的爱。


还想如此告诉她:我的祖先曾经在你怀抱。我一生又将回到你的怀抱。我的孩子和后代,他们终将也会来到你的怀抱,吮取你的乳汁,与你共辉于世……


(选自文学报微信公众号)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