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136、一袋中药渣

◎ 李清明


每当太阳从南洞庭湖边冉冉升起,家住湖南省湘阴县六塘乡茶木村七组的村民甘友根便会提着一袋中药渣,来到家门口不远处的黄桃种植公司上班。


脸削鼻隆、浓眉紧锁的甘友根,今年65岁,家中有6人吃饭,儿子在长沙打工,儿媳妇在家照顾着两个孙儿,妻子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去年查出有乳腺瘤综合征,还动了一次大手术;家中两亩稻田、两亩山地,每年的收成,仅够温饱。他们一家是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老甘手提的中药渣,正是长年患病的妻子前一天晚上吃完中药后留下的。


先前的中药渣弃之无用,多数还因受乡亲们长年流传下来的封建迷信习俗影响,说是吃完的药渣倒弃于门前的马路上,让人畜踩踏,患者的病痛便会转移消失……这样一来,有意丢弃的中药渣不仅黏滑味怪,还惹蚊生菌,影响环境卫生。自从黄桃种植公司开在了家门口,经其科研团队研究实践,发现过去乡亲们弃如敝屣般的中药渣、稻谷壳、花生壳等还是果树栽培的上好基肥。这样一来,老甘每天上班不但有工资发,自己经年累月顺手送达的废弃物,以及往日仅为自产、自制、自用的菜干、笋干、红薯干、浸水泡菜、糯米甜酒、杨梅枸杞泡酒等土特产,公司在果园中开办的“乡味餐馆”还出钱收购。如此这般,老甘笑称自己是一边割草,一边逮到了一只大肥兔。


据企业联系人、六塘乡党委副书记姚玉新介绍,该乡还有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与甘友根一起早出晚归,都在黄桃种植公司或所属的乡味餐馆上班。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如利斧般划破乡间特有的宁静,手提、肩挑、怀抱各种自家“宝贝”的贫困户村民们,便会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地行走在由六塘乡清水村、五塘村、六塘村、茶木村等通往黄桃种植公司的乡间煤渣路上……歌声、笑声、吆喝声,采茶小调声、花鼓戏唱词声,还有鸡鸣犬吠,以及果树林间的各种鸟叫声等响成一片,仿若在同奏一首绵长而又欢快的乡村交响乐……由此,也遂成茶木村乡间特有一景。



位于六塘乡茶木村雷公岭中心山地的黄桃种植公司,全称为湖南乐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叫周建和,是一位靠从事建筑与环保工程先富起来的“70后”。作为邻乡的本地人,脸黑、鼻凸、眼亮、颀身的周建和是2015年7月开始承包茶木村所属1080亩山地的,且整片的山地承包流转期一签便是30年。茶木村村民代表与乡村两级负责人坦言,雷公岭这块土肥水净、插棍成林之地,一度被许多投资商青睐……最后却皆因自然环保难以达标而被“一票否决”。几年前,一家全国闻名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慕名进驻,甚至还迁了坟、打了桩,也因担心猪粪排放有污染……最后还是难逃村民们集体“礼送”的结局。黄桃种植公司能被“一见钟情”,快速落户,是周建和站在村头古戏台遗存下来的一块大麻石上,铿锵有力地表态发言。细心的村民们记下了周建和的讲话,才六句,共计三十个字:“打得进市场、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叫、留得住乡愁、富得了村民、看得到希望”。“建和、建和,建设自然和谐之地”。事后村民代表们还进一步延伸说,周建和的名字也给他加了不少分。有道是:人在选地,地也是在选人哩。


五年前,周建和为了“相地”,曾率领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练教授牵头的“生态有机水果种植科研团队”,先后六进六出雷公岭。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观天气、测风速、验水质、捏泥沙、搓树叶、揉杂草、逮昆虫、喂鸟雀,还探民风、察民情、观文化、追溯历史……可谓搞尽了“名堂”。最终他们认定:茶木村所属以雷公岭为中心的这片丘陵地带,水净、土肥、空气净且含负离子高,颇具天时、地利、人和几大优势,也最适宜于种植目前乃至于将来市场最为热门的黄桃、黄金梨、红心猕猴桃等好吃价高的高档有机水果。


茶木村地处幕阜山脉走向洞庭湖的过渡地带,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了一个微向大湖的倾斜面,有“蛟龙吸水”之兆。此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区,平均气温17℃,年均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时间近2000个小时。多为洞庭湖长年的淤积土与红壤土为主,松软透气且矿物质丰富,正适宜于花草树木,以及红薯、花生与各种果树的生长。此地名叫茶木村,也是因茶树长年自然生长茂盛之故。该村与周边茶场所产的“兰岭毛尖”,早在1994年便获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的金奖。还有,六塘乡所属地域正连北纬30°,是世界水果业生产的黄金带。


有些巧合的是,茶木村黄姓村民居多,“黄家大屋”“黄家村哩”也是乡民们口传的别名。就连村边一口800多亩的鱼塘,也叫“黄谷塘”。五年多来,村民们见证了黄桃公司种植的黄桃、黄金梨等有机水果硕果累累,且惠及全体村民,特别是成了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福星之后……茶木村三组一位黄姓农民诗人两句顺口溜便张口而出:“要想富种果树,要想好种黄桃。”


走进黄桃种植公司偌大的果园,一边是成串成串的黄桃压弯了枝条,一边是挂满了枝丫的金色梨子,被一个个淡黄色的牛皮纸袋包裹着,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且一眼望不到边;林间的基垄上徜徉着一群群正在觅食的鸡鸭,枝丫间传来此起彼伏的画眉鸟、斑鸠、花喜鹊们非常动听的鸣叫声;树底下一簇接着一簇套种的草珊瑚、蒲公英、金银花等中草药开出的白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的小花争奇斗艳,一派生机……有如一幅灵劲的立体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行走在黄桃花园内,伸手可摘的黄桃、梨子等就着从机井中抽出的清冽的井水,稍许冲洗一下,便可一饱口福。后来才知晓,为让果树挂果集中、便于观瞻采摘,经技术培植与人工修剪,黄桃果园里的果树多长旁枝少长主干,大多数果树均只一人多高,唯主干苍劲,枝条虬曲,硕果压枝弯。仅以现时该公司上市的黄桃为例:该果果肉呈金黄色,咬一口,味浓甜微酸,香气浓,口感好。经上海市农科院专业检测,“茶木村牌”黄桃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含有维生素C和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胡萝卜素。其硒、锌、铁、钙等人体所需矿物质含量丰富,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营养成分。常吃可起到通便,降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续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还能促进食欲……堪称水果之王。


“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寂寂青阴里,幽人举步迟。”茶木村的黄桃与黄金梨熟了,乡亲们骑着单车、电动车,有的还推着罕见的鸡公车来了;长沙中青旅行社、岳阳宝中旅行社的游客们坐着大巴车来了;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们举着校旗、队旗来了;省市县的领导们也来了……据六塘乡郑剑书记和但鹏乡长介绍,全乡像黄桃种植公司这样的产业扶贫基地还有16家,分别是牡丹园、苗木园、国药园、铁皮石斛园等。他们坚守的,便是要早日自然环保和谐地摘掉贫困户们头上的“帽子”哪!这期间,中国科学家论坛组委会也将“中国科技创新发明成果奖”的奖杯,以及“中国产学研双创示范基地”的牌匾寄至了茶木村……除了好看的场景与好吃的感觉,萦绕在人们脑际的便是几个硕大的问号:既要果子长得好,吃得有营养,还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既要公司有收益,又要与村民,特别是那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同富共赢……这些,周建和与他的黄桃种植公司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啊……


说起不施化肥,茶木村的陈喜平、胡化军等几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最有发言权了。他们既是提供肥料者,还是具体的施工人。经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周建和与果树种植专家吴练教授等专题研究发现:许多因病致贫的村民家里的中药渣是一种极为安全的、无公害的优质有机肥原材料。其重金属含量远低于作为肥料或者基质的允许含量限值,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粗纤维、粗脂肪、粗多糖、氨基酸等中基及微量元素营养物质,以及大量的氮、磷、钾等无机矿物质及残留药物活性成分,不含致病菌。


施工时,先挖好定植穴,再将中药渣植入底部,然后将村民们常见的稻谷壳、花生壳,还有经发酵后的菜饼、人畜粪等加盖培土……这样植下的果苗便会根系发达,营养不断。通过如此有机栽培方法,果树挂果早,丰果期长,且果树生旁枝多、挂果多,香、甜、脆特点显著提高。


面对此情此景,贫困户村民甘友根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农户家也许值钱的东西都缺,最不缺的便是这些稻谷壳、花生壳、中药渣、食物渣哪……


黄桃公司不用农药除虫,主要采用悬挂黄贴和诱蛾灯的物理除虫法。间或还用石灰、硫黄粉,经水调和后喷涂果树。当然,经精心保护,以及自然引来的猫头鹰、黄鹂、啄木鸟、燕子等益鸟,也是不断地啄食果林常见的蚜虫、麻蛾、梨食心虫等害虫。至于给每个果子套上黄纸套袋,则可防病、防虫、防污染。


有付出便有回报。2020年4月16日,周建和的团队收到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签发的题为《一种非藤本类果树的综合有机栽培方法》的专利证书。内文称:本发明属于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藤本类果树的综合有机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挖穴植穴、苗木栽植、果树套种、定期施肥、果树除虫、套袋收果、采摘后管理等步骤,通过本申请的综合有机栽培方法,一般果树两年即开始挂果、丰果期长至八到十年。这项专利在全国推广后,六塘乡茶木村很快被热搜热捧,瞬间成为全国各地立志于栽种优质无公害有机水果果农们的“朝圣”之地。



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周建和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茶木村村民一晃便五年多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周建和与众多村民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最喜欢听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谈有关“官禄塘”的来历与“邵神仙”的故事了。这两个故事,对周建和后来的思想与行动影响也是最大。


宋代的时候,位于茶木村不远处有一口面积600亩左右的水塘。水塘上接幕阜山山泉,下通南洞庭湖,是湖区较为典型的一口“活水塘”。这口水塘权属一户邵姓人家。邵家有五个儿子,分别叫邵琢、邵玘、邵琥、邵珪、邵珣。喝门前水塘活水长大,夏天在水塘中戏水,冬天在塘面溜冰,平时则在塘边的私塾与武馆习文练武的邵家五个儿子,后来个个取有功名。习文的高中进士,习武的则被拔为武状元。翻开《湖南地方志》也专门有载:邵琥,宋谭州湘阴人,与兄玘弟珪同游太学,兄中文榜弟中武榜。于是,有人便写了一副对联:碧桃红杏神仙府,粉壁朱门将相家。富贵起来的邵家人,不是一家人独享其塘,而是允许家住塘边的村民们自由来活水塘挑水、淘米、洗菜;乡邻们的孩子一样可以与邵家子弟一起游泳、戏水,还可以到岸边邵家开设的文馆与武馆习文练武,并免收学费。后来,这些贫寒子弟,还真有不少也考取了功名……于是,村民们便将这口水塘定名为“官禄塘”。又由于“官禄塘”正在岳阳经湘阴往长沙方向的驿道上,加之塘边以邵家屋场为中心的乡场,商贸繁荣,久而久之,这地方便被官府正式命名为“官禄塘铺”。后因本地方言里的“六”与“禄”同音,为书写简易,常将“禄”写成了“六”。加之,后来“破四旧”“立四新”等运动兴起,慢慢地,“官禄塘铺”的地名便演变成了“六塘铺”。


至于“邵神仙”的故事,则是从“官禄塘”的传说中衍生出来的。据传,邵家一同习文练武的五兄弟中,唯有排名老三的邵琥淡泊功名,潜心修道,能飞檐走壁,又因其热心于扶贫济困,普度众生,最后终成正果,被称为“邵神仙”。史书文称:琥与兄弟友爱,不分财产,所居为“怡怡堂”。后往都峤为道,改名彦肃,复居峨嵋。曾有苏东坡写诗为证。《东坡全集》卷二《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往往来来三十年,更无踪迹在西川。功能行满升天去,回首山头月正圆。”


至今在六塘乡的民间,还流传有许多邵神仙广办义学、义渡、义棚、义茔……行侠仗义、赈济贫民的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蟠桃会”的故事流传最广。说的是,雷公岭一带凡遇有天灾饥馑年代,邵神仙都会选择在六七月份雷公岭一带桃子成熟的时候,诚邀天下各路神仙,召开“蟠桃大会”,然后进行布水、施雨、降露,以行消灾灭害,降福赐禄之好事。


从以上故事与传说中,周建和一是感觉茶木村一带种桃的历史很长,从宋代开始,茶木村的村民们便有种桃栽杏的记载了;二是感怀千百年来,老百姓津津乐道,且乐此不疲地讲述与流传邵家的故事中,有一点非常坚持与明确,那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人富、一家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富才算富!”


也许是雷公岭的山民们质朴、感恩之心尤甚之故,又或是千百年来这里的乡亲们,善于将故事讲成传说,再将传说演绎成神话的习俗与文化所至……一段时间以来,乡亲们也亲切地将周建和称之为“周神仙”。每天,只要安排好黄桃种植公司的工作,周建和便会一头扎进果林周边的农户访贫问苦,寻找同富共赢之道。他曾朴素地认为,一个公司驻扎到一个新地方,先得同频共振、融合融洽,然后寻找一条公司与当地老百姓、公司与自然的和谐和美,以及共同富裕之道,这样公司才能长足发展,才能越做越有后劲儿。


说到后面,周建和还不忘引申道,诗在诗外、文在文外,种果树,有时也得思考与实践些果树以外的东西才是……



周建和经过大量的走访与分析认为,大多数因病或因家庭变故致贫的贫困户,首先是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技术与智慧;其次是未能因地制宜,寻找与发挥自身或自家的长处,是捧着金碗饭在找饭吃……如此这般,周建和便开始了规划与行动。


周建和的千亩果林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之举,一方面是他立志要追寻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另一方面他是想让果林周边的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村民“变废为宝”,互利共赢;还有就是要启智力,多想办法、多勤劳实践。不久,他便安排公司技术人员率先在果树底下套种植株较小的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让村民们参与进行亲耕、亲种、亲收,并开办了专门的果树与中药材栽培夜校,传授种植经验;同时,他又出面与长沙、岳阳及开设在县属工业园中多家中草药制药厂联系,签订供销合同。发动村民与贫困户们一道,在自家山地里种植中药材,并保价回收。单是2019年上半年,周建和的公司便向全乡近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了2万株草珊瑚苗……


周建和的黄桃公司开办之初,因要接待与留住产、学、研、游等众多客人,公司基地内便开办起了一个大型接待餐厅。从长沙、岳阳,甚至广州、深圳高薪聘请了一些“大厨”掌勺……时间一长,客人们的反映却有些事与愿违、差强人意。有的客人甚至抱怨,说是自己从大城市来,吃的还是大城市的口味!……客人们的意见让周建和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自己在贫困户家走访留餐时,自己吃得很是香甜的乡情乡味,特别是参加乡亲们的红白喜事,乡亲们热衷烹制的“六塘八大碗”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


驰名当地的六塘大碗菜,是指当地的村民们千百年来自产自烹,且亘古不变的八种土菜。即:菜干扣肉、鸡汤焖笋干、炖煮山羊肉、清蒸鲩鱼、黄焖土鸡、红枣瘦肉剁碎蒸糯米丸、红烧猪脚、杀猪菜汤。连盛菜的大碗都有讲究,必须是出自本地岳州窑的大货窑专门烧制的窑货。受此启发,不久周建和的“乡味餐馆”便开张了。贫困户家做菜做得最好的大嫂大姐换走了从大城市请来的高价“大厨”,鲍鱼、鱼翅、海参换成了果园里散养或从贫困户家里收购的土鸡、土鸭、土鹅,村民们自酿的甜酒、米酒、谷酒替换掉了高价的茅台、五粮液……就连贫困户们过去自家自产自制的菜干、笋干、地瓜干、土豆干、泡菜、浸水等也都在“乡味餐馆”成了物廉价美的畅销货。用餐的客人们一上来,喝着又香又脆又防感冒的豆豉芝麻茶,吃着脆生生、香喷喷,未吃饲料的猪、羊、鱼肉,以及未施农药的各种蔬菜,喝着农家自酿的米酒、甜酒……客人们都直呼过瘾,说是吃出了乡愁、吃出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现在,乡味餐馆生意火爆,不但客人喜欢吃,连附近村民们的寿宴、生日宴等也争着来果园操办。想来这里吃顿正宗的“六塘八大碗”,往往需要提前两三天预约,才能如愿哪!充满乡情乡味乡韵乡风乡音的餐馆办好了,单是招收的厨师、服务员、保洁员等,便解决了16个贫困户的就业岗位……公司不但节约了大笔成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反而更好,真可谓名利双收,皆大欢喜也。


有道是,金牌银牌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从去年开始,乡亲们便把散落在乡间各处的说书场、讲古场、谈笑场等移到了周建和公司大门口的文化长廊里。每天的早上、晚上,还有下雨、下雪天的闲时,乡邻的男女老幼便会如约而至,坐在也是由村里匠人们自制的木凳、竹椅、竹铺上,来一场“家长里短与天上人间的神聊会”……就连县、乡、村的干部们也成了这里的常客。茶木村村支书许国光说,自黄桃公司开到了家门口,村里吵架的少了、打牌的少了,过去买地下六合彩的人也不见了……周建和则笑称,自己拜师取经、访贫问苦等也是无须更多下乡,每天早晚只要搬把竹椅随意往乡亲们中间一坐,便信息满满、收获满满、启发满满……


一次,细心的周建和在与乡亲们聊天时,见到一位年近七旬,名叫鲁国栋的贫困户老人总是闷闷不乐,还说自己空有一身技艺,常常坐在家里吃闲饭……原来这位鲁爹曾是闻名茶木村附近十里八乡的大篾匠。由于乡村现代化的进程太快,古老村庄里像鲁爹这样的木匠、篾匠、铁匠、石匠、砌匠、漆匠、雕花匠等手艺人,皆无用武之地了。于是周建和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公司设立了一个传统艺人作坊。让木匠制作公司的家具、篾匠编制装水果的竹篓、铁匠打造果园自用的铁锹、羊镐、锄头,窑匠烧制公司自用的餐具等等。不久,周建和又加建了一个匠人成品与农耕文明陈列室,一边用于参观,一边对外销售。


过去,乡村间许多手艺人的转行、停歇,或消失,仿若一个时代的结束。如今,在周建和开设的艺人作坊里传来众多匠人们叮当叮当的敲打声与拉扯声……显现的确是农耕文明传统的重现与回归。


来过、看过、吃过、住过、体验过的游人们有些惊讶地发现:周建和与他的黄桃种植公司所呈现的自然、环保、传统、富庶、和谐,乃至人人有事做、个个有希望、户户有笑声的画面,不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与追求的吗……


新的一天又将开始,贫困户村民甘友根又信心满满地提着一袋中药渣,走在了自家门前通往黄桃种植公司的路上……


(选自2020年第5期《湘江文艺》)


原刊责编 谢然子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