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红丽
盛夏的一个周末,拿出平板电脑,为孩子搜宫崎骏动画片,无意里挑了《龙猫》。将家里落地门帘闭合,一大一小安静坐下来,津津有味地进入一个奇异而魔幻的世界。
外面骄阳似火,眼前绿天绿地,看得人心底润凉透彻。
颇为简单的故事:
爸爸带着女儿小美、小月搬家,一路青山绿水。小卡车上堆得满满当当的,无非一些旧家具。到了乡下,一幢破旧的房子,外面廊檐的立柱几乎朽坏,轻轻摇一摇,四面晃荡。可是两个小女孩好快乐啊,带着新奇的向往,在昏暗的房子里奔跑跳跃。上到漆黑的二楼,她们遇到了“灰尘精灵”,妹妹一直试图抓住那些黑色的精灵。静守良久,终于抓住一颗,激动地奔到楼下,打开手,却什么也没有,手足全是黑的了。这时候,过来帮忙打扫卫生的隔壁老奶奶说了:这是灰尘精灵,没有人住的屋子里都有呢,慢慢地,你们住进来,它们就会逃走的。
宫崎骏以孩子纯真的眼打量世界,连恼人的灰尘都可以化身为精灵。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永远高于生活,所有高级的艺术都是对于平凡生活的提纯。
姐姐小月背着便当上学,五岁的妹妹小美也背着一份便当,在家门口玩耍。她一会儿摘花,送给案头工作的爸爸:我要开一个花店。一会儿去小溪边观察蝌蚪,一会儿跑回来问爸爸:我可以吃便当了吗?幼童的懵懂天真跃然而出……看着那一幕,心里安宁——这个大嘴妹妹难道不是你我童年灵魂的重新复活?
——一个温馨寒瘦的家里,怎么能没有妈妈呢?
爸爸把所有家具安排妥当,把所有该洗的衣物都洗净晾好,骑上一辆自行车带上姐妹俩,飞驰而去,这就是要去看妈妈了。原来,妈妈住在医院里。正在插秧的邻居奶奶叮嘱:去医院好远啊,你们要当心啊。一路行来,满眼皆绿,稻秧在水田里噗噗生长,群山如黛,白云悠闲,父女仨穿行在乡村永恒的画里,叫人感受到灵魂的放松,生命的愉悦尽收眼里。
到了医院,温柔的妈妈表扬姐姐给妹妹的辫子扎得好。姐姐向妈妈抱怨:村里有个男孩说我们家是鬼屋哎……妈妈哈哈大笑:我就喜欢鬼屋啊,我们以后看看鬼到底是怎样的……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温情脉脉。换我们的父母呢,一听孩子说鬼怪,立刻眉头竖起,充满威权地制止道:什么什么鬼,小孩子瞎说什么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不要听人家瞎说!同样是父母,遇到孩子发出的疑问,宫崎骏用的是顺着孩子的思路畅想,而我们就是一味地堵塞视听。其实,疏通比堵塞更智慧。终归我们不会做大人,需要学习。
关于鬼的这个细节,特别打动我。
小美一个人在家门口东游西逛,忽然被一只类似猫的小动物吸引,悄悄跟过去,原来还有另一只,它们跑到人家屋子底下的夹层偷运橡树果子,小美一路跟踪,跟到一棵巨大无比的樟树前,忽然发现树根底部有一个大洞边遗落了一颗橡树果子,她伸手去够,一下滚到洞里,啊,原来又是一个奇异世界,到处花香扑鼻蝴蝶翩翩。一只巨大的龙猫正在睡觉,小美一点儿不害怕,哼哧哼哧地爬到龙猫身上,挠挠龙猫的鼻子,龙猫一个大喷嚏把她喷到地上。她不依不饶,又一次爬到龙猫身上。玩累了,忽地一下睡着了。醒来,看见爸爸和姐姐正在找她。眼前的魔幻消失了,她一个劲地向爸爸诉说:我看见龙猫了,我看见龙猫了,就是那棵巨大的樟树洞里。等爸爸去到樟树下,那个洞口消失了……
生活恢复到平静之中。有一天晚上,下大雨,姐姐带着妹妹去车站接爸爸。妹妹困得站不稳,姐姐一边背着妹妹一边撑着雨伞等,一辆一辆班车开过来,开过去,总是不见爸爸身影……路灯拉长了姐姐孤单单的小影子,这时,龙猫出现了,姐姐惊讶得合不拢嘴,还借一把伞给它打,它赠以一包橡树果子。橘黄的路灯下发生了魔幻的一幕。直至龙猫车到来,大龙猫绝尘而去……
午后,陪孩子,看到这里,忽然睡着了。醒来问孩子,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呢?
孩子说,大龙猫后来又出现了,它派龙猫车搭着她们去医院看妈妈……接下来的下午,我们继续看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起风了》等。《悬崖上的金鱼姬》,老早就看过的。孩子还说,学校大礼堂曾放《千与千寻》给他们看。
一天,孩子做作业,我忽然想把《龙猫》的后半部看完,不舍得往后倒,从头看起,一马平川的稻田,绿得淌油的庄稼地,茄子、玉米、黄瓜摘下来冰在溪水里……此情此景,夫复何求?屋外37摄氏度高温,我坐在卧室,空调都不开,内心清凉,坐着坐着,什么时候歪倒在床,又睡过去——灵魂的安详将人轻易送入梦乡。
这部《龙猫》,还是要看第三遍。我的心里也一直居住着一只龙猫的,每天用它来对抗生活的庸俗、琐碎。倘若内心再也没有梦想,活着是不值得的。
宫崎骏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停地创造不朽的艺术。这部片子1988年公映,距今整整三十二年,不朽的经典。
透过一双纯真的眼,打量这个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留给孩子们永远的魔幻与奇异。如今,宫崎骏满头银发,依然童心未泯,创作力生生不息——他的作品不仅仅对于孩子们是一种福气,对于我们做大人的,更是一种滋养与慰藉。
只要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艺术存在,我们每个人即便平凡卑微地活着,也是值得的。
我也常为自己不能写出深刻的童话而深感羞愧。我们的孩子置身什么样的世界,以后他们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有了好的鉴赏力,才不会将平地小坡误认为宽甸高山。
童年值得致敬
《侧耳倾听》讲的是一个平凡故事。与《龙猫》一样,一个家庭里两个女儿,姐姐即将大学毕业,妹妹正读初中。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素淡的家庭,爸爸是图书馆普通职员,妈妈热爱学习,去攻读硕士学位。一家人每天急匆匆的,妈妈临走总是吩咐女儿,把米洗一下啊,把被子晒一下啊。阿雯与姐姐挤在高低床上,每人在自己床边围一片布幔,躺下便是独自的世界了。那个年代的床散发着木质的清香,甚至那张书桌以及台灯都那么温馨。一把椅子,高度刚刚好。作为一名爱读课外书的女孩,阿雯每夜坐在这把椅子上,就着橘黄的灯光温习自图书馆借来的书。
一日,爸爸说,图书馆要改为电子卡借阅了。阿雯说:我还是喜欢卡片呢。就这一句温柔地荡一下,一个可值得回忆的年代过去了。
四口之家,拥挤而杂乱,可是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温馨呢?因为有爱。门口一只盆,插了四五把雨伞,这里总是雨季多些。电饭煲搁在茶几上,煮好饭,坐在桌前,随吃随舀。噗噗噗地冒着热气的电饭煲,在雨天格外给人暖意。饭勺插在电饭煲一角,静静守护着这四口之家的一切。
妈妈匆匆走了,姐姐也走了,阿雯忽然自梦里惊醒,翻身下床,刷牙洗脸,往嘴里塞面包片……咔嗒一声,把门关起,飞起下楼,奔到街上。镜头忽然切换至楼上走廊,那里晒着所有人家的衣物、被单,微风轻拂,把所有的衬衫吹得飘起,梦境一样美好,叫人看得见平凡日子闪着的金光,殷实,饱满,仿佛被什么光荣梦想所鼓胀着。阿雯就这么跑着,一直跑下去……这一幕总是叫你想起童年、山坡、青草,以及一条不为人知的隐秘小径。
吉卜力的伟大,在于它一直紧紧拥抱着平凡生活,并致力于歌颂它。
有什么不好吗?这就是人的生活啊,幽微,琐碎,被点点滴滴的爱意加持,有了微光。或者一个人走在凛冽的寒冬,忽见一盏灯,纵然不能温暖你的身体,可不也照亮了你的灵魂吗?
影片中,时时有竹笛响起,总把人送至邈远之境。吉卜力、宫崎骏、久石让,似一直相互成就的一个整体。一次,久石让举行音乐会,宫崎骏静静坐在台下,不晓得为什么,忽然流起泪来。末了,捧一束花,腼腆地走向久石让,两人拥在一起,孩子似的哭。不愧为灵魂搭档啊。久石让有一首钢琴曲名为《你可以在雪夜静静等我吗》,纯净而安宁,似可抚平一生的皱褶,纵然一个人注定独行于飞雪弥漫之境,也是无所畏惧的。
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始终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如何来?自童年来。一个人倘若将童年保护好了,他日后的创作力将永无枯竭。
童年是值得致敬的,童年是许多艺术灵感的源头。
《侧耳倾听》里有许多美好的元素,它们一律自“童年”来:隔壁班的男孩,懵懂的爱意,有着深厚阅历的隔壁老爷爷,以及老爷爷店里等待维修的古老的钟——见证了王子与公主每天十二点才能见上一面的钟,许多小矮人在钟座里打鼓……导演分明在向欧洲童话致敬了。那些道具,无不匠心独运。一只肥猫独自坐电车,到站即下。它与阿雯坐在一起,疾驰向下一站。《千与千寻》亦如是,千寻与无脸人静静坐在电车里去寻钱婆婆,两个人,孤单着,又彼此依靠。这样的镜头让人无法忘记,车窗外的景物呼啸着往后退去,不同物种的两位,彼此支撑在这个世上。
片中,阿雯的“隔壁班的男孩”圣司,无意于上大学,他要去意大利某小镇学做小提琴。爱让人自卑,阿雯深觉自己未有拿得出手的技艺,从此废了功课,狂写起小说来,成绩一落千丈,连姐姐也急了。爸爸邀请妈妈一起,在晚餐桌前与她沟通,以平等的姿态给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充分尊重,并非似我们身边的许多父母那样,端着大人不可一世的权威去向一个弱小的生命咆哮、斥责、打骂。甚至,阿雯不肯说出到底因为做一件什么事而耽误了功课。爸妈也不勉强,尽量给孩子以宽容和时间。这就是代际文化吧,没有压迫与不容置疑的粗暴,唯有包容、尊重与信任。
一个被爱意滋养着的情窦初开的女孩,能颓废到哪里去呢?她不过是想挖掘写作这项技艺,以配得上男孩的一切。这种唤醒人类自尊的东西,才配称作爱,并引领你朝越来越好的方向走——这让平凡生命沐浴光辉而无所不能的爱。
每个人的童年期与少年期都是迥异的,但艺术的伟大足可唤醒每个人不同的过往,并珍视它。我的童年里,有星空、竹榻、萤火虫、蜻蜓、无边的旷野、遥远的山岚、纵横交错的小河,以及永远值得歌颂的夏日黄昏——太阳迟迟未落,我们在门口空地洒上水,清扫干净,小竹榻抬出来,一锅绿豆稀饭熬好,锅边结一层薄薄的白粥锅巴,小碟子里整整齐齐摆着切开流油的咸鸭蛋,一盆山芋梗,一盆茄蒂炒辣椒。就这几样菜,简直是神仙伙食了。近日,总是情不自禁,一遍遍向孩子讲述儿时的夏天,没有空调、电风扇,只有漫天星光与竹榻。我们会在露天睡到午夜,被大人抱回床上去。这是洒满星光的童年啊,它一直搁在心里,永难忘记。这样的童年,恰好在《侧耳倾听》里寻到了对应的点,一样的平凡、天然,没有丰富的物质,但那是真正属于人的生活,是永不磨灭的绚烂。
而今总是陷溺于三菜一汤里不能自拔。比如,给孩子做一道杂酱,非常繁琐,需一个多小时呢。再准备另一道菜,切肉丝,切胡萝卜丝。每次切胡萝卜丝都要崩溃,觉得太难了,怎么办呢?既然不以俗世为苦,那就打开手机,边切胡萝卜丝,边听一首别人的诗吧。好的艺术似可打败日常的琐碎苦恼——当诗句燕子一般滑行,胡萝卜丝也变得不那么难切了。生活虽然平凡平庸,但有了诗的存在,还是值得过下去的。
是的,这就是人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值得以电影、诗歌、戏剧、绘画等一切艺术形式去提升人类的灵魂。
《侧耳倾听》镜头下的生活,平凡,高贵,有人的尊严、纯粹,有一日三餐的虚静,是摘一根黄瓜在溪水里洗洗,咬在嘴里咵嚓有声的平淡,处处充满了人间气息,以及无可言传、永远值得珍视的朴素天然。
(选自作者散文集《以爱之名》百花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钱红丽
盛夏的一个周末,拿出平板电脑,为孩子搜宫崎骏动画片,无意里挑了《龙猫》。将家里落地门帘闭合,一大一小安静坐下来,津津有味地进入一个奇异而魔幻的世界。
外面骄阳似火,眼前绿天绿地,看得人心底润凉透彻。
颇为简单的故事:
爸爸带着女儿小美、小月搬家,一路青山绿水。小卡车上堆得满满当当的,无非一些旧家具。到了乡下,一幢破旧的房子,外面廊檐的立柱几乎朽坏,轻轻摇一摇,四面晃荡。可是两个小女孩好快乐啊,带着新奇的向往,在昏暗的房子里奔跑跳跃。上到漆黑的二楼,她们遇到了“灰尘精灵”,妹妹一直试图抓住那些黑色的精灵。静守良久,终于抓住一颗,激动地奔到楼下,打开手,却什么也没有,手足全是黑的了。这时候,过来帮忙打扫卫生的隔壁老奶奶说了:这是灰尘精灵,没有人住的屋子里都有呢,慢慢地,你们住进来,它们就会逃走的。
宫崎骏以孩子纯真的眼打量世界,连恼人的灰尘都可以化身为精灵。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永远高于生活,所有高级的艺术都是对于平凡生活的提纯。
姐姐小月背着便当上学,五岁的妹妹小美也背着一份便当,在家门口玩耍。她一会儿摘花,送给案头工作的爸爸:我要开一个花店。一会儿去小溪边观察蝌蚪,一会儿跑回来问爸爸:我可以吃便当了吗?幼童的懵懂天真跃然而出……看着那一幕,心里安宁——这个大嘴妹妹难道不是你我童年灵魂的重新复活?
——一个温馨寒瘦的家里,怎么能没有妈妈呢?
爸爸把所有家具安排妥当,把所有该洗的衣物都洗净晾好,骑上一辆自行车带上姐妹俩,飞驰而去,这就是要去看妈妈了。原来,妈妈住在医院里。正在插秧的邻居奶奶叮嘱:去医院好远啊,你们要当心啊。一路行来,满眼皆绿,稻秧在水田里噗噗生长,群山如黛,白云悠闲,父女仨穿行在乡村永恒的画里,叫人感受到灵魂的放松,生命的愉悦尽收眼里。
到了医院,温柔的妈妈表扬姐姐给妹妹的辫子扎得好。姐姐向妈妈抱怨:村里有个男孩说我们家是鬼屋哎……妈妈哈哈大笑:我就喜欢鬼屋啊,我们以后看看鬼到底是怎样的……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温情脉脉。换我们的父母呢,一听孩子说鬼怪,立刻眉头竖起,充满威权地制止道:什么什么鬼,小孩子瞎说什么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不要听人家瞎说!同样是父母,遇到孩子发出的疑问,宫崎骏用的是顺着孩子的思路畅想,而我们就是一味地堵塞视听。其实,疏通比堵塞更智慧。终归我们不会做大人,需要学习。
关于鬼的这个细节,特别打动我。
小美一个人在家门口东游西逛,忽然被一只类似猫的小动物吸引,悄悄跟过去,原来还有另一只,它们跑到人家屋子底下的夹层偷运橡树果子,小美一路跟踪,跟到一棵巨大无比的樟树前,忽然发现树根底部有一个大洞边遗落了一颗橡树果子,她伸手去够,一下滚到洞里,啊,原来又是一个奇异世界,到处花香扑鼻蝴蝶翩翩。一只巨大的龙猫正在睡觉,小美一点儿不害怕,哼哧哼哧地爬到龙猫身上,挠挠龙猫的鼻子,龙猫一个大喷嚏把她喷到地上。她不依不饶,又一次爬到龙猫身上。玩累了,忽地一下睡着了。醒来,看见爸爸和姐姐正在找她。眼前的魔幻消失了,她一个劲地向爸爸诉说:我看见龙猫了,我看见龙猫了,就是那棵巨大的樟树洞里。等爸爸去到樟树下,那个洞口消失了……
生活恢复到平静之中。有一天晚上,下大雨,姐姐带着妹妹去车站接爸爸。妹妹困得站不稳,姐姐一边背着妹妹一边撑着雨伞等,一辆一辆班车开过来,开过去,总是不见爸爸身影……路灯拉长了姐姐孤单单的小影子,这时,龙猫出现了,姐姐惊讶得合不拢嘴,还借一把伞给它打,它赠以一包橡树果子。橘黄的路灯下发生了魔幻的一幕。直至龙猫车到来,大龙猫绝尘而去……
午后,陪孩子,看到这里,忽然睡着了。醒来问孩子,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呢?
孩子说,大龙猫后来又出现了,它派龙猫车搭着她们去医院看妈妈……接下来的下午,我们继续看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起风了》等。《悬崖上的金鱼姬》,老早就看过的。孩子还说,学校大礼堂曾放《千与千寻》给他们看。
一天,孩子做作业,我忽然想把《龙猫》的后半部看完,不舍得往后倒,从头看起,一马平川的稻田,绿得淌油的庄稼地,茄子、玉米、黄瓜摘下来冰在溪水里……此情此景,夫复何求?屋外37摄氏度高温,我坐在卧室,空调都不开,内心清凉,坐着坐着,什么时候歪倒在床,又睡过去——灵魂的安详将人轻易送入梦乡。
这部《龙猫》,还是要看第三遍。我的心里也一直居住着一只龙猫的,每天用它来对抗生活的庸俗、琐碎。倘若内心再也没有梦想,活着是不值得的。
宫崎骏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停地创造不朽的艺术。这部片子1988年公映,距今整整三十二年,不朽的经典。
透过一双纯真的眼,打量这个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留给孩子们永远的魔幻与奇异。如今,宫崎骏满头银发,依然童心未泯,创作力生生不息——他的作品不仅仅对于孩子们是一种福气,对于我们做大人的,更是一种滋养与慰藉。
只要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艺术存在,我们每个人即便平凡卑微地活着,也是值得的。
我也常为自己不能写出深刻的童话而深感羞愧。我们的孩子置身什么样的世界,以后他们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有了好的鉴赏力,才不会将平地小坡误认为宽甸高山。
童年值得致敬
《侧耳倾听》讲的是一个平凡故事。与《龙猫》一样,一个家庭里两个女儿,姐姐即将大学毕业,妹妹正读初中。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素淡的家庭,爸爸是图书馆普通职员,妈妈热爱学习,去攻读硕士学位。一家人每天急匆匆的,妈妈临走总是吩咐女儿,把米洗一下啊,把被子晒一下啊。阿雯与姐姐挤在高低床上,每人在自己床边围一片布幔,躺下便是独自的世界了。那个年代的床散发着木质的清香,甚至那张书桌以及台灯都那么温馨。一把椅子,高度刚刚好。作为一名爱读课外书的女孩,阿雯每夜坐在这把椅子上,就着橘黄的灯光温习自图书馆借来的书。
一日,爸爸说,图书馆要改为电子卡借阅了。阿雯说:我还是喜欢卡片呢。就这一句温柔地荡一下,一个可值得回忆的年代过去了。
四口之家,拥挤而杂乱,可是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温馨呢?因为有爱。门口一只盆,插了四五把雨伞,这里总是雨季多些。电饭煲搁在茶几上,煮好饭,坐在桌前,随吃随舀。噗噗噗地冒着热气的电饭煲,在雨天格外给人暖意。饭勺插在电饭煲一角,静静守护着这四口之家的一切。
妈妈匆匆走了,姐姐也走了,阿雯忽然自梦里惊醒,翻身下床,刷牙洗脸,往嘴里塞面包片……咔嗒一声,把门关起,飞起下楼,奔到街上。镜头忽然切换至楼上走廊,那里晒着所有人家的衣物、被单,微风轻拂,把所有的衬衫吹得飘起,梦境一样美好,叫人看得见平凡日子闪着的金光,殷实,饱满,仿佛被什么光荣梦想所鼓胀着。阿雯就这么跑着,一直跑下去……这一幕总是叫你想起童年、山坡、青草,以及一条不为人知的隐秘小径。
吉卜力的伟大,在于它一直紧紧拥抱着平凡生活,并致力于歌颂它。
有什么不好吗?这就是人的生活啊,幽微,琐碎,被点点滴滴的爱意加持,有了微光。或者一个人走在凛冽的寒冬,忽见一盏灯,纵然不能温暖你的身体,可不也照亮了你的灵魂吗?
影片中,时时有竹笛响起,总把人送至邈远之境。吉卜力、宫崎骏、久石让,似一直相互成就的一个整体。一次,久石让举行音乐会,宫崎骏静静坐在台下,不晓得为什么,忽然流起泪来。末了,捧一束花,腼腆地走向久石让,两人拥在一起,孩子似的哭。不愧为灵魂搭档啊。久石让有一首钢琴曲名为《你可以在雪夜静静等我吗》,纯净而安宁,似可抚平一生的皱褶,纵然一个人注定独行于飞雪弥漫之境,也是无所畏惧的。
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始终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如何来?自童年来。一个人倘若将童年保护好了,他日后的创作力将永无枯竭。
童年是值得致敬的,童年是许多艺术灵感的源头。
《侧耳倾听》里有许多美好的元素,它们一律自“童年”来:隔壁班的男孩,懵懂的爱意,有着深厚阅历的隔壁老爷爷,以及老爷爷店里等待维修的古老的钟——见证了王子与公主每天十二点才能见上一面的钟,许多小矮人在钟座里打鼓……导演分明在向欧洲童话致敬了。那些道具,无不匠心独运。一只肥猫独自坐电车,到站即下。它与阿雯坐在一起,疾驰向下一站。《千与千寻》亦如是,千寻与无脸人静静坐在电车里去寻钱婆婆,两个人,孤单着,又彼此依靠。这样的镜头让人无法忘记,车窗外的景物呼啸着往后退去,不同物种的两位,彼此支撑在这个世上。
片中,阿雯的“隔壁班的男孩”圣司,无意于上大学,他要去意大利某小镇学做小提琴。爱让人自卑,阿雯深觉自己未有拿得出手的技艺,从此废了功课,狂写起小说来,成绩一落千丈,连姐姐也急了。爸爸邀请妈妈一起,在晚餐桌前与她沟通,以平等的姿态给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充分尊重,并非似我们身边的许多父母那样,端着大人不可一世的权威去向一个弱小的生命咆哮、斥责、打骂。甚至,阿雯不肯说出到底因为做一件什么事而耽误了功课。爸妈也不勉强,尽量给孩子以宽容和时间。这就是代际文化吧,没有压迫与不容置疑的粗暴,唯有包容、尊重与信任。
一个被爱意滋养着的情窦初开的女孩,能颓废到哪里去呢?她不过是想挖掘写作这项技艺,以配得上男孩的一切。这种唤醒人类自尊的东西,才配称作爱,并引领你朝越来越好的方向走——这让平凡生命沐浴光辉而无所不能的爱。
每个人的童年期与少年期都是迥异的,但艺术的伟大足可唤醒每个人不同的过往,并珍视它。我的童年里,有星空、竹榻、萤火虫、蜻蜓、无边的旷野、遥远的山岚、纵横交错的小河,以及永远值得歌颂的夏日黄昏——太阳迟迟未落,我们在门口空地洒上水,清扫干净,小竹榻抬出来,一锅绿豆稀饭熬好,锅边结一层薄薄的白粥锅巴,小碟子里整整齐齐摆着切开流油的咸鸭蛋,一盆山芋梗,一盆茄蒂炒辣椒。就这几样菜,简直是神仙伙食了。近日,总是情不自禁,一遍遍向孩子讲述儿时的夏天,没有空调、电风扇,只有漫天星光与竹榻。我们会在露天睡到午夜,被大人抱回床上去。这是洒满星光的童年啊,它一直搁在心里,永难忘记。这样的童年,恰好在《侧耳倾听》里寻到了对应的点,一样的平凡、天然,没有丰富的物质,但那是真正属于人的生活,是永不磨灭的绚烂。
而今总是陷溺于三菜一汤里不能自拔。比如,给孩子做一道杂酱,非常繁琐,需一个多小时呢。再准备另一道菜,切肉丝,切胡萝卜丝。每次切胡萝卜丝都要崩溃,觉得太难了,怎么办呢?既然不以俗世为苦,那就打开手机,边切胡萝卜丝,边听一首别人的诗吧。好的艺术似可打败日常的琐碎苦恼——当诗句燕子一般滑行,胡萝卜丝也变得不那么难切了。生活虽然平凡平庸,但有了诗的存在,还是值得过下去的。
是的,这就是人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值得以电影、诗歌、戏剧、绘画等一切艺术形式去提升人类的灵魂。
《侧耳倾听》镜头下的生活,平凡,高贵,有人的尊严、纯粹,有一日三餐的虚静,是摘一根黄瓜在溪水里洗洗,咬在嘴里咵嚓有声的平淡,处处充满了人间气息,以及无可言传、永远值得珍视的朴素天然。
(选自作者散文集《以爱之名》百花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