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三叔张炳芳,号三峨,喜欢喝茶,也擅长制茶,张岱曾与其一起研制新茶,费尽辛苦,所焙新茶,一经冲泡,如百朵兰花随雪飘落,张岱为其取名“兰雪茶”,名动江东。
这位安安静静喝茶的三叔,小时候却是很调皮,每次见到张岱的祖父,都要大叫一声,猛跳一下,然后飞跑到祖母房间藏起来,祖父很是生气。长大之后,为人机警,不爱读书,绍兴出师爷,这位三叔也顺理成章成了一名绍兴师爷,他先在本地知府衙门练了练手,小试牛刀,结果大受欢迎,几任知府都离不开他。
于是,天启年间,三叔不带一两银子,来到北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谋得了一个内阁中书的小吏职位,主要是干些抄抄写写、跑跑颠颠的活儿,但因为是身在内阁,近水楼台,消息灵通。每天下班之后,家里来打探消息的官员络绎不绝,以致大门外“车马填拥,行者不得路”,甚至得到深夜两点才能见完客人。平时如果有圣旨从内阁传出,三叔一看是哪位大僚的喜讯,一定飞快地跑过去道喜,因此得到了一个“张喜鹊”的绰号。
这位“张喜鹊”可不只会道喜,也会杀人于无形。
崇祯年间,有一天,广东巡抚许芳谷派一名差官来京,想给大学士周延儒送银子,托三叔做中间人,三叔答应了,可能是这位差官不懂行情,给“喜鹊”的那一份不够分量,所以等了两个月,银子并没有送到周府。差官干等着,没拿到回信,终于着急了,忍不住直接跑到周府,拜见周大学士,问他有没有收到银子,周说:“没有,谁是中间人?”回答说“张中书”,于是大学士命人召三叔进府,三叔面不改色,昂然而入。
大学士问:“广东那件事是真的吗?”答:“有这回事。”大学士伸出一个拇指(张岱原文作“出一拇指”,似暗指白银一万两),三叔点了点头,大学士冷笑一声,问:“那我怎么没见着啊?”三叔不紧不慢地说“请大人让其他人都退下”,大学士挥了挥手,三叔靠近耳语说:“大人怎么这么着急,广东来办事的这个人,太不谨慎了,竟然当面来问大人,这事说不定已经被锦衣卫侦知了。”大学士说:“那怎么办?”三叔说:“好办,这笔银子咱们不收,掷还给他,这样子,大人清廉的名声也能让皇上知道。”大学士连连点头,说:“很好很好,快去办,你是爱我的。”(张岱原文作“中书君爱我”)
从此,三叔成为大学士的心腹人,那位沉不住气的广东差官可就倒霉了,回到广州就因为办事不力被巡抚大人杀了头。后来再有过来托三叔送银子的,送来就走,一句不敢多问。
三叔也成为张岱家族的骄傲和靠山。
可惜,张岱还有个叔叔——九叔张九山。
这位九叔其实是个好脾气。他考中进士了,乡里送来锦旗和匾额,十叔嫉妒,把锦旗撕裂,给奴仆做内裤,把匾额砸烂,做猪圈的篱笆,九叔也不恼。
可这位好脾气九叔,却差点要了三叔的命。
原来,九叔辗转做官做到了南京户科给事中,负责监察江南的财政资金,有一次他找到了巡漕御史史范(史也是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漕运,当年上书建议崇祯杀掉袁崇焕的就是他)的贪污罪证,写了一封弹劾史范的奏折,上奏给皇帝。这封奏折,从南京一路到了北京,进了内阁,落到了三叔的手里。三叔一看,生意来了啊,就把奏折截住,悄悄告诉史范,史范马上送来银子表达感激之情。
按说这事就可以了了,回头三叔再给九叔当面解释下就可以了。谁知道这位九叔不仅是好脾气,更是倔脾气,他等了俩月不见回音,于是再次上奏折,在奏折里还说,他怀疑朝中有人袒护史范,竟敢扣留了之前的奏折。三叔看了这个,不敢再截留了,于是朝廷看到奏折,就把史范问罪下狱了。史范心想,是不是给“张喜鹊”送的银子少,这小子才让弟弟又上奏折啊,于是也把三叔咬出来了。三叔的前账也被人翻出来,被关进监狱待了四年。
放出来之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骂九叔,骂完没俩月,还是不消气,连气加病,就死掉了。
三叔死后十年,张岱为他写了篇传记。张岱感慨道:“祖父那一辈,兄弟之间相顾如手足,父亲那一辈,兄弟们仍不失平常之交,到了我们这一辈,就像路人甚至仇人一样了。”
张岱似乎和这位三叔感情很深,专门为他写了小传,而那位九叔,却没有传记。甚至连那位爱嫉妒的十叔都有篇小传,九叔却没有。
这位九叔就在三叔、十叔的传记里,若隐若现。张岱有意无意地透露,九叔的结局是与清兵打仗,战死在临清。
这或许也是没留下传记的原因吧。
伴随叔叔们的斗争、吵闹、凋零,张岱忽然发现,他所在的王朝也终于进入日暮时分。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