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386、1793年的傲慢与偏见

1793年是怎样的一个年头呢?距其19年前,美国开始了独立战争;13年前,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7年前,瓦特改良蒸汽机,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1793年的1月,法国爆发大革命,路易十六被处决;3月,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当时的首都费城宣誓连任总统,开始了第二任期的总统生活。同样是在这一年,大清帝国已有3.3亿人口,其人口数目相当于欧洲人口总和的2.5倍,是世界人口的1/3。而在这些背景之下,乾隆皇帝于该年接见了马戛尔尼率领的大英使团。


1793年是乾隆五十八年。这年九月,一个700余人的使团出现在避暑山庄。他们来自遥远的大英帝国。目的是为乾隆补祝八十寿辰。其时,乾隆在位55年,已经是一位83岁的老人了。


帝国显然欢迎使团的到来。因为这支由马戛尔尼伯爵率领的英人使团早在1792年9月26日就从普利茅斯港出发,通过英吉利海峡,往西朝中国方向航行,长途跋涉,差不多经过近一年时间才到达目的地。乾隆以为是“红夷进贡”,感其诚意,连连下谕,广东及沿途官员要好生接待,优遇使者,供给上等充分食物,并且“赏给一年米石”。当马戛尔尼率领的大英使团乘坐“狮子号”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时,帝国官员隆重迎接。风头一时无两。


一般来说,按照英国人的外交惯例,除特邀访问之外,使团的出访费用都是要自理的。但乾隆显然不会按英国规则行事——他给予英使的东方式礼遇既表明了其好客态度,其实也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大国的傲慢——就像大清柱国福康安随后对马戛尔尼说的那样:“我们有的你们没有,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有我们没有的,都是我们不需要的无用之物。”


但大英使团还是执着地奉上了自己的礼物——总计600大箱、价值1.56万英镑的礼物,虽然这些礼物在福康安眼中全是“无用之物”:天文仪器、光学仪器、航海仪器、各式火炮和枪支弹药、望远镜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另外还有一艘军舰模型,也就是大英使团乘坐的“狮子号”军舰模型。“狮子号”毫无疑问是当时英国最先进的军舰之一,舰上配有英国最先进的火器、火炮等,这些在随舰附送的说明书里都有详细说明。


那么,清帝国回赠的又是什么礼物呢?五千年不变的土特产——猪和家禽等。事实上这样的礼物并不受来访的英人待见。因为“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当运送礼物的中国官员刚刚离开,英国人就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不过充满反讽意味的是,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礼物也不受乾隆待见。乾隆在收下这些礼物后,就将它们扔进了圆明园的库房里,再无理会。


当然,马戛尔尼来中国并不单纯是为乾隆补祝八十寿辰那么简单。他是带着使命而来——希望清帝国能够把天津、舟山、宁波等地方开放成通商口岸,和大英帝国建立正常的经贸关系和外交关系,并借此将闭关锁国的大清国拉入世界中。对话,合作,共赢。因为在此之前,清帝国将对外贸易限制在广州一个地方,一口通商,而且实行行商制度,与这个世界进行着若有若无、可有可无的接触。马戛尔尼希望,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


可惜,历史往往差强人意。对于大国的理解很显然乾隆和马戛尔尼是各不相同的——乾隆要的是大国的傲慢和威严,马戛尔尼却希望大国的关键词是宽容和与时俱进。两人南辕北辙。更要命的是历史经常有小插曲,历史的小插曲加速或打断历史前行的进程,令人或目瞪口呆或长吁短叹。


这一回从历史的小插曲中伸出来的则是一条腿。马戛尔尼的腿。马戛尔尼不屈不挠的腿。


准确地说,乾隆希望马戛尔尼面见他的时候两条腿都跪下来,同时辅之以磕头的动作。因为在乾隆看来,这事关英帝国对大清帝国的尊重。在使团抵达热河时,乾隆皇帝下圣旨曰:“领臣等即将该正副贡使由西踏跺带至御前,跪候皇上亲赏该国王如意。宣旨存问毕,臣等仍由西踏跺带至地平前中间槛内,向上行三跪九叩首,礼毕即令其入西边二排之末,各行一叩首礼,归坐赐茶。”


但是马戛尔尼却不想行礼如仪。原因同上,马戛尔尼也希望清帝国对大英帝国有所尊重。在马戛尔尼看来,跪叩之礼本身就是反文明的,这不仅是对身体的侮辱,具体到他身上,更是对国家形象的侮辱。


便只跪了一条腿,而将另一条腿伸了出来,牢牢地踩在地上。在一片清帝国官员对乾隆三跪九叩之时,马戛尔尼和他的英国使团有限地维护了自己的身体和他们所属国家的尊严。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斯当东后来在他的日记里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随着一声令下,我们单膝跪地,俯首向地。我们与其他大员和王公大臣连续九次行这样的礼,所不同的是,他们双膝跪地而且俯首触地。”


由此,乾隆很生气。这样的生气辐射到马戛尔尼身上,那便是皇帝拒绝了开放天津、舟山、宁波等地为通商口岸,和大英帝国建立正常的经贸关系和外交关系的建议。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由礼仪之争引发的两国关系走向冰点的个案,乾隆就此关上了与世界和谐互动的大门,直到他生命终结,直到1840年的到来。


一个帝国可能的自我拯救就此被一条不听话的腿别住了。1793年的这场破冰之旅最终以失败告终。马戛尔尼们悻悻回国,而乾隆则让他带了一封信回去交予英吉利国王。信的口吻是居高临下的,开头便是“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内文则有“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等充满帝国自信的话语。


而马戛尔尼则在带回去的一份关于中国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而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继的能干而警觉的官员设法使它漂浮着,并凭借其庞大与外观而使四邻畏惧。但当一位才不敷用的人掌舵领航时,它便失去纪律与安全。它可能不会立即沉没,它可能会像残舸一样漂流旬日,然后在海岸上粉身碎骨,但却无法在其破旧的基础上重建起来。”


当然这样的文字乾隆不可能看到,即便看到了他也不可能看懂——帝国缺乏英文人才,即便有,也无人敢翻译这样晦气的文字。盛世大清需要的是祥和之气。


最重要的是乾隆看懂了也毫无意义。就像那张“狮子号”军舰模型说明书的宿命——六十多年后,当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年马戛尔尼奉送的礼物无人问津地躺在里面,满是尘土。而尘土覆盖下的那张“狮子号”军舰模型说明书,虽然字迹泛黄,却还清晰可辨……


一切夫复何言。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