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文章品读
散文《灯》写于1942年。当时抗战处于最为艰苦的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了残酷的清洗、扫荡;国统区也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作者身处的桂林在接连遭遇轰炸后,城市成为一片火海。
有了以上的背景,《灯》的意义不言而喻——作者以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灯光热烈奔放的赞颂,抒发内心汹涌激荡的爱与恨,表达对光明的渴望,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
文中,“灯光”“不能睡眠的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均有深刻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光明、希望和无穷的斗争力量。反之,“噩梦”“寒夜”“黑暗”则暗合了日寇铁蹄入侵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严酷现实。行文中,穿插了对往昔的回忆、古典神话故事,勾勒出人类对“灯光”传承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其中作者援引的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长明灯,希腊女神为情人引路而燃起火炬的故事及友人的投河被救经历,点染了灯光给危难中的人们所带来的希望。如此,经过层层的深挖,“灯”作为象征主体所蕴含的希望、信心、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整篇散文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了不平凡的深刻意义。虚实结合,平实含蓄,于静态中产生了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著名作家。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积极参加反封建的进步活动。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用“巴金”笔名开始文学创作。从1929~1937年间,创作完成《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抗战爆发后,巴金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并完成《抗战三部曲》、《还魂草》、《小人小事》等小说的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