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
 ▌ 会员专享
 ▌ 世界历史
 ▌ 软件工具
 ▌ 中国历史与文化总览
 ▌ 知识大全
 ▌ 现代摄影
 ▌ 资源目录
 ▌ 书法名画
 ▌ 微信弹窗
 ▌ 购买会员
 ▌ 网站登录
 ▌ 名著速览
 ▌ 名言警句
 ▌ 故事大全
 ▌ 联系网站
555、灯

陆蠡


院子里的鸡缩头缩脑地踱进埘里去了,檐头嘁嘁喳喳的麻雀都钻进瓦缝里,从无人扫除的空楼的角落,飞出三三两两的蝙蝠,在院宇的天空中翻飞。蝙蝠可说是夜和黑暗的先驱,它的黑色带钩的肉翅,好像在牵开夜的帷幕,这样静悄悄的,神秘的。


这时候,这家里的年轻的媳妇,从积满尘垢的碗碟厨的顶上拿下一个长嘴的油壶,壶里面装着点灯的油。她一手拿壶,一手拿灯,跑到天井跟前——那里还有暗蒙的微光——把油注在灯瓢里面。她注了一点,停一停把灯举得和眼睛相平,向光亮处照一照,看看满了没有,拿下来再加一点油,复拿起照了照,又加上一点,等到灯里的油八分满的样子,等到油面和瓢缘相差二分的样子,才住了手。一边把油壶放还原处,一边顺手在一只破灯笼壳里抽了两条灯芯,把它浸在油里,让灯芯的一端露在瓢外二分长短,而另一端则像两道白色的尾巴翘着。


少妇把灯放在灶突上。这是灶间的中心点。不论从哪一方量来,前后也好,左右也好,上下也好,都是等距离。她从来没有想到这所在是室内的正中心,只觉得放在这里很好,便放在这里了。她每次这样做,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毫不以为异。


少妇没有伸手点灯,只是在灶门口坐下。灶里还有余火,吐着并不逼人的暖气。锅里的饭菜熟了,满室散着饭香。她把孩子拖到身边来,脸偎着他,若有所待地等着。等着谁呢?不,她只是等天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天黑。她要等天黑尽时方才举火点灯。她知道就是一滴的灯油也是不能浪费的。


我先来介绍这灯罢。这是一盏古式的青油灯,和现在都市里所见的是大不相同了。我怀疑我的叙述在人们听来是否有点兴趣,我怀疑我的介绍是否不必要的多余,并且能否描写得相像。说到这里我便想到绘画的长处,简单的几笔勾撇,便能代表出一个完美的形廓,而我则是拙于画笔者。这灯在乡间仍被普遍地用着。“千闻不如一见”,假如你有机会到我们偏僻的地方来时,便会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形状了。


灯的全体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是灯瓢;那是铁铸的像掏子或勺子的东西,直径四寸左右。乡间叫作“灯碟”,因为形状如盏碟,而它的功用在于盛油,如同碟子盛油一样。碟的边缘上有一个短柄,这是拿手的地方。这碟子是铁铸的。我曾想过假如换上了海螺的壳,或是用透明的玻璃,岂不是更美丽吗?不,铁铸便有铁铸的理由:盛油的家伙是极易粘上灰尘的,每隔四天五天,碟缘上便结了一圈厚腻黝黑的东西了,那时你用纸去擦么?这当然是费手脚的事。所以当初灯的设计者,用生铁铸成灯碟,脏了,只要把油倾去,用铁钳把碟子钳住,放在灶火里去烧一阵,烧得通红,拿出来放在水钵里一浸,“嘶……”地冷却之后,便焕然一新,如同刚买来的一样。这样,一个灯碟可以用得很久——烧着浸着,生铁是烧得坏的么?你想——“旧的东西都经久耐用。”这便是简朴的乡民一切都欢喜旧的理由。


灯的另一部分是灯台、一个座子。在这儿,装饰的意味是有重于实用了。座台的华丽简朴随灯而异。普通的形式是上下两个盘,中间连接着一根圆柱。底盘重些大些,上盘便是承灯瓢的座垫,柱子则是握手的地方。灯座有磁制的,也许有铜铸的,而我在这里所描写的则是锡的。在灰白的金属表面镶嵌着紫铜的花纹,图案非常古老。其中有束发梳髻宽衣博袖的老头,有鸟,也有花和草,好像汉代石室中壁画的人物。这工作倒是非凡精细的,大概是从前一个偏爱的母亲,在女儿出嫁的前几年,雇了大批的木匠漆匠铜匠锡匠,成年成月地做着打着,不计工资而务求制品之精巧,这灯擎便在许多的锡器中间被打成了。这些事在我们后辈当然无从知道。我只知道这座灯擎是这家的祖母随嫁带来的。是否这祖母的母亲替她的女儿打造的呢?那又不得而知。也许还是这祖母的母亲的嫁奁。在乡间,有多少的器皿都保留着非常古远的记忆。这儿,数百年间不曾经过刀兵,也没有奇荒奇旱,使居民转徙流亡,所以这儿留存着不少先民的手泽,甚至于极微小的祭器或日用的东西。有一次,一位远房的伯父随手翻起一支锡制的烛台,底面写着一行墨笔字,“雍正七年监制”,屈指一算!——历朝皇帝的年号和在位的久暂,他们都很熟悉的——该是二百年了。而仍是完好地被用着,被随便地放在随便的角落,永久不会遗失。话说得远了,刚才我说这灯擎是祖母随嫁带来这家里的。后来这祖母的女儿长大了,这灯擎复随嫁到另一姓。那里女儿又生了女儿,女儿长大之后,又嫁给祖母的孙孙,灯擎复随嫁回到这祖母的屋子里来。这样表姊妹的婚姻永远循环继续着,“亲上加亲又是亲上加亲的”,照着他们的说法。所以几件过时的衣服,古旧的器皿,便永远被穿了新衣服抬嫁妆吃喜酒的不同时代的姻亲叔伯,永远地在路上抬来抬去,仍旧抬回自己的老家。我真想说山乡的宇宙是只有时间而没有空间的。这看来很可笑么?我倒很少要笑的意思,除开某种的立场,我是赞成这种婚姻的。你想,一位甥女嫁到外婆的家,一切都熟识,了解,谐和,还有什么更好的么?


不用说,坐在灶前的媳妇,便是祖母女儿的女儿了。她来这家里很幸福,大家都爱她,丈夫在外埠做工,在一定的时候回来,从来没有爽约。膝前的孩子则已经四岁了。翁姑——她的舅父舅母——都还健在。


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她推开孩子,拿一片木屑在尚未尽熄的灶火中点着,再拿到灯边点起来。蓦然一间室都光明了。“一粒谷,撒开满堂屋。我给你猜个谜儿,你猜不猜?”“灯,灯,”连说话未娴熟的四岁的孩子,都会猜谜儿了。且说灯点着了,这灯光是这样地安定,这样地白而带青,这样地有精神,使这媳妇微笑了。“太阳初上满山红,满油灯盏统间亮,”她在心头哼着儿时的山歌。她,正如初上的太阳,前面照着旭红的希望;她,正如满油的灯,光亮的,精神饱满的,坚定的,照着整个房间,照着她的孩子。所以她每次加油的时候,总要加得满满的,因为这满油的灯正是她的象征。


灯光微微地闪了。这家的舅父和舅母走进灶间来,在名分上他们是翁婆。可是她沿着习惯叫。这多亲热的名词。到了年岁大的时候要改口叫声“婆婆”,多么不好意思!而她避免了这一层了。她真想撒娇向他们要这要那呢!可惜已成了孩子的母亲。她看见他们进来了。她揭开锅盖,端出菜和饭。热喷喷的蒸气使灯光颤了几颤。她的舅父说:“一起吃了便好。”而她总是回答,“你先吃,”她真是懂得如何尊敬长辈的。每逢别人看到这样体贴的招呼,总要说一声,“一团和气哪。”


饭吃半顿的样子。“剥剥剥,”有人敲门了。舅母坐在门边,顺手一开。头也不用回便说:“二伯伯请坐。”二伯伯便在门槛坐下,开始从怀中掏出烟包,掏出一撮烟用两指搓成小球,放在烟管上。


“剥剥剥,”又敲门了,这是林伯伯。他们俩不用打招呼,便一个先一个后。从来不会有迟早。他们夜饭早吃过了。他们总在天未黑的时候吃的,吃过之后,站在门口望着天黑,然后到这家里来闲谈。有时这家里的媳妇招呼他们一声说“吃过么?”二伯伯便老爱开玩笑地说:“老早,等到今天!”他的意思说,“我早就吃过了,我昨天便吃过了。”


二伯伯和林伯伯在一起,话便多了。他们各人把自己的烟管装满,拿到灯火上面燃点,“丝丝……”地抽着。


他们谈到村前,谈到屋后,谈到街头,谈到巷尾。真不知他们从哪里得到许多消息,好像是专在打听这人间琐事,像义务的新闻访员。


第一筒烟吸完了,又装上了第二筒。二伯伯口里衔着烟嘴,一边说话,一边把烟管放在灯花上点火,手一偏险些儿把灯火弄熄了。他的谈话便不知不觉地转到灯上来。


“我有一次到城里去。他们点的都是洋灯,青油灯简直看不到。他们点的是洋油,穿的是洋布,用的是洋货,叫人看得不服眼。”


“他们作兴点洋油,那有什么好处。洋油哪里比得上青油!——这屋子里点的是青油——洋油又臭,又生烟,价钱又贵,风一吹便熄,灯光也有点带黄。青油呢,灯花白没臭气,又不怕风,油渣还可以做肥料。洋油的油渣可以作肥料么?”


“是啊!我说城里人不懂得青油的好处。譬如说,我们一家有两三株乌桕树,每年你不用耕锄,不用施肥,可以采几石桕子,拿到油坊里去,白的外层剥下来制蜡烛,黑的芯子可以榨青油,桕子的壳烧火。这些都是天的安排,城里人哪里懂得。”


第二筒烟又完了。现在放到灯上是第三筒,林伯伯忽然指着浸在池里的灯芯,说:


“灯芯只要点上一根便够了。两根多花一倍油。”


“因为伯伯们在这儿,点得亮点,给伯伯点烟。”媳妇说。


“讨扰讨扰。”


谈话又移到灯芯上面。二伯伯和林伯伯谈着灯芯是怎模样的长在水边的一种草,便是编席子的草。灯芯还可以做药。又说有一种面,很脆很软,像灯芯大小,叫做灯芯面。


“蟹无血,灯芯无灰,这怎么讲?”媳妇插进一句。这时舅父们早已放下筷子。她在替孩子添菜,催他快吃。


“你看到蟹有血没有?你知道灯芯灰是怎样出典的么?”


二伯伯一面装烟一面讲:


“从前有一个少爷,父亲是做过大官的——什么官,六品官。(他以为品级越多,官越大。)做官的人家是有钱的,金子,银子,珍珠宝贝,数也数不清……却说这位少爷在十六七岁的年头病了,非常厉害的病症。你知道他生的是什么病,做官的人家还会缺少什么,有什么不如意的么?原来他只怀着一桩心事,就是愁着父亲留给他这许多钱怎样用得了,这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死了,只有这孩子的母亲。他是独养子,所以爱惜得是不消说的。真的倘使这孩子说要天边的月,他母亲便会毫不迟疑地雇工造个长梯子,派人去摘下来的。可是孩子并没有想摘月亮,他只愁着钱用不了。


“孩子病着愁着,脸孔黄起来。母亲的担忧也确实不少。她求神许愿,都没有效果,看看一天黄瘦似一天了。


“忽然,有一天,这位宝宝高兴起来,喊他的妈妈说,‘妈妈,我要吃一只鹌鹑。’


“他的妈妈欢喜得不得了,忙说,‘这容易办,这容易办,叫人立刻预备……’


“‘不过。’孩子说,‘妈妈,我的鹌鹑要放在石臼里炖,上面盖着石盖石臼,底下要用灯芯来烧,别种烧法我可不爱。’


“痴心的母亲吩咐照做了。她盼望会有奇迹似的石臼里的小鸟突然炖熟了,她便可以拿去给她的儿子,吃了之后,病便会好。


“于是大批的金子银子拿去购买灯芯,灯芯涨价了,连家用点灯的灯芯都被收买了去,整车整船的灯芯运到显宦的府邸,都烧在石臼底下,奇怪,烧了几许的灯芯竟没有一撮灰。……”


“这鹌鹑炖熟了吗?”媳妇问。


“你想烧得熟吗?”


“孩子后来怎么样?”


“你想他后来怎样?”


大家没有说话。这故事流传在乡间,也不知几十百年,不知经过多少的口,入了多少人的耳。所以这故事完后一点也不见得紧张。媳妇在这时正洗着锅子。不一会灶头抹净了,舀一盆热水洗手,又把快要睡去的孩子擦了一把脸,解下腰上的围裙,拿一根竹签剔一剔灯花。


伯伯们都告辞了。他们还要到别家去闲谈,把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媳妇一手提了灯,一手牵了孩子,施施然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文章品读


作为30年代的散文作家,陆蠡很难列入大家的行列,然而他的作品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其作品同时具备了诸多名家的优势与长处:如同沈从文一样散发着乡野与泥土的气息;如同吴伯箫一样有着清丽、悠扬的文字;亦如师陀般擅长讲述一个优柔、动人的故事。


本文即是一篇优美细腻,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散文。年轻的主妇在夜晚来临时,为油灯注满油,天黑时分掌灯,在灯下备下了一家人的晚餐。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一件乡间再平常不过的小事,静静散发着温暖从容的力量。


文章谋篇布局颇有可圈点之处。为避免叙事拖沓、冗繁,作者以一盏青油灯为切入点,辐射延展开来,从不同的视角、侧面来展现乡村、乡民的鲜活面貌。——油灯古旧,自有它的来历。它的辗转流徙,带出了同样古旧的乡间习俗;一家人的亲上做亲,又引出了主人公一家;人物的出场,则有了老小乡邻的温馨聚餐,围炉夜话。行文如同一个“圆”,由灯盏写起,最末剔了灯花,夜深人去。各部分娓娓道来,乡间古朴的青油灯如同一件展品,被投入了极大的关注,穿插其间的,是民风的和谐、俭朴;浓浓的亲情、乡情萦绕不断。


散文的细节处理很到位,为篇章增色不少。如媳妇的注油、放灯。这样的细节年年岁岁如此,生活的平静、安闲可以想见;在写青油灯工艺制作一节,笔力尤为细腻:用生铁铸就的理由,清洗油污的碗碟——“‘嘶’地冷却之后,便焕然一新……”——灯台上的花纹,手工的细致,均一一道来;对媳妇与家庭多层关系的讲解,伺候长者晚饭,为聊天的老伯加足灯芯等,也剪裁得当。


《灯》篇是作者乡土散文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饱含着醉人的气息,清静、闲散,情味悠长。曾有很多人指出,陆蠡的散文视野较窄,涉及面有限。然而,陆蠡恰恰就在自己的“半亩方塘”中耕耘并收获了累累的硕果。作为一名江南人,他正合了一方的文化秉性,在自己的苑囿中苦心孤诣并把它打造得绘声绘色,别具风情。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年)原名陆考源、陆圣泉,笔名陆敏、卢蠡、大角等。浙江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1927年考入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曾任福建泉州中学、上海南翔立达学院理化教员。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1940年创办了综合性半月刊《少年读物》,由于刊物旗帜鲜明,锋芒毕露,很快被迫停刊。刊物停办后,陆蠡开始主编《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小丛书》等书籍。1942年春,因书涉嫌抗日,陆蠡被逮捕并被秘密处决。陆蠡精通英、法、日、俄和世界语,先后翻译过马尔丁的《葛莱齐拉》,屠格涅夫的《罗亭》、《烟》等著作。其散文华丽、沉郁,风靡一时。


 ▌ VIP文字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