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玲珑
典出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外栏黄鹊下,中柱紫芝生。每带云霞色,时闻箫管声。望君兼有月,幢盖俨层城。”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四面八方都有宽大的窗户,所以室内光线十分充足,洁净明亮得直逼仙境。后来演变成“八面玲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言行手段运用得十分巧妙,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各方都不得罪。
宋朝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鸾翔凤集
典出晋·傅威《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京。”比喻优秀人才汇聚,也作“鸾翔凤聚”。
唐·韩愈《石鼓歌》:“鸾翔凤集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望门投止
典出《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因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投止:投宿。王先谦集解:“《通鉴》胡注:‘望门而投之,以求止舍,困急之甚也。’”看见有人家便去投宿,形容逃难时急迫投宿的情景。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秉烛夜游
典出《古诗十九首·人生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诗中的“烛”其实是指以苇子或麻秆捆扎而成的火炬而已。“秉烛夜游”就是指拿着火炬夜游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人生如梦,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但这短短的一生竟有那么多的烦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时不我待,机会难得。我们何不秉烛夜游,享受生活呢!而现在“秉烛夜游”的本意已消失,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把握机会,及时行乐。
《颜氏家训·勉学》云:“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矣。”
★壁上观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人们多以“壁上观”来形容置身事外,不帮助任何一方。
明·杨蕴辉在《甲申仲秋感事》用到:“何曾姓字敌心寒,坐拥都城壁上观。”
★刀俎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后人常用“刀俎”来比喻割宰者。
元代韩瀚在《山河曲·西北坡》中用到:“天将曙,告英雄将士,糖弹杀人胜刀俎。”
★春风得意
典出唐·孟郊《登科后》:“往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寒窗苦读,三次赴京赶考,一心想着功名,以往只因背着压抑,忍着辛苦,哪里还有心思逛京城?即便身在长安,也无心欣赏长安的繁华与美景。今日总算功成名就,皇榜得中,不由得心花怒放。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在这心情无比激动的时刻,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尽情地玩、尽情地逛,向世人夸耀。后来人们就用“春风得意”来形容人在工作、生活上顺心,或事业成功时志得意满的欢快情态。
★毫毛斧柯
典出《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毫毛不拢,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比喻细小的隐患不除,可能造成大害。
★烹龙炮凤
典出唐·李贺《将进酒》:“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炮也作“疱”。后比喻高超的艺术技巧。
《水浒传》第八十回:“当日宴会虽无炮凤烹龙,端的有山珍海味。”
★曾经沧海难为水
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在给弟子们讲学,其中一个弟子问到:“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什么意思呢?”孟子回答说:“孔子登上了东山,感觉鲁国都变小了,而后来他登上了泰山,就感觉天下都变得很渺小。所以说,到过海边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其他的河水所吸引,而聆听过圣贤教导的人,就不会再去理会其他人的言论了。”弟子们听了以后,都恍然大悟。后来,人们就用“曾经沧海难为水”来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唐朝元稹在《离思》中用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大风歌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初时只是个亭长,后掌握好机缘,竟然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在刘邦平定叛乱归来的路上,路过家乡沛县,与乡人把酒言欢,兴致浓时便唱了一首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将这首歌称为《大风歌》,常用以表达慷慨激昂、渴望安邦定国的情怀。
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伤春》中用到:“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在这首诗里,《大风歌》是表示胜利的歌曲。
★当断不断
典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吕后是汉高祖之妻,吕雉是也。此女一直野心勃勃,在刘邦死后,吕后为掌权,大肆谋杀刘氏子孙。待其去世,她的侄子企图把持朝政。于是当时的惠王刘襄和他的舅舅,以及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私自计划出兵讨伐吕后的侄子。而当时齐国的丞相召平知晓计划后,便将惠王府包围,结果中尉魏勃得知后,使诈,自告奋勇愿意带兵前去给惠王了断,召平未知其诈,便将兵权交给他。没想到,魏勃得到兵权后立刻倒戈将召平府邸包围。后召平自杀,死时后悔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后来人们用“当断不断”来形容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蔡东藩在《民国通俗演义》中用到:“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覆巢之下无完卵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孔融恃才傲物,好与曹操辩论,曹操早有不满,后终于小题大做问了孔融的罪,派兵抄了孔融的家。孔融对抄家者问:“我一人犯罪,罪到我就够了吧,我的两个儿子能活命吗?”孔融有子年幼聪慧,用手指着屋檐下掉落的鸟巢,慨然而叹:“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顾左右而言他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战国时期,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有一天,他来到了齐国,想劝说齐王实施仁政,减轻百姓的负担。于是,他来到了齐国的王宫,见到了齐宣王,说:“大王,我听说有个人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托付给朋友,外出去做生意,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都挨饿受冻,这个人该怎样对待朋友呢?”齐宣王听了,毫不犹豫地说:“应该和他绝交,这种人没有什么交往的必要了。”孟子接着又问:“那假如一个官员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属下,那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应该撤职呀。”孟子又问道:“那如果一个君王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国家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知道孟子的意图,于是不再看孟子了,就和他谈论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了这个话题。后人自此便用“顾左右而言他”来表示一个人有意回避别人提到的尖锐的话题。
陈若曦在《耿尔在北京》中用到:“耿尔除了苦笑,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千金买骨
典出《战国策·燕策》。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郭隗以买马作为比喻,告诉燕昭王怎样招揽人才。后引申比喻对贤才的渴望。又作“千金市骨”。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中有:“千金买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千金买赋
典出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阿娇长大后被汉武帝刘彻娶为皇后,但其生性爱妒,不久为武帝冷落,别居长门宫。她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写得极好,就奉上黄金百斤,请其为之作赋,以感悟武帝。武帝读了相如所作《长门赋》后,果然心为所动,重新宠幸了阿娇。后以“千金买赋”比喻文章价值极高。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摸鱼儿》词:“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花好月圆
典出晁端礼《行香子·别恨》:“别恨绵绵。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近清宵、月已婵娟。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晁端礼,字次膺,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熙宁六年进士,任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历知洺州平恩县、大名府莘县。徽宗时为大晟府协律,所以人称“大晟诗人”。“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指花儿盛开,人健康长寿,月亮圆满。后人就将这句词总结成成语“花好月圆”,用来比喻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在“花好月圆”多用于祝贺人们新婚美满之词。如新婚对联:自愿自由情投意合,相亲相爱花好月圆。
元朝石君宝《曲江池》第一折中用到:“则合这好花休谢,明月常圆。”
★合欢席
典出《礼·春官》注:“郑司农云:缫,谓为藻率之藻。玄,谓缫席,编以五彩,若今合欢矣。”后亦以合欢席称谓婚宴。
★添枝接叶
典出宋朝大儒朱熹《答黄子耕书》之五:“今人反为名字所惑,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后用以比喻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也作“添枝加叶”。
《李自成》第一卷:“但是这件事经人们添枝加叶,成了个十分神奇的故事。”
★含沙射影
典出白居易《读史》:“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含沙射人影,虽病人不知。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时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样子长得像鳖,只有三条腿,人们称它为“蜮”。人们有许多对蜮的传说。有人说它是个样子古怪的甲虫,背上有硬壳,头上生角,身上长翅膀,能飞上天,在暗中偷袭人类;有人说它平时隐蔽水中,口中有一把弓,能含一口沙子喷出来,若被它射中,便会生病、生疮、死亡。即使射中人的影子,人也会生病的。诗中提到,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就像“含沙射人影”的怪物一样可怕。后来人们就用“含沙射影”比喻在暗中诽谤中伤他人。
南朝鲍照在《代苦热行》中用到:“含沙射流影,吹蛊病行晖。”
★众叛亲离
典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形容处境十分孤立。
★管鲍之交
典出《列子·力命》。春秋时期,有一个叫管仲的人和鲍叔牙是很好的朋友,当时管仲家里非常穷困,于是鲍叔牙就把管仲叫来,要和他一起做生意。但是管仲没有钱,鲍叔牙就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来做本钱。当生意赚来钱以后,管仲却拿走了大部分的钱。人们听说了这件事后就都来指责管仲,认为他自己没有出本钱,分钱的时候还拿走那么多。鲍叔牙就对他们说:“不要那样说,管仲家中还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点是应该的。”后来,他们一起参军,每当两军交战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最后面,大家就责骂他说:“管仲,你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呀!”鲍叔牙听了,赶紧对大家说:“管仲并不是那样的人,他之所以总是在最后面,是因为他家中还有老母亲要他回去照顾。”后来,鲍叔牙还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使得管仲当上了齐国的丞相,管仲就对别人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呀!”后人用“管鲍之交”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明朝陈汝元在《金莲记·诗案》中用到:“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管鲍之交,名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
★众口铄金
典出《国语·周语下》:“众志成城,众口铄金。”比喻舆论的力量可以置人于死地。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众曲不容直
典出《淮南子·说山训》:“季孙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所有唱歌的人都走了调,你一个人唱的对也没用。比喻多数人形成一股势力,一两个人绝不会改变局面。
★今是昨非
典出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中说的“今是而昨非”就是指他认为自己现在退隐山林是对的,过去进入官场是错了。后来人们用“今是昨非”指现在对,过去错,又引申为悔悟的意思。
鲁迅在《华盖集·导师》中写道:“但我们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是怎样的今是昨非呀!”这里就含有后悔、不堪回首的意思。
★金科玉律
典出扬雄《剧秦美新》:“是以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胤殷周之失业,绍唐虞之绝风,懿律嘉量,金科玉条,神卦灵兆,古文毕发,焕炳照曜,靡不宣臻。”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这篇文章是扬雄上书给王莽,文章中斥责秦朝,美化王莽的新朝,故名《剧秦美新》。文中抨击秦始皇焚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对王莽则歌功颂德。律、科,都是法令的意思。金、玉,是指贵重的东西。后人就将“金科玉条”总结成“金科玉律”来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多用来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清朝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中写道:“老伯大人的议论,真是我们佐班中的金科玉律。”
★江郎才尽
典出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一般用来比喻文思渐衰竭,本领渐尽。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还退步不少。他的文章写出来平淡无奇,于是有人传说某次江淹在亭中小憩,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地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滥竽充数
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春秋时期,齐宣王爱好吹竽,每次都喜欢召集很多人一起演奏。有一次,齐宣王要召集三百人一起演奏,有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根本就不会吹竽,但是也趁机请求为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就让他参加到吹竽的队伍中,在待遇方面和其他的演奏者一样。南郭先生非常高兴,于是,他就混在演奏的队伍中,每次演奏的时候,他都站在那里做样子,根本就没有发出声音。就这样南郭先生在演奏队伍中混了很久。后来,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齐湣王喜欢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演奏,于是,他就叫这些人逐个在他面前演奏,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悄悄地溜走了。后来,人们就用“滥竽充数”来表示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用坏的东西冒充好的。
叶圣陶在《倪焕之》中用到:“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
★章句小儒
典出《汉书·夏侯胜传》:“胜非之口: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形容只拘泥于辨析句章不懂大道理的书呆子,也作“章句之徒”。
汉·扬雄《解嘲》:“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
★力争上游
典出赵翼《闲居读书作》:“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暴弃。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赵翼,清代诗人、史学家、学者。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所以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后来人们就用“力争上游”来比喻先进,积极进取。
清朝薛福成在《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中用到:“然必借此一著,方可力争上游,振起全局。”
★章台
典出《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己便面驸马。”秦宫室名,后以比喻冶游之所。
★两袖清风
典出陈基《次韵吴江道中》:“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功名利禄皆淡泊,优哉游哉自逍遥。”陈基,字敬初,元末苏州人。元顺帝至正年间,他被人推荐为经延检讨。曾经为人起草谏章,几次获罪,因此避归乡里。曾辅助张士诚军事,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而且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起义军生活的,是一个有才华的风云人物。诗中提到的“两袖清风”,是说身无长物。一般用来指为官清廉,不中饱私囊。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附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送点人情呀!”于谦便作《入京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梅妻鹤子
典出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蓄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林逋,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的佳话流传。
★一匡天下
典出《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某日,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起了管仲。子路说:“齐桓公杀死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却活下来了,如此看来,管仲怕不能算仁吧?”孔子说:“不能这么看,管仲还是算仁的,是他使齐国强大起来的。”子贡提出异议:“管仲怎么能算仁呢?公子纠都被齐桓公杀了,作为师傅的管仲按礼节按情理都应该以身殉难,可他非但不死,反而去辅佐仇人,对齐桓公忠心耿耿,这能叫‘仁’吗?”孔子说:“看一个人是否仁,不能仅仅盯住他的小节。你们仔细思考一下,倘若没有管仲,齐国会强盛起来吗?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称霸于诸侯,一匡天下,老百姓不是因此也受益了吗?”这里的“一匡天下”意指使天下的一切事情都得到纠正。后人多用“一匡天下”来指纠正混乱的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明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到:“先生自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明珠暗投
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消灭了割据地方的诸侯,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各地,想以此来稳定国家。当时很多很有才能的人都到各地的诸侯那里,想寻找出路,谋求官职。有一个叫邹阳的人,本来是齐国人,他来到梁国寻求出路,不料刚到梁国,就受到了梁国丞相羊胜的嫉妒,羊胜在梁王刘武面前说了邹阳的坏话,梁王大怒,把邹阳关进了监狱,并想杀掉他。邹阳从狱中写信给梁王,他说:“我听说,如果把明亮的珍珠、发光的玉璧,在黑暗中投向路上的行人,人们都会大吃一惊,按住刀剑警惕地观看,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宝物突然降临的缘故。”梁王看了这封信,立刻释放了邹阳,并赏赐他官职。后来,人们就用“明珠暗投”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好东西落入不识货的人手里。
清朝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用到:“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
★蚍蜉撼树
典出唐朝韩愈《调张籍》。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得到张籍的赞同。
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有“蚂蚁缘槐夸大国,谈何易”的句子,意思与之相同。
★破釜沉舟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秦朝末年,秦将章邯打败了项梁的楚军主力之后,带领军队渡过黄河,攻打当时的赵王赵歇,章邯派人把巨鹿城围困得如铁桶一样。项羽听说巨鹿被围的消息后,便亲自率领人马渡过黄河,当他看见军队已经过河后,就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行军的帐篷。然后下令士兵每人只带足三天的口粮,还命令士兵砸碎全部做饭的锅,准备与秦军决战。将士们一看项羽断了退路,才知道如果这场战打不赢,谁都没有生还的希望,于是奋勇杀敌。经过多次交锋,楚军经过艰苦的奋战,把秦军打得大败。从此项羽得到了诸侯之间的信任,统帅了所有反秦的军队。“破釜沉舟”是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战斗到底。
明朝史可法在《请出师讨贼疏》中用到:“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七步之才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曹植才华横溢,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不同位列建安七子。曹操偏爱曹植多次想要立其为世子,而曹王则对此十分嫉妒,使用各种手段,最终让曹操改变主意而立不为世子。后曹操病逝,曹丕废帝自立,妒曹植之文采,借口曹植卖弄文采,将其问罪。曹不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除非你可以在七步之内成诗一首,不然就将问你死罪。”曹植略一思忖,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作既点明曹丕与曹植的兄弟关系,又暗喻此刻的同根相残,让曹丕听后羞愧难当,仅将其贬为“安乡侯”。
★千里鹅毛
典出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诗为秦观作》:“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在诗中,作者用“千里寄鹅毛”,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意思是说送给朋友的虽然只是一些土物,但是就像千里寄鹅毛一样,鹅毛虽轻,但千里相送,足见情意至深。后人就用“千里鹅毛”来比喻礼物虽轻但情谊深厚。民间也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谚语。
★人面桃花
典出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说到这首小诗,却有一段哀怨的情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故事说的是有一年,崔护独自出来游玩,见到一户人家,就敲门进去求水喝。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听过崔护的请求后,就端出一碗水递给了崔护,崔护被女子的美丽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第二年,他又来到这家门前,希望能再次看见这位美丽的女子,可是,当他一打听,这家人已经搬走了,于是惆怅不已,崔护就在门上题了这首诗。
宋朝柳永在《满朝欢》中用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箪食瓢饮
典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众所周知,孔子三千学徒中有七十二位最为出名,而颜回是其中最为孔子喜欢的。颜回家境贫困,孔子曾问他,以你的知识与才能若是想要谋取个一官半职,改善生活肯定不成问题。颜回说,我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衣食虽然苦点,但是想要娱乐的时候还可以琴瑟齐鸣,听老师讲课,还去做什么官啊?孔子听后有所感慨地说:“颜回虽然用竹碗吃饭,用木瓢饮水,住破屋里,这样艰苦的条件,依然能够快快乐乐地生活,他真是一个贤德的人呀!”最后,颜回跟着孔子不断地学习,最终成为孔子最著名的学生之一。
唐朝韩愈在《与李翱书》中用到:“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后人将“一箪食,一瓢饮”简化成“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
★孺子可教
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秦朝末年,张良原是韩国的公子,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有一天,张良来到圯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了,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经过不断的考验,老人最终送给了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太公兵法》,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人们就用“孺子可教”来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唐朝刘禹锡在《澈上人文集纪》中用到: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舍我其谁
典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春秋战国时候,孟子来到了齐国,齐王听说后,就高兴地把他接进了皇宫,并且封给他官职,但是并没有重用他。孟子感觉不是很理想,就决定离开齐国。齐王听说他要离开,就来为孟子送行,也没有挽留他。孟子离开了齐国,在途中,他对自己的弟子说:“如果齐王重用我,何止齐国的百姓会得到幸福,天下的百姓也会得到幸福的。”这时,一个叫充虞的弟子就对孟子说:“老师,您好像不是很高兴,从前您不是说过君子不去抱怨上天的安排,也不去抱怨别人的待遇吗?”孟子听了,就说:“这个时候的情况不能和那时比,每隔五百年就会有圣人出现,从周朝到现在,早就超过了五百年,而现在正是出贤臣的时候了。现在如果想要天下太平,除了我还能有谁能做到呢,只是齐王没有眼光而已。我又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后来,人们用“舍我其谁”形容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含贬义。
明朝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用到:“我嫡孙也,欲立太子,舍我其谁!”
★道听途说
典出《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意指从道路上听来的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四处传播,这样是抛弃道德的表现。后来人们就用“道听途说”来指听别人说的没有根据的传闻。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用到:“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太公钓鱼
典出《武王伐纣平话》:当日姜尚西走至岐州南四十里地,虢县南十里,有渭水河岸有磻溪之水。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故事起因源于商纣宠信妲己,不听忠臣谏言,残暴不仁,滥杀百姓,荒废国政。姜子牙因精通兵法、阴阳数术,受纣王赏识并封为司户参军一职,后来姜子牙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便决定弃官离开这个暴君,并凭着机智逃过了商兵一路的追杀。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是明君,故在其属地渭河隐居,并且每日在河边以直钩钓鱼,钩上无饵,也不把钩沉入水里,而是离开水面三尺高。还会自言自语:“不想活命的鱼儿,就自己上钩吧。”后来终于西伯侯上门拜访,求其辅佐。姜子牙以八十岁高龄辅佐文王和武王,灭了商纣,建立中国历史上国运最长的周朝。“太公钓鱼”这句成语便是源于此,也作“姜太公钓鱼”。比喻有意愿的人,自己就会上门。
★同流合污
典出《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经常批评那种说话圆滑、左右逢源的人,他经常在弟子的面前严厉地斥责这种人。他说:“这种人什么事情都不反对,都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只会讨好别人,这样对国家的危害是最大的。”但是很多弟子们都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到了战国时候,孟子的弟子万章读到这段话时,也十分不明白,于是就找到孟子问道:“老师,孔子说的这种人是什么样的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满脸堆笑,习惯讨好别人,人们都称这种人为好好先生。”万章不解地说:“人们都叫这种人是好好先生,那为什么孔子还要批评这种人呢?”孟子说:“这种人道德败坏,经常和自己一样的人待在一起,他们只是适应人们说的话,也不向统治者提出好的建议,只会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话,对社会上不良的现象,也不去加以反对。这种人表面上是好人,其实这种做法是与圣人的道理相违背的。所以孔子才会批评这些人。”万章听了说道:“这种人确实可恶呀,怪不得孔子要严厉地指责他们呢。”后来人们就用“同流合污”表示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的意思。
清朝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用到:“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
★五步成诗
典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唐朝时候,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史青,天赋极高,指物作诗立就。他也极有胆识,向当朝皇上唐玄宗上书推荐自己,说自己善于作诗,才思比曹植还敏捷,五步之内,即可指物作诗。唐玄宗很好奇,就召见他当场面试。玄宗让他以除夕、上元、竹灯笼等为题作诗,果然五步之内皆脱口成篇,上述的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后来,人们就用“五步成诗”形容文思敏捷。
★不名一钱
典出《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汉文帝宠臣邓通,原来是撑船的,因文帝梦见其于身后推其飞上天,觉得是吉兆,故而十分宠信他,给了他很多赏赐。待文帝死后,刘启继位,不仅罢免其官职,还没收其全部家产。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同情邓通,就赐给他一些钱财,可是都被办案的官员收走了,连一根簪子都没有留下。馆陶公主就命人供给邓通衣食,邓通身无分文,最后死在了别人家里。“不名一钱”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人们用它来形容极其贫穷,身无分文。
清朝黄小配在《大马扁》用到:“他自己是不名一钱的,如何去得,唯有向亲朋借贷。”
★人人自危
典出《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李斯是秦朝的丞相,也是法家的忠实执行者。众所周知,法家注重严刑酷法,李斯制定的法令里面刑罚日益严重与苛刻,故而每个臣子都觉得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后人就用“人人自危”形容政治形势险恶,人人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姚雪垠在《李自成》中用到:“满京城的戚畹、勋旧和缙绅们为着李国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惊慌。”
★寻花问柳
典出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这是一首玩赏春景的诗歌。花、柳都是初春的景物。
宋朝陆游《初春出游戏作》有诗云:“绿窗百舌唤春眠,问柳寻花意已便。”元朝谷子敬《城南柳》有:“休则管恼乱春风卒未休,恐怕你憔悴秋霜非是久。只等的红雨散绿云收,我那其间寻花问柳,重到岳阳楼。”清朝钱学纶《语新》卷下:“讬迹幽人,开问柳寻花之径。”以上几首诗中“寻花问柳”都是指春景。后人又以“花”、“柳”比喻妓女,因此用“问柳寻花”表示狎妓缥娼。
★一字千金
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不韦因助秦王异人登上皇位,而受封为丞相。然则吕不韦的身份是一介商贾,在当时的社会,商贾身份低微,所以他虽然贵为丞相,但是声望却低迷且无法服众。为了找到一个迅速提高声望的方法,门客建议他编纂一本书《吕氏春秋》,既能迅速扬名立万又可垂范后世。吕不韦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于是迅速让手下门客写出26卷160篇文章的《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但“一字千金”的典故却流传至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典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指天道像个广大的网,如果按自然规律,就不会漏失。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的母亲怀了他72年,后来在腋下将他生了出来。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唐朝吕岩在《哭陈先生》中用到:“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现在人们多用它来形容如果触犯了法律,就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后人也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用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表示同样的意思。
★忠言逆耳
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战国末期,韩非向秦王上书,希望他能够推行法制,用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拂于耳”,是指不顺耳。“忠言逆耳”就是指劝告人的诤言,听起来刺耳。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中用到:“夫良药苦口,唯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唯达者能受之。”
★指鹿为马
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这段话的大意是: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统治腐败,丞相赵高欺上瞒下,阴谋乘机篡夺王位。但赵高害怕朝中有大臣不听从自己的命令,所以迟迟不敢动手。他经过仔细琢磨,终于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赵高就在文臣武将上朝时,把一只鹿献给胡亥,并且对胡亥说:“我献给您一匹马,请您接纳。”胡亥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对赵高说:“你搞错了吧,这不是马,这是一只鹿。”赵高依然坚持说这是马,胡亥用手指着那只鹿,就问在座的大臣们:“赵高献上来的是鹿还是马?”当时大臣们都惧怕赵高,明明知道那是鹿,却不敢承认。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一匹马。只有少数忠于秦二世的人,不怕利害,坚持说献的是一只鹿。这件事之后,赵高就知道,说鹿是马的人是服从自己的人,说鹿就是鹿的人是不会听从他的命令的。于是,他便暗中派人把说实话的人杀了。后人就用“指鹿为马”来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明朝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用到:“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知己知彼
典出《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后人便以“知己知彼”来表示在做事之前全面了解情况,就能使自己减少失败。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作战多少次都不会战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负场数将会参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无论战斗多少次必然都会失败。
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上)》一文中用到:“我是主张青年也可以看看‘帝国主义者’的作品的,这就是古语的所谓‘知己知彼’。”
★方寸地
典出《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在古代,有一个叫龙叔的人,一天,他遇到当时的名医文挚,就对他说:“我早就听说你的医术十分高明。我最近感到不舒服,您能给我看一下吗?”文挚听了以后说:“你哪里不舒服?”龙叔说:“最近经常有人赞扬我,也有人辱骂我,但是这些我都不放在心上,我家里十分贫穷,但我也不因此而烦恼,悲伤和快乐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我想知道我这是怎么了?”文挚听了以后就让龙叔背着阳光站立,然后自己从暗处看着他,看了一会,文挚就对龙叔说:“哎呀,我已经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经空虚得装不下任何东西,这样就和传说中的圣人一样了,你的这些症状,已经接近圣人了,而你却把这些当成疾病,如果这是疾病的话,我是没有能力治好的。”后来,人们常常把心灵形象地叫做“方寸地”。
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瑶》中提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以为人的思想、行动皆受“心”的支配,“心”的善良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曲直,所以十分重视“心灵”这块“方寸地”。
★余音绕梁
典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美貌歌姬叫韩娥,她有美妙的嗓子,歌声如同百灵鸟一样动人。有一次,她来到齐国的首都淄博,因为路费用光了,就在城西门卖唱。她的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歌唱完了,人们觉得她的歌声还在房梁之间缭绕,过了三天还没有消失,以至于附近的人以为她还在那里唱歌,没有离开。后来,她想找一家旅店住宿,可是店家嫌她贫穷,担心她付不起房钱,不仅不让她住,还辱骂了她。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跟着她悲伤地哭了起来,整整三天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都去追赶,苦苦挽留。于是韩娥便回来为大家唱歌,老百姓听了以后都十分高兴,悲伤的情绪一扫而空。后人多用“余音绕梁”来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长地久
典出《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一天,有人来向老子请教问题,说:“为什么上古圣贤能被人长久记住呢?”老子回答说:“因为天地没有自私的心,他们不会生长,也就不会消亡,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而那些圣人,也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利益,一心只为别人着想,就像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辛苦劳作,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所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使他就像天地一样长久地存在。”
白居易在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悲剧的《长恨歌》中也曾用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后来,人们就用“天长地久”来形容时间悠久、永远不变。现在多用来指爱情永恒不变。
★宠辱不惊
典出《老子·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说:人们得到宠爱后就会感到格外惊喜,而失去宠爱的时候则惊慌不安。而受宠和受辱都会对人造成伤害,受辱的人,因为那些侮辱会让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得宠的人,不想失去宠信,就会去牺牲自己的尊严来维持着这份宠信。只有未经受任何辱与宠,他才会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后人就总结出成语“宠辱不惊”来形容受宠受辱都不放在心上,不因个人得失而失去自己。
晋朝潘岳在《在怀县》中用到:“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而后来也有像“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谢;宠辱不惊,笑望天外云卷云舒”这类恬淡诗句。
★祸起萧墙
典出《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后人就用“祸起萧墙”来比喻内乱。
清末蔡东藩在《民国演义》中用到:“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
典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是一个与徒弟没有代沟的人,他的徒弟没事就向他问问题。某日,一名叫司马牛的徒弟向孔子请教说:“老师,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回答说:“不忧愁,不害怕,这样就可以了。”孔子说话也够玄乎的,于是叫司马牛的这个人就不能理解了,又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能做君子吗?”孔子耐心地解释说:“君子心地坦荡,尊敬他人不失礼节,对他人恭敬不卑不亢,这样会做人的人,四海之内,大家都会把他当兄弟看,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后来,人们就用“四海之内皆兄弟”来形容普天下的人,都像亲兄弟一样。
明朝徐渭在《英烈传》中用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收了罢。”
★名正言顺
典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说:“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得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怎么这么鲁莽不知礼节呢,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后人便以“名正言顺”谓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元朝郑德辉在《倩女离魂》中用到:“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
★首鼠两端
典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有一个弟弟叫田蚡,他依靠太后的势力当上了丞相。他结婚宴请文武百官,席间灌夫向田蚡敬酒,田蚡不理,灌夫破口大骂。为此田蚡就逮捕了灌夫,将其带到汉武帝的面前,要求治灌夫的罪。汉武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找来大臣商议。有的大臣赞成治罪,有的不赞成。御史大夫韩国安就说:“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是立过战功的,虽然酒后闹事,但是并没出人命,所以该如何处置,还是由皇帝来决定吧。”事后,田蚡就找到韩国安说:“我们早商定好一起对付灌夫,你为什么迟疑不决?”说完转身离开了。后人就以“首鼠两端”形容态度迟疑不定或动摇不定。
清朝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用到:“何得首鼠两端,坐待灭亡。”
许多人说典故是中国人的东西,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有故才有典。其实不然,西方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经济、政治、制度都有着惊人的跨越,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典与故自然就增多,就好像有内涵的美女总比花瓶来得吃香。本篇着重介绍欧美的一些典故,也会提到一些俄国的典故。
★关闭在马尔姆赛的大酒桶里
出自莎士比亚剧作《理查三世》。格罗斯特在成为理查三世之前早就觊觎王位。他的大哥爱德华当上英王,三哥克莱伦斯排在他的前面,这个外貌丑陋、内心奸诈狠毒之徒,在爱德华身染重病时,散播流言,说名字“G”开头的王位继承者要弑君篡位,克莱伦斯公爵被盛怒的爱德华关进了伦敦塔中,格罗斯特马上指使两个刺客去伦敦塔行刺,当一名凶手刺了克莱伦斯几刀后,另一个凶手说道:“假如这几刀还不能结束他的性命,就把他丢进里边的马尔姆赛的大酒桶里去。”后来此语就成为“把人弄死”的诙谐说法。
★犹大的亲吻
犹大是《圣经》中基督耶稣的亲信子弟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收买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许普诺斯
许普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夜神的儿子,死神塔纳托斯的兄弟。他的形象是一个身生双翼的少年。他的标志是一朵罂粟花和一只不大的角。有时奥林匹亚山众神都会在他的法力下入睡。在西方语言中,由“睡神”派生出“催眠”一词。
★海妖之歌
海妖之歌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在一个岛上住着一些以美妙歌声迷人害人的海妖,名叫塞王。后来,奥德赛路经该岛,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同伴们奋力划桨,终于战胜了迷人的歌声。此语用来比喻那种骗人的甜言蜜语。
★进来的人们,把一切希望抛弃吧
出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诗人描绘了地狱门口的凄惨情景。地狱的门上写着:“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抛在后面吧!”后此语用来比喻绝望无助的境地。
★阿基里斯之踵
阿基里斯之踵指希腊神话英雄阿基里斯唯一能被刺伤的地方。他出生后,母亲海洋女神西蒂斯握着他的脚跟在冥河里浸泡,因此他全身除脚跟外其他地方都刀枪不入。此语用来比喻易受伤害的地方或致命弱点。
★一粒麦子
源于耶稣殉难前对百姓的最后一次讲话。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丧失生命。这世上憎恨自己生命的,反倒要保守自己的生命到永生。”耶稣以此暗示自己将为信仰而献身,但他的死将促使更多人对上帝的信仰,而他本人也能“保守生命到永生”。在文学作品中常以此比喻以一己之命换取多数人觉悟的献身精神。
★丹德诺的羊群
丹德诺是法国作家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中的一个商人。小说描写主人公庞大固埃和他的好朋友巴汝奇,为了寻找一只神瓶,航船出发到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地方去。第五天,他们在海上遇到一艘商船,巴汝奇与商人丹德诺因事发生争执,待纠纷平息后,巴汝奇一心报复商人。他向丹德诺买了一头羊,丹德诺先是不肯,后来同意了。巴汝奇强行牵走羊群中的头羊,并将头羊硬推入海中,其他羊见头羊入海,便纷纷跳下海,急得丹德诺与看羊人也跟着跳下海……“丹德诺的羊群”一语,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泛指“一群盲从者”。
★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权
《旧约·创世纪》:以撒有一对儿子,长子叫以扫,次子叫雅各。一天雅各在家里给自己煮红豆汤,以扫从野外打猎回来,又饥又渴,见到雅各的红豆汤,就向他索求。雅各就提出要以扫的长子名分作为交换,以扫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当以扫津津有味地吃喝时,根本没想到丧失长子权的后果。后人就以此语比喻因小失大,见利忘义,贪图眼前小利。
★忘忧果
忘忧果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赛的船队返乡途中,船被风雨吹到一处海边。同伴们吃了当地特产忘忧果之后,竟然忘记了家乡和亲人,忘记了自己上岸的目的,也忘记了回船上去。后比喻身居异乡,乐不思归。
★华尔街的“民意”
华尔街是美国纽约的一条街。19世纪,这里就是贸易中心和贩卖黑奴的市场,“二战”后,这里成了美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便是美国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华尔街的“民意”即指美国垄断资本家的意愿。
★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柏拉图式恋爱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在对话体著作《会饮篇》中,阐述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爱神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他用神秘的激情控制着世界,使人以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望去追求永恒的美。这个追求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认识过程。爱的最低级的形式是热恋中的情人“专注于对方美的形体”,渴望与对方肉体的结合,爱的较高形式则是从沉湎于美的形体升华到爱恋形体所表现出来的美,爱的最高形式是沉思的美,即不带感性形体的美。他由此提出了将真、善、美合为最高理想的看法。后来,人们把男女之间那种与性无涉的、理想化的相互爱慕情谊,称为柏拉图式恋爱,现代语也叫精神恋爱。
★许奎厄亚
许奎厄亚是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女儿。她的形象是一个穿紧身长衣,头戴冠饰的年轻女人,正在用碗喂蛇。在现代,碗里装一条蛇是医学的标志,在西方语言中,由她的名字派生出“卫生”一词。
★种风者收获风暴
《旧约·何西阿书》:以色列先知何西阿看到国内的民众崇拜牛犊,而放弃了对上帝耶和华的信念,就指责他们,说他们必将自食其果。他们所种的是风,所收获的将是风暴。比喻作恶者必将自食其果。
★认识自己
出自希腊神话。奥维德的《爱经》里有这样的话:“阿波罗说:快把你的弟子领到我的殿里来罢,他们可以在那儿念那全世界闻名的铭文:凡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认为“认识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祸。
★一仆二主
“一仆二主”源于意大利启蒙时期喜剧作家卡尔洛·哥尔多尼的同名剧作。剧中主人公特鲁法尔金诺是个贫穷的农民,他在一家旅店当仆人,为了多挣钱,先后受雇于女扮男装、出外寻找未婚夫的彼阿特里切·拉斯波尼和她的未婚夫弗里林多·阿列图依,同时为两个主人服务。他凭借机智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才能,不仅没有泄露一身侍二主的秘密,还多次捉弄了这对夫妇,同时赢得了与女仆斯密拉金娜的爱情。由于这部作品,“一仆二主”成为一个成语,用以比喻心怀二志,耍双面手腕的人物。
★喝了忘川的水
忘川是希腊神话中阴间的一条河流。人死后亡灵堕入阴间,只要喝了这河里的水,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故称为忘川。比喻遗忘了不该遗忘的事情。
★家可爱,家最好
出自《伊索寓言》。宙斯结婚,邀请动物都来参加。唯独乌龟未来。宙斯问他为何不来赴宴。乌龟说:“家可爱,家最好。”宙斯很生气,就罚他驮着自己的家行走。指许多人宁愿在家简朴度日,也不愿做客过豪华的生活。
★武装到牙齿
从前,南美沿海地区,特别是北海岸地区海盗横行。这些海盗凶狠异常,除了两手持武器外,嘴上还咬着一把刀。由此有了这个典故。后形容全副武装的人或武装到极限的国家。
★安菲阿拉俄斯
安菲阿拉俄斯是希腊神话之中的阿尔戈斯国王,著名的预言家,与厄里费勒结婚,立誓一切都听从于她。后来厄里费勒被波吕尼刻斯赠送的项链所买通,虽然明知丈夫会在攻打忒拜的战争中丧命,却仍然强迫他参加这次远征。安菲阿拉俄斯迫于誓言,不得不去,攻打忒拜失败后,他在逃跑时被大地吞没。后来,安菲阿拉俄斯被用来比喻被妻子出卖的人。
★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都在奥林匹斯山的庇厄里亚出生和居住。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因为她们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有可以给人带来灵感的卡斯他利阿神泉,所以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受到众神的惩罚,众神让他永不停息地推着一块沉重的巨石上山。当西西弗斯将巨石推至山顶时,石头便会不可阻挡地滚下山去。西西弗斯便这样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
★美狄亚
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她帮助爱人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当她跟随伊阿宋从亚尔古船上逃走时,看见父亲追来,便把兄弟的身体砍成碎块,抛入海中。父亲忙于收尸,没有追上他们。几年后,伊阿宋变了心,娶了新妻。美狄亚叫儿子将一件遍染磷火性毒药的新衣送给伊阿宋的新妻,新妻着衣,即被烧死。美狄亚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带着他们的尸体到了雅典。雅典国王给了她一个避难所。后用美狄亚喻指阴险、毒辣的女人。
★一粒火星燃起大火
此句出自俄国诗人亚·伊奥陀耶夫斯基的诗篇。1900年列宁创办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即取亚·伊奥陀耶夫斯基诗句“星星之火即将成为熊熊的烈焰”之意。随着《火星报》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亚·伊奥陀耶夫斯基的这行诗句得到广泛的传播,而成为一句形象鲜明、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的经典,常用来形容小事发展成大事的意思。与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豌豆公主
豌豆公主出自丹麦安徒生的同名童话。一个公主能觉出在20层垫子和20层鸭绒被下放的一粒豌豆。讽刺那些娇嫩无比、弱不禁风的小姐。
★一个人和他的影子
出自《克雷洛夫寓言》。一个异想天开的人想追上自己的影子,他刚迈开步伐,影子就蹿到前边去了,他快走,影子也快,他跑,影子也跑,他停止不走了,影子也在后面跟着。后以一个人和他的影子比喻形影不离的人或事物,或者摆脱不开的烦恼和思绪。
★超人
出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认为“超人”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全才人物。他说:“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比喻那些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义者。也指能力卓异、超越常人的人。或因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炼,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哈洛尔德式的冷漠
出自英国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具有自由民主思想的英国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厌恶过去,不满现实,却又没有勇气去斗争,他的心始终是冷冰的。比喻知识分子对腐败的社会现实既不愿调和又不屑抗争的冷漠态度。
★鲁滨孙和星期五
“鲁滨孙”和“星期五”都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鲁滨孙乘船去非洲时在海上遇到风暴,漂流到一个孤岛上,为了活下去,他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在孤岛上整整生活了28年,并养成了一种对任何事情都不失望的精神。他在孤岛上的第25个年头的一个星期五,还在海里救起了一个“野人”,并为其取名“星期五”。三年后,两人逃离孤岛。鲁滨孙回到英国并成为巨富。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鲁滨孙和星期五”这一典故来批评那些企图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的幻想。
★客里空
“客里空”是前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形象。客里空以无中生有、瞎编硬造为能事。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他根据听来的消息,即前线总指挥的儿子阵亡,就编造了总指挥的儿子在牺牲前如何发誓、总指挥听说儿子牺牲后如何痛哭流涕等情节。于是,“客里空”就成了新闻写作中弄虚作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专用词。人们把那些歪曲事实的报道称为“客里空”。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他对俄底浦斯的提问是:有一种生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俄底浦斯回答是“人”,他猜中了,斯芬克斯羞愧地跳下悬崖摔死了。比喻复杂、神秘、难于了解的问题。
★奥吉亚斯的牛圈
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
此句出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评论文章。涅瓦大街是彼得堡的一条笔直的主要街道,以平坦、宽阔、清洁著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进行革命斗争,并不像是行走在涅瓦大街上那样惬意,而是非常艰巨复杂,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的。
★黑马
“黑马”源于赛马场的俚语,指外表并不起眼、赛马时出人意料地夺魁的马匹,并非指马的毛色。1860年当时既无名气又无资历的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因而曾被人们称为“黑马式的总统”。比喻实力或价值难以预测的人或物。
★鳄鱼的眼泪
在西方传说中,鳄鱼非常阴险狡猾,当它诱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后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姿态的阴险狡诈之徒。
★达摩克利斯之剑
出自希腊历史传说。达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纪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的宠臣。迪奥尼修斯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可靠,有一次他请达摩克利斯到一间富丽堂皇的房间里,在座位上方用马鬃悬挂着一把宝剑。达摩克利斯看到自己头上的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心情紧张,如坐针毡。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某种危险。
★潘多拉的盒子
出自希腊神话。潘多拉是宙斯用来惩罚人类、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女人。普罗米修斯将天火盗往人间之后,宙斯命匠神用泥土做成一个女人,取名“潘多拉”。并给了她一个装满灾难、贪婪、疾病、战事、悲愁等的礼盒,然后将她作为赠礼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潘多拉在普罗米修斯弟弟面前突然打开盒子,于是灾难、贪婪、疾病、战事、悲愁等迅速散布到大地、天空和海洋。盒子底下只藏着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在希望未飞出之前,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关闭了。比喻带来灾难和祸害的东西,或造成灾害的根由。
★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
《新约·帖撒罗尼迦后书》:保罗做了基督教领袖,为了传教他写了很多书信,宣扬奴隶要唯命是从。他在写给帖撒罗尼迦人的第二封信中说:“你们要效法我的榜样,坚信主,学基督的忍耐。处处按规矩行事,不要白吃人家的饭。我曾嘱咐你们: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这句话原是强调奴隶不得逃避劳役而说的,后演变成“不劳动者不得食”而成为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口号。
★特洛伊木马
出自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九年后,到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退,就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中的勇士跳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将士一拥而入攻下了城池。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比省长的处境还坏
1800年在俄国科斯特罗马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邮件被劫事件,抢去了价值19616卢布的汇款和包裹。保罗一世获悉后,一怒之下,责令科斯特罗马省长赔偿全部损失。并下令:今后如发生类似抢劫事件,省长均负赔偿责任。沙皇时代抢劫事件司空见惯,省长们对此十分担忧,想组织专门护送邮件的队伍,经费又无从开支,为此省长们伤透了脑筋。这是一个含有嘲讽意味的玩笑词语,常用以表示处在窘迫的、左右为难的处境之中。
★阿拉丁神灯
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阿拉丁是苏丹国一个裁缝的儿子,他得到了一盏神灯,只要擦亮神灯,一个自称是神灯的奴隶的巨魔就会出现,它能满足主人的任何要求。比喻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的东西。
★大棒加胡萝卜
此句出自美国总统罗斯福1916年5月间的一次演讲。演讲辞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来说明他的外交政策:“语言柔和,手持大棒。”后比喻武力恫吓和物质引诱相结合的政策。
★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一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十二个民族的入侵
此语源于1812年俄国人民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率60万大军入侵俄国,除法国军队外,拿破仑还征调了所有被他征服的欧洲各国部队,其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这就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卫国战争。由于这一历史事件,“十二个名族入侵”逐渐成为一个常用成语,除了表示入侵的本意之外,还常用于比喻联合许多人来共同对付某人或者某个集团,或者动员群众来围攻某人。
★七雄攻忒拜
希腊神话中,阿尔戈斯军队的七位英雄将领对忒拜的远征,这次出征是俄狄浦斯的儿子波吕尼刻斯为反对统治忒拜的兄弟依托里克斯而筹划发动的。有预见才能的安菲阿拉迪斯宣称,这次出征必遭失败,所有将领都要丧生,只有阿德拉斯托斯可以幸免,但预言无人理睬。出征的七位英雄是阿德拉斯托斯、波吕尼刻斯、安菲阿拉迪斯、提丢斯、卡帕纽斯、希波墨冬和帕尔特诺派俄斯。战争中英雄们接连丧生,只有安菲阿拉迪斯和阿德拉斯托斯幸存。过了十年,阿德拉斯托斯率领七位英雄之子终于攻下了忒拜。
★厄洛斯
出自希腊神话。厄洛斯又名阿穆尔,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战神亚里斯和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儿子。他披散着头发,有一对绿金色的翅膀。他有两只箭,作用相反:一只熄灭恋爱的火焰,一支燃着恋爱的火焰。燃着爱情的箭是黄金的,箭头锋利,闪闪有光,射中了谁,谁就热烈地恋爱;熄灭爱情的箭是铅铸的,秃头,他射中谁,谁就失去爱情。
★无病呻吟者
“无病呻吟者”是法国作家莫里哀喜剧《心病者》中的主人公,名叫阿尔冈。听了江湖医生的胡言乱语之后,本来没病的阿尔冈真的以为自己是个病人并且活不了多久,但实际上他身体很健康。他每天躺在椅子上,睡帽捂到耳根,怕受了风,走路需要拐杖,听到别人说他没病就发火,着急张罗写遗嘱,以至于失去常态,成为一个无病呻吟者。由于作者对阿尔冈这个人物塑造得太成功,所以后来人们就用“阿尔冈”或者“无病呻吟”来比喻那些故作姿态、无中生有、无病呻吟的人。
★禁果
《旧约·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子,唯有一棵“知善恶树”上的果子禁止吃。但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结果心明眼亮,知善恶、辨真假,羞耻之情油然而生,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蛇也受到惩罚:终生用肉躯爬行。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
★安息日的旅程
《旧约·出埃及记》:古时候,以色列人在旷野安营,各派所扎营地应相隔三里。律法规定的三里路为安息日路程,后用以借喻限定的旅程。
★波皮利圈子
波皮利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官。一次,罗马元老院委派他去说服叙利亚国王安梯丘放弃掠夺来的部分土地。波皮利仗着自己是大国使者,根本不把这位小国之君放在眼里。他在安梯丘座位的周围画了一个圆圈,说:在未答复罗马元老院的要求之前,安梯丘不可走出圈子半步。由此,波皮利圈子一语就被用来比喻因受某种约束而不能逾越的范围。
★公平的脚步
此语出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歌咏诗集》。贺拉斯认为,死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平民奴隶,还是王公贵族。因此,死神的脚步是“公平的脚步”。西方文学中就常用此来婉言“死的到来”。
★至圣所
《旧约·出埃及记》:耶路撒冷圣殿中的一个重要所在,那里收藏着上帝在西奈山交给摩西的约书、典章等。至圣所是最神圣的地方,只有最高祭司一人每年进入一次。因此常用以指隐秘的、非圣者不能涉足的地方,或凡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后也按字面意思喻指最神圣、最珍贵的东西。
★尘土之身
“尘土之身”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的果子,触怒了上帝,被赶出了伊甸园。上帝诅咒:人必须遭受土地的折磨,人要从田里收获果实充饥,而田里将长出荆棘和蒺藜,人必须终生劳作,地里才能长出庄稼养活人类,直到归了土。人从泥土而来,本是尘土,死后仍归于尘土。故后来常称人为“尘土之身”。
★牛叫
此语最早产生于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为把菜牛从美国西部运到东部市场出售,必须要通过铁路运输。牛被装入火车之后,过一会儿,牛会感到不舒服,发出大吼大叫的声音。这种吼叫人在一英里以外都能听到。后来被用到人身上比喻对某事不满,发牢骚。
★“牛客”和“熊客”
牛在古代西方多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而受到崇拜,在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牛又被转释为金钱。在欧美股票市场上,投机商人常把金钱看作牛的神秘力量的具体体现。据此,把这些在股票行情看涨时,大量买进股票的投机商被称为“牛客”。而对那些先卖空,等股票跌价后再买进的商人,则称之为“熊客”。
★长翅膀的伊里斯
伊里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是海神和大洋神的女儿。按古代希腊人的观念,彩虹是连接天和地的,因此伊里斯女神被认为是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之间的中介者,是神意的传达者。另外,她还接引亡灵到阴间,并负责割去自杀者的头颅。她的形象是一位长翅膀的姑娘,手捧一只杯子。根据这位女神所司的职责,西方文学中用她的名字作为“报信者”的同义词。
★长眠不醒的恩戴米恩
此语出自希腊神话。恩戴米恩是一个牧羊人,因为外貌英俊而被宙斯带到天上,他到天庭之后狂热地追求天后赫拉。受到宙斯的惩罚,而使他长眠不醒。另一种说法是月神阿尔特密斯爱上了这位英俊的少年,使他长眠于山洞中,她每天晚上都去山洞去亲吻沉睡的少年。还有种说法是阿尔特密斯恳求宙斯让这位青年长睡不醒以永葆青春。在西方文学中,“恩戴米恩”是美男子的代称。
★丹麦王国里出了坏事
此语出自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丹麦王国里的军官马西勒斯等人,半夜在城堡上看到了先王的魂灵,报告了王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来到城堡上,见先王的魂灵向他挥手,不顾马西勒斯等人的劝阻,跟着魂灵去了。他走后,马西勒斯说,出现这种异常现象,说明“丹麦王国里出了坏事”。后以此比喻不祥的征兆。
★在纯金上镀金
典出莎士比亚戏剧《约翰王》中萨里斯拜雷的一段话:“……所以,炫耀着双重的豪华,为尊贵的爵号添加饰美的谀词,把纯金镀上金,替纯洁的百合花涂抹粉彩……实在是浪费而可笑的多事。”该词多指多此一举或不必要的锦上添花。
★在埃奎斯神盾之下
埃奎斯神盾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与雅典娜女神的标志,有时也是太阳神阿波罗的标志。《荷马史诗》中说,该盾牌是工匠之神赫菲斯塔斯为宙斯制造的,宙斯扬起神盾,便发出雷鸣电闪,使人丧魂落魄。宙斯的别名是“艾奎俄克斯”,意即“持盾者”。在西方现代语中,“埃奎斯神盾”转义为庇护或保护,意即在强有力的庇护或保护下。
★在玫瑰花下
此语出自罗马神话,传说沉默神哈尔波克拉特斯一次偶然看见爱神维纳斯与情人幽会。维纳斯之子丘比特怕他宣扬出去,就摘了一朵玫瑰花送给他,请求他保守秘密。沉默神将一个手指按在嘴上,表示他将缄口不语。从此玫瑰花成为沉默的象征。在西方,外交官经常在聚会的餐厅及会客室的天花板上,常用玫瑰花作为装饰图案,表示这里是进行秘密磋商的地方。现在常用“在玫瑰花下”表示秘密地进行某事。
★在“绝望巨人”的掌握之中
此语出自美国作家班扬的长篇寓言小说《天路历程》。“怀疑城堡”中的主人“绝望巨人”和妻子“自疑”抓获了去天国追求光明的克里斯琴,他们毒打克里斯琴强迫他自杀。克里斯琴没有屈服,经过千辛万苦,最后在仙乐声中进入巍峨庄严的天堂。后来,克里斯琴的妻子也沿着他的路线去天国,途中铲除了“绝望巨人”和“自疑”,并把“怀疑城堡”夷为平地。此词比喻令人沮丧的磨难和不幸。
★有耳朵能听,有眼睛能看
《新约·马太福音》:耶稣在海边传道时用比喻来讲述道理说,有一个人撒种,撒的种子有的落在路旁,有的落在荆棘丛里,都不能结果,只有落在上好的地里才能结果。对此他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众人散去后,他又对门徒解释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为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意即对于善于观察、用心领会的人,无论什么隐晦的比喻,一听也应该明白,无论什么隐蔽的事物,一看也应该清楚。
★有斧子要磨
典出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轶事。富兰克林回忆,他童年的一天,遇到一个带着斧子的人,赞不绝口地说院子里的磨刀石好,想试试他的斧子,他用花言巧语让富兰克林为他转磨刀石,直到他把斧子磨好,才打发富兰克林走。此词即从此演化而来,意即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是另怀目的,别有用心。
★当心三月十五日
传说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前夕,占卜师曾告诫恺撒要当心3月15日,因为在那天他将遭遇不测之祸,但恺撒对此不过一笑置之。3月15日,他只身前往元老院被在那里等候多时的刺客杀死。此后该句话,即表示大难临头,灾祸逼近,要加倍小心提防。
★当心乔治的黑皮本
乔治是美国民间传说中的鞋匠,年轻的乔治从希腊移居美国,并开了一家皮鞋店。乔治学会英语后,发现很多顾客爱说东道西,并说一些有失体面的话,于是他在店里挂了个黑皮本。每当他听到类似的话就说,我英语讲得不好,我想请您把刚才的话记在这个黑皮本上,我好学习。这些爱说闲话的人,很难为情地说:“我的话怎么能记在黑皮本上呢!”乔治说:“既然不能记下来,请您也不要再这样说。”该词是从这一传说演化而来,意为不要出言不逊,背后议论人。
★光轮
“光轮”是神话传说中神和英雄头像上的圆光,最初可能只是太阳神的标志。在希腊艺术中,光轮是从希腊化时代开始出现的,罗马画家把它画在皇帝头上,基督教借用了光轮,使之成为基督、圣母和圣徒像的标志。现代西方,光轮依然作为神圣的标志。
★光荣的孤立
“光荣的孤立”出自英国19世纪中叶起所推行的外交政策。1896年,索尔茨伯里第二次出任英国首相,他在伦敦市长宴会上致词时,慷慨激昂地为自己推行的外交政策辩护。他认为英国不应该参加任何固定的同盟与集团,这样才能确保行动的自由和操纵“欧洲均势”,为英国谋取利益。他把这种政策称之为“光荣的孤立”。此喻为了坚持正确的意见和立场而造成的孤立,有时也反用其意讽刺某种孤立。
★吞吃海螺的狗
“吞吃海螺的狗”出自《伊索寓言》。有只常吃鸡蛋的狗,看见一只海螺,就张大嘴一口吞了下去,不久它感到肚子疼,说道:“我真是活该!我竟相信凡是圆的东西都是鸡蛋。”典故告诫我们,那些凭直觉去接触事物的人,不知不觉就会陷入荒谬。
★进入悲惨之城
“进入悲惨之城”出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诗人写道:“地狱的门洞开着,没有守卫者,大门上写着铭文:‘从我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是进入永恒痛苦的道路,进入永劫的人群的道路。’”悲惨之城即指地狱,永劫的人群即指在地狱中受惩罚永无希望的鬼魂。
★玛丽托内斯
玛丽托内斯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娼妇名,奇丑无比:扁头、阔脸、狮鼻、一只眼睛是猫眼儿。堂吉诃德受伤后住进她所在的客店,半夜醒来,看到正与脚夫幽会的玛丽托内斯,误以为是美丽的公主,结果遭到脚夫痛打。“玛丽托内斯”遂成为丑妓代称,也用以讽刺有劣迹的悍妇。
★花匠的狗
此语源于西班牙的一句民谚:花匠养狗,狗食自己不想吃,牛要想动动,它就要哼哼。西班牙剧作家洛普·德·维加以此创作了一部戏剧。主题采自上述名谚。剧中主人公是位个性极高傲的伯爵夫人,她爱上自己的秘书,却故作姿态拒绝了他,但这位秘书追求其他的女子时,她又醋意大发,十分恼怒。此语就被用来讽刺那些对某物“自己不享用,也不准别人享用”的心胸狭隘者。
★克拉普林斯基
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二骑士》中的主人公,克拉普林斯基是波兰的一个破落贵族,他曾参加了反对俄国人残暴统治,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斗争失败后逃到巴黎,以革命者自居,但精神颓废,生活无聊,与逃到巴黎的另一位波兰贵族瓦西拉普斯基在一起空谈波兰革命的未来。克拉普林斯基是革命失败后即消沉颓废起来的典型形象。
★克里特公牛
克里特公牛是希腊神话中的一只神牛。克里特国王米诺斯本应把此牛献祭海神波塞冬,但他却用另外一头牛来顶替,波塞冬为此大怒,施法力使神牛发疯,大肆蹂躏克里特岛。后来英雄海格力斯制服了疯牛,并把它带到迈锡尼,献给国王欧律斯透斯。后常被用来比喻指失去理智的疯狂而残暴的人。
★克里达尼斯特拉
克里达尼斯特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之妻。当丈夫远征特洛伊城时,她与丈夫的堂兄弟亚格斯都士同居,并让他篡夺了王位。待阿伽门农从特洛伊归来时,她装出一副万分高兴的样子,假意殷勤。等丈夫走进浴室后,她与情人合伙用密网套住阿伽门农的头,并用短刀将其杀死。她的名字也变成阴险毒辣、无耻凶狠的女人的同义词。
★克瓦斯爱国主义
19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盲目维护自己国家的陈旧、落后的东西,排斥外来进步事物,把爱国主义庸俗化。他们拒绝饮用外国酒,而以国产的黑麦甜酒——克瓦斯为饮用酒,并称此举为爱国主义。对此19世纪俄国诗人维亚捷姆斯基在《巴黎来信》中,讥之为“克瓦斯爱国主义”。此后“克瓦斯爱国主义”就成为了庸俗爱国主义的同义词。
★不劳而获的看家狗
此语出自《伊索寓言》。有人养着两只狗,一只打猎,一只看家。猎狗出去,捉到什么猎物,主人都分一份给看家狗。猎狗很生气,指责看家狗说:“我出去打猎十分辛苦,而你什么都不做,光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看家狗回答说:“别责备我,还是去责备主人吧,是他让我不劳而获的。”同样道理,孩子懒惰,不应责备他们,是父母把他们养成这样的。
★不知不觉接待了天使
《新约·希伯来书》:“你们务要常存兄弟相爱之心,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地接待了天使。”后此语转义为“有眼不识泰山”。
★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新约·路加福音》:耶稣因犹大的出卖,被犹太教当权者及法利赛派逮捕,押解至罗马总督彼拉多那里,他们又妄加以各种罪名,坚持要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虽不愿加害耶稣,但劝阻无效。耶稣临死前向上帝祈祷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后此语表示,某人的罪过可因其幼稚无知而予以宽宥。
★贝罗格鲁留的预言
贝罗格鲁是西班牙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滑头预言家,他所谓的“预言”,其实不过是众所周知的最简单的事实。比如有一则预言是这样的:你走在女人前面,就有女人跟随;你有舌头,就会说话;你有大牙,就不是没牙等。在西班牙口语中,“贝罗格鲁留的预言”就是“废话”或“这话我自己也会说”的同义语。
★以实玛利主义
《旧约·创世纪》中说,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的埃及使女夏佳生了一个儿子,起名以实玛利,他在上帝的保佑下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在以实玛利诞生以前,上帝耶和华曾派天使对夏佳说:“你如今怀孕要先生一个儿子,可以给他起名以实玛利,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境,他为人必像野驴,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在西方文学中,以此借喻那些与社会为敌或与同伙为敌的人,而把生物之间的互相斗争称之为以实玛利主义。
★猫从袋子里跑了出来
此语源于英国古老的农贸市场交易活动。相传,从前有狡猾的商人常把猫装在布袋里,冒充小猪出售,精明的买主要求看看货色,把口袋打开,结果猫从口袋中跳出来,泄露了骗子的秘密。由此英语中产生了这个成语,指卖假货,用欺骗的手段出售货物;也表示泄露天机,露了马脚之意。
★写在额上
“写在额上”源于俄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在古代俄罗斯,常在犯人的额头写字,打烙印,再把火药擦在烙印上,伤口痊愈后,额上的字迹很清晰,使人一看就知道是犯过罪的人。现代俄语中这个成语并不完全含贬义,有时也用在好的方面,并加上否定语气词,相当于汉语俗语“面额上有没有记号”,即不清楚的意思。
★世上的盐
“世上的盐”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好比是世上的盐,盐若失去了味道,就再也没有用处了,只好把它洒在地上,任人践踏。”意在劝勉门徒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后用来比喻社会的中坚。
★圣诞树
“圣诞树”出自欧洲民间传说。一个农民在圣诞夜招待了一个穷孩子,孩子临走时折了一段杉树枝,插在地上,它立即变成一棵树。孩子对农民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杉,报答亲善。”从此,这种在圣诞节用的点缀着小蜡烛、玩具和赠送物品的松树、杉树、枞树等常绿树被称为“圣诞树”。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