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之一,发生在秦朝末年。这次起义标志着秦朝末期大规模反秦起义的开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赵高专权,政治腐败,赋税沉重,民不聊生。陈胜和吴广是秦朝的戍卒,他们被征召去戍守渔阳(今北京附近)。由于秦朝的严苛制度,他们因为大雨延误了出发日期,担心受到严惩,于是决定起义。
起义的过程是:
1. 起义的导火索:陈胜和吴广在前往渔阳的路上,因为延误了出发日期,害怕受到秦朝法律的严惩。他们在一块木牌上写下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表达了他们对秦朝暴政的不满和反抗的决心。
2. 起义的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起义,他们杀死押送他们的秦朝官员,宣布起义。
3. 起义的扩散:起义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攻城略地,秦朝的统治迅速动摇。
大泽乡起义虽然最终被秦朝镇压,但它标志着秦朝末期大规模反秦起义的开始,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和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农民起义,显示了农民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力量。